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筹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运筹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1、系统工程的基本观点
(1)整体性观点。

整体性观点即全局性观点或系统性观点,也就是在处理问题时,采用以整体为出发点、以整体为归宿的观点。

(2)综合性的观点。

综合性的观点就是在处理系统问题时,从研究对象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把研究对象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加以考查,提炼出规律性和共同性的研究方法。

(3)科学性的观点。

科学性的观点就是要准确、严密、有充足科学依据地去论证一个系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

不仅要定性,而且必须定量地描述一个系统,使系统处于最优运行状态。

(4)关联性的观点。

关联性的观点是指从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联中探索系统的规律性的观点。

我们曾指出,一个系统是由很多因素相互关联而成的,正是这些关联决定了系统的整体特性。

(5)实践性的观点。

实践性的观点就是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以及发展系统工程学理论。

2霍尔三维结构
(分段)霍尔的研究方法和步骤用三维的迪卡儿坐标系来表示,称为霍尔三维结构。

(分段)霍尔把进程或工作阶段叫做时间维;把在系统各阶段中的思维过程叫做逻辑维;把每个思维过程中所及的专业知识叫做专业维。

这就组成了包括时间、逻辑、专业的三维结构空间。

(1)时间维。

霍尔把任一系统由规划设计起到更新为止的整个寿命周期划分为7个阶段:规划、初步设计、系统开发(研制)、系统制造(生产)、系统安装、系统运行和系统更新。

(2)逻辑维。

霍尔把每工作阶段的思维过程划分为7个步骤:问题阐述、目标选择、系统综合、系统分析、方案优化、决策和计划实施。

(3)霍尔把系统工程处于某阶段、某一思维步骤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按照量化的难易程度由上至下排列,其顺序是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和艺术等专业知识。

3用分枝定界法求解整数规划的基本原理是分枝和定界。

分枝是指在无整数约束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区中,去掉某一非整数的小数部分,将可行区分为两部分(即两枝),再在两个部分中寻找整数解,依次逐级分枝,直到最优解为止。

定界是指在分枝过程中依据每次分枝确定最优解的上、下界限,求解过程只在该上下界限范围内分枝并逐渐缩小上下界限,最终求出最优解。

4风险决策是指在不确定因素概率已知的情况下,无论选择哪种决策都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决策。

这种决策通常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决策者有明确的决策目标;2)有两种以上决策者无法控制的不确定因素;3)有两个以上方案可供决策者选择;4)可估计出不同方案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下的损益值;5)可估计出各种不确定因素出现的频率。

5 PERT方法与CPM的区别与联系。

其联系是二者的网络图形和计算方法基本相似。

区别是1)从研究对象看,PERT主要侧重研究新开发系统,而CPM主要用于有经验的系统;
2)从研究目的看,PERT主要对系统计划进行评价和审查,而CPM主要确定完成任务的工期和关键工作;3)从计算方法看,PERT网络中各工序的工期具有随机性,而CPM是确定型工期。

如果将PERT网络中的随机性工期转化程确定型的工期,PERT网络则变为CPM网络;如果将确定型问题看作是随机问题的特例,则CPM网络是PERT网络在工期不收随机因素干扰时的特例。

6 化多目标为单目标的方法(P309-P313)
1)加权平均和法当目标函数f1(X),f2(X),..fn(X)都要求最小(或最大)时,可引入加权乘子构成新的目标函数:
2)数学规划法这种方法需对各目标进行重要性排序,然后再从中选择一个最重要的目的f1(x),使它满足最大或最小,而使其他所有目标满足
从而构成一个以重要目标f1(x)为单目标,以其余目标为节约的一个数学规划问题,即:
3)预期目标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为所有目标确定一个预期达到的目标值fi*,是做出的决策与该值越接近越好,如完全符合此目标,则是最优解;如不符合,则以离差平方和的大小来衡量其偏离预期值的程度,从而把目标函数f1(X),f2(X)..fn(X)化成:
4)费用效果分析法通常情况下,系统目标f1(x),..fn(x)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费用型目标,如成本、费用等;另一类是效果型目标,如利润、产值等。

不失一般性,设前m个目标为费用型目标,后n-m个为效果型目标,若前者以C (x)表示,后者以u(x)表示,从经济效果最大的角度研究,则以最小的费用得到最大的效果可作为评价系统的主要指标。

5)满意度法若系统有多个目标,且每个目标都可以确定一上、下界
如果是希望达到的目标;设入i为i目标的满意度
6)功效系数法先把目标的特性用其特性曲线来表示,用各目标的功效系数的几何平均数即可方便的将多目标化为单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