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复习资料1
一、单选题
1. 下列哪项不是政府流程再造的目标?()
A. 流程便捷化
B. 行为规范化
C. 过程人性化
D. 规则法律化
2. 从流程的分类来看,主要为了解决“做什么”的问题的流程是()。
A. 战略流程
B. 操作流程
C. 保障流程
D. 组织内流程
3. 信息化是指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为支撑、以信息处理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过程。
A. 计算机技术
B. 通信技术
C. 信息技术
D. 网络技术
4. ()是CSCW的基本任务,它要求CSCW应用系统为各协作成员提供方便、可靠的信息采集、访问、修改和删除机制。
A. 多媒体群组通信
B. 个体活动管理
C. 群体协作管理
D. 信息共享
5. 实施电子政务的政务外网必须与互联网实现()。
A. 物理隔离
B. 逻辑隔离
C. 直接连接
D. 不连接
二、简答题
1、简述电子政务的内涵。
2、组织虚拟是一种规模较小,但能发挥主要职能、难于确定边界的、虚实结合的新型政府组织形式。
请比较组织虚拟状态下的政府与传统政府的差别。
3、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的内涵及特点。
4、简述政务微博应如何管理。
三、论述题
1、分析电子政务发展的难点和制约因素,并论述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答案1
一、单选题
1-5 DACDB
二、简答题
1、简述电子政务的内涵。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同时要有信息基础设施和软件技术的支撑;
电子政务以信息管理为基础,处理的是与行政管理有关的公共事务;
要对政务的组织架构、运行方式、行政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高效地运行。
2、组织虚拟式一种规模较小,但能发挥主要职能、难于确定边界的、虚实结合的新型政府组织形式。
请比较组织虚拟状态下的政府与传统政府的差别。
3、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的内涵及特点。
政府业务流程再造(Government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GPR)是指政府以提高服务质量和自身工作效率为目标,对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组织,并优化人力和设备资源的过程。
(1)是对传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2)体现了以“公共需求为导向”的核心理念
(3)是多向互动的系统工程
政府流程再造的特性
(1)再造主体和目标的公共性
(2)对象需求与绩效评价的多样性
(3)再造环境的复杂性与再造过程的长期性
4、简述政务微博应如何管理。
明确政务微博的定位,建立相关的制度。
指定使用指南,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快速处理与反馈机制。
组建多层次的政务微博组合,明确划分职责范围,建构政务公共关系微博群,高效联动,进行集群化统一协调。
强化认证机制,统一政务微博标示。
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
提倡“经营微博”的理念,建立专职团队,纳入绩效考核。
强化系统培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和公务人员的新媒体技巧和媒介素养。
三、论述题
1、分析电子政务发展的难点和制约因素,并论述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难点:
电子政务的一体化问题
数字鸿沟问题
个人隐私问题
安全和认证问题,特别是由第三方完成的认证问题
趋势:
更加强调“以民众为中心”的理念
促进政府服务全面上网,提高服务质量
整合服务,实现"单一窗口"和"一站到底"
加强组织管理,迈向知识管理
●5、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信息平等
●6、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发展电子民主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2
一、单选题
1. 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
A. 符号
B. 内容和名称
C. 内容
D. 名称
2. B/S多层结构是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主要结构形式,运行业务逻辑的应用程序服务器处于()。
A. 客户层
B. 数据层
C. 服务器层
D. 网络层
3.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核心理念是()。
A. 以公众为中心
B. 惠及所有人
C. 无处不在
D. 无缝
4. 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改进政府提供服务的手段和方式,为实现以“公民为中心”的724小时的()提供关键技术保障。
A. 网上购物
B. 信息反馈
C. 无缝服务
D. 优化流程
5. 实施电子政务,政府的组织机构必然由垂直化多层次结构向()转变。
A. 垂直化少层次结构
B. 扁平化少层次结构
C. 扁平化辐射结构
D. 扁平化层次结构
二、简答题
1. 国外电子政府发展的特点。
2. 简答政府外部事务处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3. 简答数据仓库的特点。
4. 组织结构的柔性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考察?
5. 简答十二金工程的名称。
三、论答题
1.论述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答案2
一、单选题
1-5 BCACB
二、简答题
1. 领导人的政治意愿与具体实现的结合;以用户为中心,引进“客户关系管理”技术;门户网站成为主要趋势。
2. 信息发布阶段、受理应用阶段、互动应用阶段、在线事务处理阶段。
3. 面向主题、集成、相对稳定、反映历史变化
4. 维长、维宽、维的易变性、维的均衡性。
5. 金桥、金关、金税、金盾、金保、金卡、金宏、金财、金农、金水、金审、金质。
三、论答题
1.论述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1)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一个全国性的管理协调机构;政府部门信息共享性差。
(2)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之道:
各级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做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制度工作。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3
一、判断题
1. 信息社会是一种生活质量、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均大量依赖信息及其利用的社会。
()
2. 电子政务是如何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和公共事务处理的问题,是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来提供信息和电
子服务,增进行政效率的问题。
()
3. 政府领导力及组织机构不是实现电子政务战略和愿景的重要保障。
()
4. 电子政务立法是发展电子政务的关键要素,通过立法来保障及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的共
识。
()
5. 只有在所有的政府部门都相互链接,并且它们的系统和流程能协调工作时才能真正实现整合的门户。
()
二、简答题
1. 简答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趋势。
2. 列举电子政务的安全防护技术。
3. 请简答对数字鸿沟的认识?
4. 网络化使人类生存方式发生了哪些重大改变?
三、论答题
1. 论述传统政府与电子政府的关系。
答案3
一、判断题 TFFTT
二、简答题
1. 领导人的政治意愿与具体实现的结合;以用户为中心,引进“客户关系管理”技术;门户网站成为主要趋势。
2. 反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物理隔离技术、防水墙技术。
3. “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
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也受到了这方面的最好的教育。
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电话服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
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别,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
”
4.首先,网络化所蕴含的信息和科技、智力因素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网络化带来了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最后,网络化促进了人类存在形态的改变。
三、论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