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砂型铸造的基本过程 Jun-2014

砂型铸造的基本过程 Jun-2014

•砂型铸造的基本过程/20111213/62031.html•砂型铸造有六个基本步骤:1) 把模样放入砂中制成一个模具。

2) 在浇注系统中把原型和砂子接合起来。

3) 把模样去掉。

4) 把模具的空隙用熔化了的金属填充起来。

5) 让金属冷却。

6) 把砂型模具敲掉取出铸件。

砂型铸造案例项目导入:轴承座铸件的造型工艺方案。

铸件简图:轴承座如图2-1所示。

铸件材料:HT150。

体积参数:轮廓尺寸240mm´65mm´75mm,铸件重量约5kg。

生产性质:单件生产。

项目要求:确定铸件的造型工艺方案并完成造型操作。

图2-1 轴承座将液体金属浇入用型砂捣实成的铸型中,待凝固冷却后,将铸型破坏,取出铸件的铸造方法称为砂型铸造。

砂型铸造是传统的铸造方法,它适用于各种形状、大小及各种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套筒的砂型铸造过程如图2-2所示,主要工序包括制造模样型芯盒、制备造型材料、造型、制芯、合型、熔炼、浇注、落砂、清理与检验等。

图2-2 套筒的砂型铸造过程铸件生产前需根据零件图绘制出铸造工艺图,铸造工艺图是在零件图上用各种工艺符号及参数表示出铸造工艺方案的图形。

其中包括:浇注位置,铸型分型面,型芯的数量、形状、尺寸及其固定方法,加工余量,收缩率,浇注系统,起模斜度,冒口和冷铁的尺寸和布置等。

铸造工艺图是指导模样(型芯盒)设计、生产准备、铸型制造和铸件检验的基本工艺文件。

砂型铸造主要工序包括:(1) 根据零件图制造模样和型芯盒;(2) 配制性能符合要求的型(芯)砂;(3) 用模样和型芯盒进行造型和造芯;(4) 烘干型芯(或砂型)并合型;(5) 熔炼金属并进行浇注;(6) 落砂、清理和检验。

2.1.1 常用造型工模具1. 砂箱制造砂型时,需要用一种无底、无盖并围绕砂型的框架,以防型砂捣实时向外挤出,这种框架就叫做砂箱,砂箱的作用是便于造型,便于翻转砂型及搬运砂型。

砂箱可紧固着在它里面所捣实的型砂,它的四壁可承受金属液对型砂的侧压力,砂箱附有合型时的对准装置及吊运翻箱和夹紧装置,如图2-3所示。

砂箱的结构和尺寸做得是否合理,对获得优质铸件、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选择砂箱大小时,要根据模样的大小和数量来定。

也就是说,模样应该有足够的吃砂量(模样边与砂箱内壁的距离),吃砂量太小,舂不紧,砂型强度低,易造成冲砂、漏箱缺陷;吃砂量太大,则浪费人力及型砂,降低生产率。

砂箱选用多大合适,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图2-3 砂箱2. 模底板模底板是一块具有光滑工作面的平板,如图2-4所示。

造型时用来托住模样、砂箱和砂型。

模底板通常是用硬木材料制成,也可采用铝合金或铸铁、铸钢铸成。

图2-4 木制模底板3. 模样与型芯盒用来获得铸件外形的模具称为模样,用来获得铸件内腔的模具称为型芯盒,如图2-2中所示。

有时型芯盒制成的型芯,也可以用来获得铸件的外形。

按制造模样和型芯盒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木模、金属模和塑料模3类。

l 木模。

用木材制成的模样和型芯盒。

木材质轻,易于加工成型,生产周期短、成本低。

但不耐用、易变形,是单件或小批量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模样材料。

l 金属模。

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模样和型芯盒。

常用的金属材料有铝合金、铜合金和灰口铸铁等。

铝合金具有质轻、易于加工成型、不易生锈等优点,是最常用的金属材料。

l 塑料模。

塑料模的性能介于木模与金属模之间。

在实际生产中,木模的应用最为广泛。

由于木模形成铸型的型腔,故木模的结构一定要考虑铸造的特点。

如为便于取模,在垂直于分型面的木模壁上要做出斜度(称拔模斜度);木模上壁与壁的连接处应采用圆角过渡;在零件的加工部位上,要留出切削加工时切除的多余金属层(称加工余量),考虑金属冷却后尺寸变小,木模的尺寸要比零件尺寸大一些(称收缩余量);而在零件上有孔的部位,木模上是实心无孔,且凸起一块(称型芯头)。

可见木模与零件是有区别的,因此,木模一般不直接按照零件图纸来制造,但须以零件图为基础,对零件进行铸造工艺设计,并绘制出铸造工艺图后,再制造木模和型芯盒。

以上工装(模样及芯盒等)在使用时须注意维护其精确度,如舂砂时避免捣着它们的表面;在起模或起芯盒后要立即用毛刷清理,并用棉纱擦干净,否则粘模的型(芯)砂风干后不好清除,用硬物清除时刮坏工作表面;用毕后整理好,放在架上防止受潮。

大型复杂件常靠多个砂芯及砂型分部组成其几何形状,下芯时需用样板来检验相互间位置尺寸是否正确。

复杂的砂芯往往分块制造,有时须用下芯夹具使之装配好后一起下入型腔。

4. 造型工具常用的造型工具有下列几种。

l 铁锹。

又称铁锨,用来铲运和拌和型(芯)砂(图2-5)。

l 筛子。

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筛用来筛分原砂或型砂(图2-6);圆形筛一般为手筛,用于将面砂筛到模样表面。

图2-5 铁锹图2-6 方形筛子l 砂舂。

用来舂实型砂,砂舂的头部分扁头和平头两种,一般将它们分别做在砂舂的两端,扁头用来舂实模样周围及砂箱靠边处或狭窄部分的型砂,平头用以舂平砂型表面(图2-7)。

l 刮板。

又称刮尺,用平直的木板或铁板制成,长度应比砂箱宽度长些(图2-8)。

在砂型舂实后,用来刮去高出砂箱的型砂。

(a) 地面造型用砂舂(b) 一般造型用砂舂图2-7 砂舂图2-8 刮板l 通气针。

又称气眼针,有直的和弯的两种,用来扎出通气的孔眼,一般为f2~8mm,用铁丝或钢条制成(图2-9)。

l 起模针和起模钉。

用来起出砂型中的模样。

工作端为尖锥形的叫起模针,用于起出较小的模样;工作端为螺纹形的叫起模钉,用于起出较大的模样(图2-10)。

图2-9 通气针图2-10 起模针和起模钉l 掸笔。

用来在起模前润湿模样边缘的型砂,或在小的砂型和砂芯上涂刷涂料(图2-11)。

l 排笔。

用来在砂型大的表面刷涂料或清扫砂型(芯)上的灰砂(图2-12)。

图2-11 掸笔图2-12 排笔l 粉袋。

用来在型腔表面抖敷石墨粉或滑石粉。

l 皮老虎。

用来吹去砂型上散落的灰土和砂粒,使用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坏砂型,如图2-13所示。

l 风动捣固器。

又称风冲子或风枪,如图2-14所示。

它由压缩空气带动,用来舂实较大的砂型和砂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图2-13 皮老虎图2-14 风动捣固器l 钢丝钳。

用来绑扎芯骨或弯曲砂钩等。

l 活动扳手。

在合型紧固工作中用来松紧螺母或螺钉。

5. 修型工具制好的砂型(芯)还要用各种形状的修型工具把其缺陷修补好,使砂型(芯)质量合格。

常用的修型工具有以下几种。

l 镘刀。

又称刮刀,一般用工具钢制成,头部形状有平头的、圆头的、尖头的几种,手柄用硬木制成,如图2-15所示。

用以修理砂型(芯)的较大平面,开挖浇冒口,切割大的沟槽及在砂型插钉时把钉子拍入砂型等。

l 提钩。

又称砂钩;用工具钢制成,见图2-16所示。

用于修理砂型(芯)中深而窄的底面和侧壁及提出落在砂型中的散砂。

图2-15 镘刀(a) 直提钩(b) 带后跟提钩图2-16 提钩l 半圆。

又叫竹爿梗或平光杆,用来修整垂直弧形的内壁和它的底面,如图2-17所示。

l 法兰梗。

又称光槽镘刃,由钢或青铜制成,如图2-18所示。

供修理砂型(芯)的深窄底面及管子两端法兰的窄边用。

图2-17 竹爿梗图2-18 法兰梗l 成型镘刀。

用钢或铸铁制成,形状不一,往往根据实际生产中所修表面的形状而定,如图2-19所示。

用来修整镘光砂型(芯)上的内外圆角、方角和弧形面等。

图2-19 成型镘刀l 压勺。

多由钢制成,一端为弧面,另一端为平面,勺柄斜度为30°,如图2-20所示。

供修理砂型(芯)较小平面,开设较小浇口时使用。

l 双头铜勺。

又称秋叶,是一种铜制的、两头均为匙形的修型工具,如图2-21所示。

用来修整曲面或窄小的凹面。

图2-20 压勺图2-21 双头铜勺6. 常用量具l 卷尺。

用来测量长度。

l 钢板尺。

是测量长度、外径和内径等尺寸的常用量具(图2-22)。

图2-22 钢板尺l 铁角尺。

用来划线或检查被测物体的垂直度(图2-23)。

l 水平仪。

用来测量被测平面是否水平(图2-24)。

图2-23 铁角尺图2-24 水平仪l 卡钳。

是一种常用的量具,不能直接看出尺寸数字,须与钢板尺配合使用。

卡钳用来测量砂型(芯)的外径与内径、凹槽宽度等,如图2-25所示。

l 湿态砂型硬度计。

如图2-26所示,用来测量砂型(芯)表面硬度。

一般砂型紧实后的硬度为70~80,紧实度高的砂型表面硬度为85~90;砂芯的硬度为70~80。

(a) 外径卡钳(b) 内径卡钳图2-25 卡钳图2-26 湿态砂型硬度计湿态砂型硬度计是用钢球被压入的深度来表示硬度的大小。

钢球压入0.05mm的深度算一度,从硬度计的指针可直接读出硬度值。

“砂型铸造”/Tech/Mechine01221.asp砂型铸造到目前为止,砂型铸造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铸造方法。

原因是砂型铸造不受合金种类、铸件形状和尺寸的限制,适应各种批量的生产,尤其在单件和成批生产中,具有操作灵活、设备简单、生产准备时间短等优点。

目前我国砂型铸造件仍占铸件总产量的80%以上。

砂型铸造的基本工艺过程如图所示。

掌握砂型铸造的基本规律是正确进行铸件结构设计和合理制定铸造工艺方案的基础。

根据完成造型工序的方法不同,砂型铸造可以分为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两大类。

图C-1 砂型铸造工艺过程示意图砂型铸造——手工造型手工造型定义---全部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成的造型工序称为手工造型。

优点、缺点---手工造型操作灵活、工艺装备(模样、芯盒、砂箱等)简单、生产准备时间短、适应性强,造型质量一般可满足工艺要求,但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铸件质量较差,所以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分类应用范围----手工造型方法多种多样,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铸件的结构特点、生产批量和生产条件选用合适的造型方法。

常用的手工造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如表C-1所示。

表C-1 常用手工造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砂型铸造——机器造型机器造型--由造型机完成造型过程中的填砂、紧实和起摸等主要动作。

与手工造型相比,可大大提高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铸件精度和表面质量。

机器造型方法的分类、优点、缺点及应用范围如表C-2所示。

表C-2 机器造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其过程包括:(1)在砂箱内填砂(模板上有通气塞);(2)对型砂施以压缩空气进行气流加压(一般0.3 s),通入的压缩空气穿过型砂经通气塞排出,此时越靠近模板处型砂视在密度越高;(3)用压实板在型砂上部压实,使砂型上下紧实度均匀。

此法砂箱吃砂量较小,起模斜度较小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瞬时膨胀释放出来的冲击波作用在型砂上使其紧实,且由于型砂受到急速的冲击产生触变(瞬时液化),克服了粘土膜引起的阻力,提高了型砂的流动性。

在冲击力和触变作用下迅速成形,其砂型特点是紧实度均匀且分布合理,靠模样处的紧实度高于砂型背面可用于精度要求高的各种复杂铸件的大量生产,比静压造型具有更大的适应性用于砂箱平面积≥1.5 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