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析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析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析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手段进行分析和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控制上,要充分分析研究工程质量的现状情况,再根据现状,把握对质量控制的要点和重点,从多角度、多方面,把握质量的主观意识,同时注意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集体感,责任心,完善管理体制,并且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并且按照相关的规定执行,保证每一项施工的细节质量都能过关,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并保证建筑物更加实用耐久。

1、、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目标之一,是工程建设的根本。

近几年,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十分突出,建筑物倒塌事故造成的损失在1000亿左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工程质量事故涉及面广,事故原因从立项、报批、工程招标、设计、施工等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及参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均有关系。

重视工程质量,在抓技术的同时,更要抓各方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那么“谁”能胜任这样的“管理”任务呢?只有政府部门。

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可以淡化,行政手段已经
过时。

事实上,建筑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坚定不移地、强制性地搞好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是工程质量管理最重要、最根本的保证。

建筑产品的质量事关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安全。

因此,作为建设工程的参与者,施工企业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增强质量责任意识,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落实质量责任,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不注重施工质量管理,不着力打造企业品牌,就不可能赢得市场,企业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2 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手段
2.1 设计阶段的工程质量管理
设计是从技术上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全面规划,它是组织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

设计除了保证建设项目实现可靠生产能力外,还要保证建设过程中的多快好省,保证建成投产后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设计质量管理是整个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

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实际上是社会群体管理的总过程,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间题,都会影响工程质量的提高。

设计质量好坏,不但影响用户的使用,造价的高低,建筑物本身的安全与美观,而且也直接影响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难度,返工率及工程进度的快慢。

设计中出现的间题有些能在施工过程中得到补救,有些则会造成永久性的缺陷,因此,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至关重大,应广泛地征求使用者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产生设计任务书。

2.2 施工期间的质量管理
2.2.1 认真执行岗位责任,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国家从推广项目经理负责制至今已经有一段时间,这是为了和建筑施工管理国际化接轨,近年来开始实行项目经理与建造师对应挂钩,要求项目经理必须取得建造师资格,这主要是为了是项目经理能够在技术方面、管理水平方面、自身素质方面都得到提高,让更合格的人才到项目经理这个岗位上。

但现在实际情况是多数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项目经理的约束机制没有落实,项目经理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不具备条件的也无证上岗,这多是沿袭传统多年的管理习惯,有些人很有经验,却因年龄己大,无法考取资格证书,这虽无可厚非,但却滋生了很多所谓的挂靠虚假项目经理负责制现象,项目经理人证分离,只是在上级检查时到场装装样子,真正的管理却另有人在,这种现象在施工现场项目部中也很普遍。

但是,由于管理水平和能力相差较大,对财务上控制不严,会形成浪费加大工程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

因此只有认真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实行岗位责任制,才能真正意义上使经济效益和项目部相关人员以及项目经理牢牢挂钩,从而带动相关人员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使企业达到双赢的目的。

2.2.2 严格工程材料的采购使用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

如何在建筑工程中既能控制材料的价格又能保证材料的质量,成为了现代建筑工程公司日益关注的问题。

施工材料是一个开放性的市场,不同地域又有各自的特点。


此,采购和使用的工程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

要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

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需复试检测的建材必须经复试合格才能使用;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必须符合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持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

同时,还应注意设计、施工过程对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的合理选用,不能混用。

2.2.3 严格工程监理制度
工程监理是工程质量的又一保障,对监理单位的管理是对其数量、资质、监理过程的管理。

规范监理市场,严把监理资质,逐步形成质量高、分级合理、数量适中的监理市场,这样有利与在监理市场中引入良好的竞争机制,对于提高监理质量十分有利。

当监理单位数量过多,竞争成为价格“商战”时,过低的监理费就会影响到监理质量,从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对监理资质审批的关键除注册资金外,是监理工程师的数量,而监理工程师的质量却不易控制。

国外对于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我国采用的是在相关领域工作若干年限后可考取监理工程师。

考取了注册监理工程师证,不一定就是合格的监理工程师,因此考前对报考人员的经历、经验、业绩的考核应从严、从实。

而对参与监理工作的人员均应经过培训,持上岗证上岗。

对监理单位监理过程的要求也是政府管理的一部分。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对其监理要求及未能履行职责的相应处罚都有明确规定,正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体现。

2.2.4 重视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的作用
施工企业人员有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等三个层面。

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

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入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

无论是决策、管理者,还是技术操作者,都应该是有“资格”的行家。

同时,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必须加强施工企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尤其要加强企业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着力打造出一支高思想素质、高技术水平的建设队伍。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实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必须要严格控制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工程的质量。

对于承接工程施工的施工企业以及负责工程建设的参建单位,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不仅能够造福于社会,还能够为企业树立信誉,创造更高的效益。

所以,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点项目,也是重点职责。

参考文献:
[1] 王广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9).
[2] 聂凯;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要点探讨[j].水力发电,2004(l).
[3] 卢焱.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对策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2010(4).
[4] 龚小兰.2l世纪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4).
[5] 李利.积极探索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j].广东科技,2009,(11).
[6] 王荣村.论我国新时期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j].工程质量,201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