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模式初探
一、有效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我们英语教师得以解脱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在逐渐减弱。
我们已经不再是课堂上的权威,因为电脑里的发音比我们更准确,语法讲解比我们更精细。
而且卡通人物的英语对白也更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我们在感到失落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地找准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使自己尽快适应新模式下英语教学的要求。
我认为唯一能改变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要走进学生中,和他们一起平等相处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和组织他们全员参与英语学习。
以往板着脸至少应该挂点微笑,不要吝啬去表扬他们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
回答他们所能提出的所有问题,即使你确实觉得太幼稚。
这样你的学生才敢在你的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思考你所设置的问题,在你的引导下学会你想教会他们的知识。
二、有效课堂的课堂结构;
英语教学“听说读写”缺一不可,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教材处理方式各异。
我设想七年级第二学期的教材处理可采用“读-写-练”的教学模式。
因为在第一学期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音标,所以在课前他们应该可以自学单词,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早读或者课堂上的几分钟时间再帮助他们中的弱者正确掌握新单词的正确发音。
在多媒体的帮助下这一切可以变得生动而有趣,学习小组里那些优秀者也一定乐意充当“小老师”教会自己的同伴。
读会了单词再来读课文就已应不是什么难事,多媒体上精彩的动画对白播放
给他们之后不少人一定跃跃欲试想读给别人听,那么小组里就不会缺少帮助别人发音的“雷锋”了。
而我们的很多课文都是对话形式,小组成员分角色对话就自然而然的进行了。
那些学习好的会抢说话多的角色,学困生简单的几句对白在操练几次以后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教师在教室巡回检查时一定要善于发现那些以往不开口的同学,并加以以及时表扬。
在给全班表演时要注意照顾这些同学,给他们机会受到表扬,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在他们读会之后我们可以用几分钟时间将课文里的重点句型归
纳出来,归纳时可由小组成员组内先自行归纳,老师进行肯定性总结。
由同学板书以便其他同学记笔记。
老师进行用法讲解与拓展,也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
同学们分小组用几分钟将所学的句型或语法在笔记本上抄写和记忆,然后讨论并试着用这些句式造句,争取不同的同学写不同的句子。
小组里学习相对好的同学可以帮助其他人纠错,然后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和其他同学交流。
每次应该由不同的人代表本小组发言以便给每个人平等的机会。
写可以从单词到短语,由短语到句子,再由句子到短文。
不同学生提不同要求,分类达标。
将本节所学知识落实到笔头。
然后可以精选一些与本节知识联系紧密的练习题,可在现有的练习册里选题,也可利用多媒体展示。
练习题一定要分层次设置,让学困生敢做,中等生会做,好学生愿做。
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逐一讨论,学生不但要知道正确答案而且要讲给别的同学为甚么这样做,所依据的语法或句式是什么。
从而杜绝他们只是道听途说别人
的答案来充数。
三、组织英语有效课堂的难点所在;
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认为组织英语有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学生学习意识的唤醒和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
其实,我们的大量学困生并不是大脑反映迟钝的问题,而是从小学开始机械重复的训练后一次次的失败挫伤了他们的上进心。
让他们不敢在课堂上当“主人”,只是习惯于看别人“表演”。
机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让他们转变确实是需要我们老师从思想深处去触动他们,用自己精心设计的课堂去感化他们。
从而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
教师走下站了多年的讲台放下架子走进学生也确实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转变观念是实施有效课堂的关键,需要转变的不仅是教师和学生,学校支持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一定会在英语有效课堂上取得优异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