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专题精品试卷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教师版(含答案)

2021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专题精品试卷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教师版(含答案)

2021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专题精品试卷专题五文言文阅读[考情报告]2020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分析一览表卷别体裁考查内容考查角度命题特点2020年全国新课标卷Ⅰ、Ⅱ、Ⅲ人物传记《宋史·苏轼传》、《宋史·王安中传》、《晋书·王彪之传》①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进行断句;②识记古代文学、文化常识;③归纳、分析概括内容和观点态度;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20年全国新课标卷文言文突出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核心考查目的;命题上,不仅考查对文言文的认读理解能力,考查对其内容的理解概括、分析评价的能力,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断句的能力,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题型固定,新课标卷一直是三个四选一的客观单选题,一个主观的翻译题,共2020年新高考山东卷人物传记《明史·左光斗传》①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进行断句;②识记古代文学、文化常识;③归纳、分析概括内容和观点态度;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⑤根据内容提取信息简答。

19分;2020年新高考山东卷另加一道简答题,共20分。

1.文言文断句相关方法古人写的文章基本上没有标点,因此读文言文时要靠读者自己断句,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

一般说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通读全文,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仔细体会词、词组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其次要把握先易后难的原则,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

在文言文断句的具体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名词、特殊语序及句式、对话的标志、虚词等进行判断。

名词主要指断句材料中的人名、地名、物名、国名、朝代名、事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子中做主语或宾语。

而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及判断句式、被动句式等语序和句式往往也是断句的重要参考依据。

另外,文言文中有些对话的标志,如“曰”“云”“言”等,往往其后是断点所在。

而文言虚词中,“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面一般跟句号,“哉”后面跟感叹号;“也”“者”表停顿,或句或逗看情况。

2.识记文化常识相关方法古汉语文化常识多而分散,且无系统性,复习难度大。

这需要考生在平时多积累,多背诵。

(1)收集、整理。

要收集整理成册,方便及时学习与复习。

(2)巧妙记忆。

利用谐音、记字头、联想、编顺口溜等方法记忆,适合自己即可。

(3)巩固复习。

内容多而零散,不要奢求一次就能全部记住,要及时复习。

建议做好计划,如每周记多少,每月完成多少,多久复习一次,等等。

3.内容分析概括相关方法(1)识陷阱高考文言文阅读归纳概括题的错误类型主要有,或夸大事实,或以假乱真,或无中生有,或张冠李戴。

高考设题往往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或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地方,要求考生从其中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一项。

(2)明步骤①通读全文,理解大意。

考生要把主要内容梳理清楚并进行合理归类,逐层切分,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

②题文对照,逐项检查。

考生要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相比较,特别是在人物的角色,事情的件数和行为的程度、效果等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找出似是而非之处。

4.文言翻译相关方法(1)留。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删。

“删”,就是删除。

删掉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际意义的文言虚词。

(3)补。

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

这就是增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时,最好加括号。

(4)换。

有些词,在古汉语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这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说法。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

(5)调。

调整的主要是文言特殊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变。

需要变通的词语主要表现在文言文特殊的文言现象中,比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

当直接根据此字的常规意义来理解而无法直接翻译或不符合文意时,就要考虑到特殊的文言现象,对其进行相应的变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胡僧祐,字.愿果,南阳冠军人。

少勇决,有武干。

仕魏至银青光禄大夫,以大通二年归国,频上封事,高祖器之,拜假节、超武将军、文德主帅,使戍项城。

城陷,复没于魏。

中大通元年....,陈庆之送魏北海王元颢入洛阳,僧祐又得还国,除南天水、天门二郡太守,有善政。

性好读书,不解缉缀,然每在公宴必强赋诗文辞鄙俚多被嘲谑僧祐怡然自若谓己实工矜伐愈甚。

晚事世祖,为镇西录事参军。

侯景乱,西沮蛮反,世祖令僧祐讨之,使尽诛其渠帅,僧祐谏。

忤旨下狱。

大宝二年,侯景寇荆陕,围王僧辩于巴陵,世祖乃引僧祐于狱,拜为假节、武猛将军,封新市县侯,令赴援。

僧祐将发,谓其子曰:“汝可开两门,一门拟朱,一门拟白。

吉则由朱门,凶则由白门,吾不捷不归也。

”世祖闻而壮之。

至杨浦,景遣其将任约率锐卒五千,据白塉,遥以待之。

僧祐由别路西上,约谓畏己而退,急追之,及于南安芊口,呼僧祐曰:“吴儿,何为不早降?走何处去。

”僧祐不与之言,潜引却,至赤砂亭。

会陆法和至,乃与并军击约,大破之,擒约送于江陵,侯景闻之遂遁。

世祖以僧祐为侍中..、领军将军,征还荆州。

承圣二年,进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余悉如故。

西魏寇至,以僧祐为都督城东诸军事。

魏军四面起攻,百道齐举,僧祐亲当矢石,昼夜督战。

奖励将士,明于赏罚,众皆感之,咸为致死,所向摧殄,贼莫敢前。

俄而中流矢卒,时年六十三。

世祖闻之,驰往临哭。

于是内外惶骇,城遂陷。

(选自《梁书·胡僧祐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每在公宴/必强赋诗文/辞鄙俚/多被嘲谑/僧祐怡然自若/谓己实工/矜伐愈甚B.然每在公宴/必强赋诗/文辞鄙俚多/被嘲谑/僧祐怡然自若/谓己实工/矜伐愈甚C.然每在公宴/必强赋诗/文辞鄙俚/多被嘲谑/僧祐怡然自若/谓己实工/矜伐愈甚D.然每在公宴/必强赋诗/文辞鄙俚/多被嘲谑/僧祐怡然/自若谓己实工/矜伐愈甚【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可以依据表述习惯来断句,“怡然自若”的意思是欢悦如常,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D项;“文辞”指文章的用字、用语等,中间也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项;另外,根据文意,“多”表示“被嘲谑”的程度,“多被嘲谑”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项。

故选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大通元年,“大通”是年号,“元年”指第一年。

古代帝王一人一个年号,故可用年号称呼皇帝。

C.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

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

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D.车骑将军,西汉初置为军事统帅,作战时领车骑士,地位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掌征伐背叛。

【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B项,“古代帝王一人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所用年号的数量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十四个年号。

故选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胡僧祐政绩突出,屡受重视。

他在魏国出仕,回归京城后受到高祖器重,后被派去戍守项城。

他回到京城后,被任命为两个郡的太守,留下好的政绩。

B.胡僧祐善于劝谏,勇壮可嘉。

他曾经劝谏世祖诛杀西沮蛮的首领,后违背世祖旨意而入狱。

被命令救援王僧辩时,他嘱咐儿子准备红、白色门,彰显决心。

C.胡僧祐善于作战,战法灵活。

在与任约的战斗中,他不硬拼,主动示弱,对任约的喊叫无动于衷。

后率兵和陆法和的军队会合,共同攻击任约并活捉了他。

D.胡僧祐亲临战场,尽忠职守。

他亲自督战,奖励将士,赏罚分明,士卒都被他感动,都愿意为他拼死杀敌。

后胡僧祐被乱飞的箭射中而死。

【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项,“他曾经劝谏世祖诛杀西沮蛮的首领”错,由原文“世祖令僧祐讨之,使尽诛其渠帅”可知,是世祖命令胡僧祐诛杀西沮蛮的首领。

故选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僧祐不与之言,潜引却,至赤砂亭。

(2)魏军四面起攻,百道齐举,僧祐亲当矢石,昼夜督战。

【参考答案】(1)胡僧祐不和任约搭话,悄悄地带兵退却,到了赤砂亭。

(2)魏军从四面发起进攻,许多股军队同时发动,胡僧祐亲自冒着箭矢石块,昼夜监督作战。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与:介词,和。

潜:悄悄地。

引:引兵、带兵。

却:退却。

(2)四面:名词作状语,从四面。

百道:许多股军队。

举:兴起、发动。

当:面对,向。

5.“吴儿,何为不早降?走何处去?”请简要分析这句话展现了任约怎样的心理状态。

(3分)【参考答案】傲慢的心理,轻敌的心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可由这句话出现的背景分析其中表现出的人物的心理。

一是根据前文中的“约谓畏己而退”,可以看出任约的狂傲;二是根据这句话中的“吴儿”,可以看出任约的轻敌。

【参考译文】胡僧祐,字愿果,南阳冠军人。

年少时勇敢、果断,有军事才干。

在魏国出仕,官至银青光禄大夫,他在大通二车回归京城,频频上呈密封的奏章,高祖器重他,封他为假节、超武将军、文德主帅,派他去戍守项城。

项城被攻陷,胡僧祐又沦落到魏。

中大通元年,陈庆之送魏北海王元颢去洛阳,胡憎祐又得以回到京城,被任命为南天水、天门两个郡的太守,留下了好的政绩。

胡僧祐生性喜欢读书,但不通晓写诗作文,然而每次在朝廷宴会上,(他)一定要勉力赋诗,诗句文辞鄙俗,常常被人嘲弄讥笑,胡供祐欢悦如常,认为自己的诗实在(做得)精巧,自负夸耀得更加厉害。

(胡僧祐)晚年侍奉世祖,任镇西录事参军。

侯景叛乱的时候,西沮蛮也反叛,世祖命胡僧祐去讨伐西沮蛮,命他把蛮人的酋长与头领全部诛杀,胡憎祐进谏,因为违背了世祖的旨意而被关入狱中。

大宝二年,侯景进犯荆陕,把王僧辩围困在巴陵,世祖就从狱中传唤胡僧祐,封他为假节、武猛将军,又封他为新市县侯,命令他前去救援。

胡憎祐将要出发的时候,对他的儿子说:“你可以开设两扇门,一扇门准备成红色,一扇门准备成白色。

(我此次出征回来的时候)吉就由红门进来,凶就由白门进来,我不取胜就不回家。

”世祖听说了这件事,认为他勇壮可嘉。

胡僧祐率军来到杨浦,侯景派遣手下将领任约率领五千名精锐士卒,据守白塉,远远地等着胡僧祐的军队来交战。

胡僧祐从另外的道路向西前进,任约认为他是害怕自己而退兵,急忙率军去追击他,在南安芊口追上了(胡僧祐),(任约)向胡僧祐大声喊叫说:“吴儿,为什么不早早投降?要逃到什么地方去?”胡僧祐不和任约搭话,悄悄地带兵退却,到了赤砂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