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电站现场管理制度

水电站现场管理制度

漳岳水电站现场管理制度漳岳水电站二0一三年三月八日一、交接班制度1、原则值班人员是当值时间内的运行责任人,负责本站设备运行管理、操作、事故处理及不需要工作票的设备维护等工作。

为了落实责任、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减少事故发生,运行值班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本制度。

2、交班(1) 交班前,值班员应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如实交班。

(2) 交班人员应在交接班记录上按要求认真填写设备运行情况及应注意的事项,回答接班人员提出的问题。

(3) 交班时发现接班人员中有人不适宜接班时,应制止其接班并及时报告站长。

(4) 交班前,值班员应认真做好设备及现场的清洁卫生。

(5) 交接班过程中,接班人员在运行记录上签字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开,交接班工作结束。

(6) 交接班手续未完成前,一切工作仍应由交班人员负责,如在交接班时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交接并应由交班人员负责事故处理,必要时可指挥接班人员协助处理。

(7) 如已到交接班时间而接班人员未到时,交班人员应继续坚持工作,直到接班人员到达并履行交接手续后才能离开,并了解迟到原因,汇报站长,必要时汇报上级领导。

.3、接班(1) 接班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20分钟到达接班现场,按交接班记录核对设备运行情况和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询问。

(2) 接班人员应按分工岗位认真检查设备,并与记录进行核对,及时汇报站长接班检查情况。

(3) 交接班手续未完成前,一切工作仍应由交班人员负责,如在交接班时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交接并应由交班人员负责事故处理,必要时协助交班人员一起处理。

(4) 交接班中,双方意见不统一,应报上级领导裁定。

(5) 交、接班时应做到五清:即看清、讲清、问清、查清、点清。

(6) 接班人员在运行记录上一经签字,交接班工作结束,本值值班员开始工作。

4、交接班项目(1)机组运行情况。

(2)机组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情况。

(3) 设备检修工作情况,待执行的操作任务和工作。

(6) 设备异常和缺陷记录情况。

(7) 各种记录簿、资料、图纸登记情况。

(8) 本班尚未完成,需下一班完成的工作记录。

(9) 各种安全工具、钥匙及有关备品备件情况。

各种信号、报警装置、监测等情况。

(10).(11)接班负责人认为无误后,首先由交班人员在运行日志上签名,再由接班人员签名,交接班才算结束,交班负责人才能领队离岗。

5、交接班应注意事项在下列情况下不准交接班:(1) 机组操作及未能正常运行时。

(2) 发生事故和处理事故未告一段落时。

(3) 发现接班人员有酗酒或精神不振现象。

6、交接班记录使用说明为了加强管理,提高运行质量,督促交接班认真检查和核实站内设备运行状态,落实值班职责,水电站运行现场管理规程交接班记录规定如下:(1)交班人员在交班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设备运行情况检查,核实运行设备工作状态。

(2) 交接人员必须在本值交班记录上签名。

(3) 交班值班人员若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和需要交待处理的事项时,应在简要说明栏写明情况和口头交待清楚,接班人员应认真核实和作好相应的检查。

二、操作管理制度原则和要求.为保证发、供电设备安全、稳定、经济、低耗的按照调度给定的负荷曲线连续运转,向电网输送优质、可靠的电能。

根据电站及开关站综合自动化水平的特点,采用机电合一值班运行,建立岗位责任制。

(1)首先必须建立生产运行管理的基本制度“两票三制”。

(2)认真执行调度命令,根据调度的要求和运行设备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发电设备的运行方式,保证设备可靠运行。

(3)根据“两票三制”的要求,建立严格的组织纪律,形成良好的生产秩序。

准确无误地进行设备操作,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

操作监护规定:1、下列重要操作必须由站长、值长监护(事故情况下例外)。

(1)、各导冷却水过水操。

(2)、水轮机发电机组顶转子操作。

(3)、水轮机蝴蝶阀开启,关闭操作。

(4)、水轮机组启动、和停止操作。

(5)、水轮发电机并网及解列操作。

(6)、电气倒闸操作及高压母线停、送电操作。

以上操作应填写操作票。

操作票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不可涂改,操作票应填写设备的双重名称,经监护人审查无误后,方可执行操作。

操作过程中不可漏项、隔项及更改操作项,每操作完一项应划项。

每份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

.在执行操作时,操作人、监护人应精力集中,禁止做与操作无关的事情。

监护人与操作人负同等责任。

只有在操作人确有困难时,监护人可酌情帮助操作,但不得连续操作。

操作前应通知有关岗位加强注意和监视。

三、设备巡视检查制度1、原则和要求为了监视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预防事故发生,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要求对电站的设备按规定巡视检查。

设备廵视检查分为发电机组、供电变压器、水工建筑、6KV、35KV 输电线路。

严格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分别履行其职责,进行巡视。

做到一类缺陷马上报告,二类缺陷当班内汇报、三类缺陷当月内按计划汇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督促处理。

设备廵视检查时必须按照有关安全规定作好自身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在视检查中发生安全事故。

2、设备巡视检查工作应遵守的规定(1) 电站设备巡视检查时,由站长、值长按规定安排定期巡视检查和特殊巡视检查。

(2) 巡视设备时应按岗位职责规定的巡视范围、巡视次数、巡视时间进行,防止漏巡。

(3) 巡视检查时发现的设备缺陷,应按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 巡视时如遇有严重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情况时,应按事故处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在巡视检查高压设备、6KV、35KV输电线路应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关于“高压设备的巡视”的规定。

(6) 设备巡视周期(a)值班人员在每次交接班时巡视一次;(b) 当班期间每两小时检查巡视一次;(c) 每日夜间闭灯检查巡视开关、变压器及母线联结点一次;(d) 值长每班至少全面检查巡视一次;(e) 35KV输电线路每班至少巡视一次;(f) 水工建筑每班至少巡视一次。

汛期组织定期闸前清污(渣)、冲沙工作,保障引水系统的畅通。

(7) 遇有下列情况应增加巡视次数:(a) 设备温度偏高,每小时巡视一次,并按运行规程处理,不允许设备长期温度过高运行。

(b) 经过检修改造或长期停用后重新投入运行的设备及新安装设备投入运行四小时内,每小时巡查一次。

(c) 有危及安全运行的设备缺陷、水工建筑,每小时监督巡视不少于2次。

(d) 特殊天气时(遇大雨、大风、大雾、大雪、高温等)天气时。

每小时巡查1-2次。

巡视时应做到五勤:勤看、勤听、勤嗅、勤摸(指设备的非(8) 带电部分)和勤分析。

(9) 巡视时应做到五不准:不准做与巡视无关的工作;不准观望巡视范围以外的事件;不准交谈与巡视无关的内容;不准嬉笑、打闹;不准移开或越过安全遮栏。

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原则建立本制度是为了加强运行设备的缺陷管理, 及时掌握、分析、评估和有计划地消除缺陷,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

同时,对运行值班员正确地填写、汇报和有效督促设备缺陷处理,规定了严格程序,使得设备从发现缺陷、汇报缺陷、检修处理缺陷、验收以及投入运行都能全过程控制和追溯,有利于运行、检修及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

2、设备缺陷的分类(1) 一类缺陷:也称危急缺陷。

是指威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运行的缺陷,或者缺陷在迅速发展,随时有发生事故、损坏设备以及造成重大影响的可能,需立即处理。

(2) 二类缺陷:也称严重缺陷。

是指对设备和人身安全有一定威胁,设备可以带病运行,运行中必须加强监视,并可以采取防止人身设备事故的临时措施,但必须列入近期检修来消除的缺陷。

(3) 三类缺陷:也称一般缺陷。

是指性质一般,情况较轻,对安全运行威胁不大的缺陷。

.3、设备缺陷的管理(1) 运行人员发现一、二类缺陷时,应立即向当值值长、站长汇报,属调度管辖的设备还应汇报值班调度员并按调度命令进行相应的运行方式调整,同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由部门核实评估后,以书面形式向有关领导及检修部门报告设备缺陷和处理意见。

(2) 对三类缺陷,可通过月度报表和月度安全运行分析会向部门汇报,由部门审核后,安排在计划检修中处理。

同时填好设备缺陷记录。

等待有关人员处理。

(3) 对站内发现的一切缺陷和设备异常都必须在交接班时将情况进行汇报分析,记录在运行日志、交接班记录和缺陷记录中。

(5) 发现设备缺陷时,运行人员应将缺陷发生的地点、部位、时间、现象和当时环境情况详细地记录在缺陷记录中。

(6) 设备缺陷消除后,要求检修人员填写处理缺陷的方法和处理结论,运行人员应进行质量验收,并填写验收结论及相关记录。

缺陷一次不能完全消除时,在不影响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可视情况分阶段消除,但必须经有关领导同意并作好记录,说明原因。

(7) 缺陷消除后,运行人员经过验收合格,缺陷记录可以注销,同时将检修试验情况、缺陷处理情况转入设备档案。

(8) 设备在运行中发出的某种声响、光亮和气味等到现象,在确定不清楚原因时,应列为异常现象进行交接,并列入计划分析和查找,直到弄清原因制定出解决方案为止。

每月底站长、安全员要进行设备缺陷统计和分析,对分析内(9) 容要作详细记录,按设备健康状况作好设备定级,并详细填入变电站运行分析月报表。

五、备品备件及工用具管理制度1、原则为了保证安全运行,保持设备正常运行中的材料消耗,提高工用具的利用率,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只包括运行设备的易损消耗备品及材料,不包括事故备件、临时备品管理制度。

2、备品备件及工用具的管理(1) 核定正常生产需要的备品备件材料数量及材料清单,定期补消耗,确保运行生产需要。

(2) 作好安全用具和专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管,不应挪作他用,同时应按规定的检定周期定期送出试验。

(3) 各种备品备件、公用物品、工用具等,必须摆放整齐,便于取用,纳入交接班的记录。

(4) 绝缘手套、绝缘靴应注意防酸、防热,防损坏交接班时应重点检查。

(5) 工用具如有遗失、损坏,应查明原因,及时报告,尽快补充。

(6) 验电笔、万用表、摇表等用具,必须熟练正确使用,交接班时应检查完好性。

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 、原则为了给运行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站区、站房、开关、变压器等生产场所卫生责任制,并做到清洁、整齐、无卫生死角、无杂物、无乱堆乱放设备材料、地面无积水、积灰、油渍等。

2 、环境卫生管理的内容(1) 室内、外环境应保持整洁,无蜘蛛网。

(2) 不得在生产场地存放与运行无关的器材,不得在通道堆放杂件、杂物。

(3) 站房门窗齐全、完好,应有防老鼠和小动物的设施,房屋无渗漏现象。

(4) 站房大门口至变压器处,道路平整并完好。

电缆沟内干净、盖板齐全完好,有整洁的巡视道路。

(5) 设备整洁,标志齐全、清楚、正确,构架无严重锈蚀。

(6) 各种图、表、标示牌悬挂整齐,资料装订成册并专柜存放,各种工(器)具归位存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