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三生物实验专题训练(下)精品

最新-高三生物实验专题训练(下)精品

高三生物专题训练(下)1.以下为生物学家格里菲斯在小鼠身上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几个实验:①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②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③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④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在小鼠体内发现活的S型细菌,分析回答:(1)实验③说明_______对小鼠无毒害作用;实验④说明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型中,很可能含有促成这一转化的遗传物质,但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还不能被证明.请你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证明(写出主要步骤、预期结果和结论).主要步骤和预期结果①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分离,分别得到蛋白质和DNA.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鼠体内R型活细菌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活的S型细菌(2)②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和分离得到的蛋白质混合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在小鼠体内没有发现活的S型细菌③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和分离得到的DNA混合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在小鼠体内发现活的S型细菌.结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2.关于DNA粗提取的实验材料的选择,研究者经过多次实验效果的比较,最终选择鸡血做实验材料。

请据图回答问题:(1)鸡血细胞中红细胞_____________,家鸡属于鸟类,新陈代谢旺盛,因而血液中____细胞数目较多,可以提供丰富的_________。

(2)实验前由老师制备血细胞液供同学们做实验材料,而不用鸡全血,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在牧区的人们,采集牛、羊和马血比较方便,若它们按实验要求完成实验步骤后,结果是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这些动物和人类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但若改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实验能顺利进行。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4)若选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在提取之前,最好增加_______程序,使细胞更易分离。

2.(1)含红细胞核红DNA(2)鸡血细胞中DNA相对含量高(3)很难提取到DNA 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肝细胞中有细胞核(4)研磨3.以下是有关DNA粗提取实验的阅读材料:A.核酸极不稳定,在较为剧烈的化学、物理因素和酶的作用下很容易降解。

在制备DNA时要加入DNA酶(水解DNA的酶)的抑制剂柠檬酸钠,以除去Mg,防止DNA酶的激活。

B.核酸中的DNA和RNA在生物体内均以核蛋白(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形式存在,L-1 NaCl溶液中的DNA核蛋白在1mol·L-1 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大,但在0.14mol·溶解度很低;而RNA核蛋白溶于0.14mol·L-1 NaCl溶液。

C.用苯酚处理,可使蛋白质变性,且留在苯酚层内;在DNA溶液中加入 2.5倍体积,浓度为95%的酒精,可将DNA分离出来。

此时DNA十分粘稠,可用玻棒搅成团取出。

D.DNA 在强酸环境下,水解产生脱氧核糖等小分子物质,它与二苯胺酸性溶液反应,能生成蓝色化合物。

L-1 NaCl溶液、1mol·L-1NaCl E.实验材料与器械:柠檬酸钠溶液、石英砂、0.14mol·溶液、蒸馏水、苯酚、95%酒精、二苯胺试剂、浓硫酸、花椰菜、研钵、烧杯、漏斗、玻棒、量筒、石棉网、酒精灯、吸管、试管等。

F.实验步骤:研磨得匀浆→过滤得滤液→滤液稀释6倍→离心处理得沉淀物→沉淀物再溶解→加苯酚静置后去上清液→提取出DNA→DNA鉴定请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研磨时,取10g花椰菜,加适量的石英砂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将滤液稀释6倍,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沉淀物,置于2mL 1mol·L-1NaCl 溶液中,使DNA核蛋白再次溶解,再加2mL苯酚充分震荡后静止,待其分层后弃其上层的苯酚。

该步骤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

(4)如何将剩余溶液中的DNA提取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何证明提取物确实是DNA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1溶液柠檬酸钠3.(1)1mol·(2)使DNA核蛋白的溶解度逐渐降低(3)蛋白质(4)向下层DNA溶液中加 2.5倍体积,浓度为95%的酒精,此时用玻棒搅动,在玻棒上的成团物即是DNA(5)用适量的浓硫酸处理提取物,再滴加二苯胺试剂数滴,如有蓝色物质出现即可证明提取物是DNA4.炭疽热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它可引起动物组织水肿,粘膜出血,造成动物死亡。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畜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实验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芽杆菌制剂注射,这些绵羊感染后没有发病。

四天后,对实验绵羊用毒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注射,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绵羊全部正常生活。

请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绵羊在第二次注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后没有发病,其原理是体内产生了________,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细胞分泌产生的。

与之合成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

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

(2)炭疽杆菌的细胞类型是________细胞,它与酵母菌细胞的差别表现在________。

(3)炭疽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

(4)我们认为该实验过程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设计原则、步骤、预测结果。

①实验设计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抗体球蛋白效应 B 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体液(2)原核有无核膜(3)异养型(4)①对照原则②将未经免疫的绵羊同时注射感染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③全部死亡5.根据实验原理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选择运载体质粒,明确质粒的抗菌素基因所抗的抗菌素类别。

①实验原理:作为运载体的质粒,须有标记基因,这一标记基因是抗菌素抗性基因。

故凡有抗菌素抗性的细菌,其质粒才可用作运载体。

②材料用具:青霉素、四环素的10万单位溶液、菌种试管、灭菌的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酒精灯、接种环、一次性注射器、蒸馏水、恒温箱。

③方法步骤:⑤⑥第一步:取三个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并标为1、2、3号,在酒精灯旁,用三支注射器,分别注入1mL蒸馏水、青霉素液、四环素液,并使之分布在整个培养基表面。

第二步:。

第三步:。

④预期结果:A、。

B、。

C、。

5.实验步骤:第二步:将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灼烧,并在酒精灯火旁取菌种,对三个培养皿分别接种(或答在三个培养皿中无菌接种,2分,酌情给分)。

第三步:将接种后的三个培养皿放入37℃恒温箱培养24h(2分,酌情给分)。

预期结果:①1号培养皿细菌正常生长;②2、3号培养皿中,仅2中细菌能存活,说明细菌有青霉素抗性基因,而没有四环素抗性基因。

③2、3号培养皿中,仅3中细菌能存活,说明细菌有四环素抗性基因,而没有青霉素抗性基因。

④2、3号培养皿中都有存活,说明该菌质粒上有两种抗菌素的抗性基因。

⑤2、3号培养皿中都不存活,说明该菌质粒上没有这两种抗菌素的抗性基因。

6.有人送来一支芽孢杆菌,其中一部分芽孢杆菌有抗青霉素能力,另一部分没有抗性。

请你把对青霉素有抗性的芽孢杆菌分离出来。

(1)现有条件:无菌牛肉膏培养基两个,无菌接种台,接种工具齐备,医用青霉素两支(2)实验过程:①取两个培养基,分别标号A、B,A、B培养基分别加入___________,加入过程一定要______________操作。

②向A培养基中接种__________________。

③接种后,将A培养基放入恒温箱培养两天。

④从____________挑取生长良好的芽孢杆菌,接到B培养基中。

⑤接种后,将B培养基放入恒温箱内培养两天,即可获得较多抗青霉素芽孢杆菌。

第④⑤两个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6.①青霉素无菌②选来的菌种④A培养基的菌落⑤获得纯度高的抗青霉素芽孢杆菌(分离出对青霉素有抗性的芽孢杆菌)7.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在一起。

该同学设计下面的实验,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1)实验原理: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能在无氮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而酵母菌则不能;青霉素不影响酵母菌等真菌的生长繁殖,而会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

(2)材料用具:(略)(3)主要步骤:①制备两种培养基,一种是无氮培养基,另一种是含青霉素的培养基,将两种培养基各自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和B、b。

②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混合菌,适宜条件培养了3~4天。

③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并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3~4天。

(4)请回答:①本实验中,根据上述原理配制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②根据所需目的配制上述培养基时除营养要协调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步骤中第③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圆褐固氮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异为_______________。

⑤青霉素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其作用机理是破坏或抑制其细胞壁的形成。

请据此推测不影响酵母菌与真菌生长繁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①选择②pH要适宜③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④圆褐固氮菌无成形的细胞核⑤圆褐固氮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壁主要为糖类和蛋白质,而酵母菌则不同8.在探索生物进化证据的研究中,人们常常用生理学上的免疫反应实验来探究人与不同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从而为进化理论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