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上机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实验名称】顺序表的基本算法
【实验目的】
创建一个顺序表,掌握线性表顺序存储的特点。
设计和验证顺序表的查找、插入、删除算法。
【实验要求】
(1)从键盘读入一组整数,按输入顺序形成顺序表。
并将创建好的顺序表元素依次打印在屏幕上。
设计一个带选择菜单的主函数,菜单中具备任意选择删除、插入、查找数据元素(2)的功能。
当选择删除功能时,从键盘读入欲删除的元素位置或元素值,按指定方式删除;3()当选择插入功能时,从键盘读入新元素值和被插入位置,在指定位置插入;当选择查找功能时,从键盘读入欲查找的元素值,返回其位置序号。
(4)每种操作结束后,都能在屏幕上打印出此时顺序表元素的遍历结果。
【实验步骤】、实验前先写好算法。
1 上机编写程序。
2、编译。
3、调试。
4、
综合实例!,2-62-8!带菜单的主函数参考书上2.5,,,书上参考算法例程:2-12-42-5注意:顺序表的结构体!typedef struct
{
datatype items[listsize];
int length;
}SpList;
实验二
【实验名称】单链表的基本算法
【实验目的】
创建一个单链表,掌握线性表链式存储的特点。
设计和验证链表的查找、插入、删除、求表长的算法。
【实验要求】
(1)从键盘读入一组整数,按输入顺序形成单链表。
并将创建好的单链表元素依次打印在屏幕上。
(注意:选择头插法或者尾插法!)
设计一个带选择功能菜单的主函数,菜单中至少具备任意选择删除、插入、查找(2)数据元素,和求单链表表长等几项功能。
当选择删除功能时,从键盘读入欲删除的元素位置,按指定位置删除;当选择插)(3入功能时,从键盘读入新元素值和被插入位置,在指定位置插入;当选择查找功能时,从键盘读入欲查找的元素值,返回其位置序号;当选择求表长功能时,返回该单链表表长的数值。
(4)每种操作结束后,都能在屏幕上打印出此时单链表元素的遍历结果。
【实验步骤】、实验前先写好算法。
1 、上机编写程序。
2 编译。
3、调试。
4、
综合实例!!带菜单的主函数参考书上,2-132-15,2-172.5,,书上参考算法例程:2-102-12 另外,注意,指针的初始化!指针的操作必须谨慎!链表的结构体如下: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type ch;
struct Node *next;
}LNode, *Pnode, *Linklist;
实验三
【实验名称】回文判断的算法
【实验目的】
利用栈和队列的操作来实现对字符序列是否是一个回文序列的判断。
设计和验证入栈、出栈及入队、出队的算法。
【实验要求】
(1)从键盘读入一组字符序列,按输入顺序入队列到链式队列A中。
并将创建好的A队列中元素依次遍历,打印在屏幕上。
将字符序列从A(2)队列出队列,压入到一个顺序栈B中。
再将字符序列从顺序栈B中出栈,所有元素依次遍历,打印在屏幕上。
(3)
将A,B的元素值逐一比较,判断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是回文,并将判定结果打(4)印到屏幕上。
注意:指定采用顺序栈和链队列的结构来实现。
【实验步骤】
1、设计算法
2、编写程序
3、编译
4、调试
例程:栈的各种操作如算法3-3,3-4,队列的操作比如算法3-15,3-16等等。
可能用到的字符串函数,比如strlen(),strcmp()等。
顺序栈:
typedef struct{
char items[stacksize];
int top;
}SqStack;
链队列:
typedef struct QNode{
char data;
struct QNode *next;
}LQNode , *PQNode;
typedef struct{
PQNode front ,rear;
}LinkQueue;
实验四
【实验名称】哈希查找
【实验目的】
验证哈希查找算法
【实验要求】
(1)先创建一个数组类型的顺序表,以—1作为结束。
从键盘输入一组数据元素后,按顺序表的遍历输出,并打印显示。
(2)再以哈希函数方式,将数据元素放入哈希表中,并将哈希表输出,并打印显示。
采注意:哈希表的下标和数据内容都显示到屏幕上。
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
.
(3)输入需要查找的任意元素的关键字,查找并输出该元素的位置下标序列号。
若有冲突,显示它原来
的下标位置和新的下标位置。
若没有,也将找不到的信息反馈出来。
注意: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
【实验步骤】
1、设计算法
2、编写程序
3、编译
4、调试
例程:
参考书上的算法P274-277的多个算法。
比如:哈希表的地址区间为0-17,哈希函数为h(key)=K。
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
若给定关键字序列:26,25,72,38,8,18,59。
请问搜索59在几号下标位置,需要查找多少次?
实验五
【实验名称】排序操作
【实验目的】
验证各种排序算法。
在调试中体会排序过程。
【实验要求】
(1)从键盘读入一组无序数据,按输入顺序先创建一个线性表。
(2)用带菜单的主函数任意选择一种排序算法将该表进行递增排序。
【实验步骤】
1、设计算法
2、编写程序
3、编译
4、调试
例程:冒泡排序法、直接选择排序法、直接插入排序
实验六(综合)
【实验名称】学生成绩表的操作
【实验目的】
加强线性表操作的训练。
【实验要求】
(1)先创建一个数组类型或链表类型的线性表,其中每个数据元素包括的数据项内容有:学生学号,姓名,及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的分数。
(2)利用键盘输入数字在主函数中选择菜单的功能,可以对学生成绩表进行多项操作,比如:增加一个学生的信息,删除一个学生的信息,查找一个学生的信息,或者按某门课程分数进行学生的排序等等。
(3)每个操作完成后,在屏幕上将该线性表的数值完全输出。
【实验步骤】
5、设计算法
6、编写程序
7、编译
8、调试
线性表的各种操作例程: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题目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一、需求分析
1.程序的功能;
2.输入输出的要求;
3.测试数据。
二、概要设计
1.本程序所用的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
2.主程序的流程及各程序模块之间的层次关系。
三、详细设计
1.采用c语言定义相关的数据类型;
2.写出各模块的伪码算法;
3.画出函数的调用关系图。
四、调试分析
1.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问题的解决方法;
2.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五、源程序(带注释)
使用说明及测试结果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