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浙江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8年浙江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8年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

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

其用意在于()。

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2.唐朝前期,担任国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

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

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

材料意在说明唐朝()。

A.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B.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C.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 D.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3. 明代重要的戏曲作者,大都拥有进士科名,而话本小说的作者或编著者中,却少有举人、进士。

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高雅与通俗文艺的不同价值取向B. 士人与市民的不同文化观念C. 戏曲与话本小说的不同消费方式D. 江南与北方的不同区域特征4.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

但洋务运动以“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

其主要原因是()。

A. 顽固势力破坏专利制度B. 西方专利制度不适合中国C. 洋务企业实行垄断经营D. 清政府法制建设比较落后5. 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 批判封建皇权B. 倡导科学精神C. 捍卫《临时约法》D. 反对尊孔复古6. 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耳!……昨日,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

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枣宜会战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宣布:“凡愿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必须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

”此规定体现了()。

A.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B.“另起炉灶”的政策C.“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政策 D.“一个中国”的原则8.下表为1985﹣1989年我国物价上涨指数情况统计表。

这一现象()。

年份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物价指数11.9% 7% 8.8% 20.7% 16.3% A.表明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了市场的繁荣B.说明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的购买力C.有助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D.源于国际局势紧张引发了国内抢购潮9. 古希腊雅典公民尽管在公民大会上可以提出新的议案,或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但是如果他的提议没有通过,就会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性命之虞。

这表明()。

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10. 学者德•弗雷斯曾指出:从1750年到1800年,生活在大都市的欧洲人口保持稳定(这一阶段仅增长0.2%),小城市和城镇(规模在5000〜30000人之间)的人口却突增了4倍。

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进程导致城市污染严重B.普通民众对大城市生活的厌倦C.小城市和城镇代表城市化方向D.社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11. 1927年,苏俄有45.1%的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4%,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19.8%。

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A.积累工业建设的必要资金B.推动新经济政策的完善C.实现向农业合作化的过渡D.促进城乡资本主义发展12.1982年,美国里根总统提议由州和地方政府承担公交援助的全责,减少联邦政府对城市公交的援助,取消对城市公交的运营补贴。

这意味着美国()。

A.压缩城市发展的规模 B.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C.减少国家干预的程度 D.缩减社会福和的的开支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部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7分。

13. (本题2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元明以来,史载“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

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

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

”“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

外来商人形成规模,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

随着外来定居的商人通过家族繁衍和科举考试成为本地的缙绅,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都较前大为减淡。

士绅并不像某种“经纪”或者“代理人”,他们似乎在这个官府不在场的地方扮演着官府的角色。

崇善堂等地方慈善组织逐渐向地方自治组织转化,基于共同利害的社区认同开始形成。

——据赵世瑜《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等材料二中世纪晚期以来,几乎所有威尼斯人都是商人,他们的活动使得地中海的商业网络扩大,甚至进入中亚、印度和中国去寻找商业机遇。

威尼斯货币是当时欧洲普遍流通的货币。

银行家们向从事远距离贸易的商人发放信贷凭证,商人们发明了分散商业投资的新方法,有限责任促进了商业合伙关系的形成。

关于债务、破产等的商业习惯法得到推广。

威尼斯还成立了城市共和国,他们自己管理城市事务。

每一种公共设施都可在威尼斯找到典范:退休公务人员的年金制,对孤寡的照顾,医院的医疗福利制度等等。

威尼斯作为“自由的长女,闪烁着自由之光的童贞城市”,堪称世界上早期第一个近代化(城市)国家。

——据[美]本特利《新全球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双林镇和威尼斯城市发展特点的异同。

(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双林镇为代表的江南市镇和以威尼斯为代表的意大利城市对两国社会转型影响不同的原因。

(13分)14.(本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救亡求富,近代中国人尝试用西方近代经济学理论来解决中国社会经济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人致富之术,非工不足以开商之源,则工又为其基,而商为其用。

英人经营国事上下一心,殚精竭虑,工商之务蒸蒸日上,其富强甲于地球诸国。

诸国从而效之,迭起争雄,泰西强盛之势遂为亘古所未有。

夫商务未兴之时,各国闭关而治,享其地利而有余。

及天下既以此为务,设或此衰彼旺,则此国之利源源而往,彼国之利不能源源而来,无久而不贫之理。

所以地球各国,居今日而竞事通商,亦势有不得已也。

今以各国商船论,其于中国每岁进出口货价银,在二万万两上下,约计洋商所赢之利,当不下三千万,以十年计之,则三万万。

此皆中国之利,有往而无来者也。

无怪今日民穷财尽,有岌岌不终日之势矣。

然则为中国计者,既不能禁各国之通商,惟有自理其商务而已。

——薛福成《筹洋刍议·商政》材料二:中国对外贸易经数十年的发展,进出口贸易已在世界贸易中占居重要的地位。

但中国的对外贸易“进口货多为制造品,出口货多为原料品”,“现时入超之数又复有年年增巨之势”,而且尤为重要的是“现时中国对外贸易大权,完全操于外人之手”。

——摘编自武堉干《中国国际贸易概论》(1930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薛福成关于“商务”的认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化”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60字左右)。

(二)选做题:共15分。

请考生从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宋政府根据常产的多少和是否直接承担国家斌税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

主户是指有田地、家产,并承担国家赋税的有产户。

“容户”一词在唐期主要是指流亡他乡的客寓民户,这些人户失去了独立的户籍和国家法律的保护。

宋代,随着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佃农和主户一样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有独立的户籍。

宋代户籍管理制度非常严格,主户和客户还有相今数量的特珠户籍。

宋兵宗年间坊郭户作为户种正式产生,坊郭户即市民家庭,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坊郭户在宋代单列户籍,是古代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城市经济的发达和非农业人的增加,是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

——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l)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8分)(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户籍制度变革的影响。

(7分)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战期间,协约国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功地利用了宣传战这一重要手段。

英国一份刊物上的诗歌写道:“同胞们,为响应光荣的号召而必须投入的伟大战斗中……至少要认清你们是为正义而战争。

”美国在参战决议通过一星期后,设立由乔治·克里尔领导的宣传委员会,用骇人的笔调描绘德军的威胁,说“他们是企图掠夺欧洲并将统治扩及西半球的匈奴人”。

英国作家日利别尔特·帕尔克尔领导的在美国的英国宣传点,无偿地向三百多家美国报刊提供亲英文章和材料。

协约国对中立国的宣传,是从中立国的文化传统和民众心理着手,用渲染和夸大的手法来宣传德国的暴行。

协约国对德国士兵的宣传主要采取空投散发传单的方式,其内容主要是将战争的进展情况告诉德军。

1917年,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了“贝尔福宣言”,支持建立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动摇了德国境内犹太人对德国的忠诚,同时也使其他国家的犹太人起来援助协约国。

——摘编自顾国梅、朱静华的《试论一战中的宣传战》(1)根据材料,概括协约国宣传战的特点。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协约国的宣传战在一战中发挥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