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学第四章 商品分类管理

商品学第四章 商品分类管理

品以某种代表符号或代码的过程,对某一类商品赋予统一的符号系列称为商品代码化或者商品 编码化
第二节 应用商品编码
2.1 商品代码
2.1.2 商品代码的种类 (1)数字型代码 (2)字母型代码 (3)混合型代码 (4)条码
第二节 应用商品编码
2.1 商品代码


分 类
目的性




简便性

唯一性


第一节 进行商品分类
1.5 商品分类标志
1.5.1 常 用的商品 分类标志
(1)以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 (2)以商品的原材料作为分类标志 (3)以商品的生产加工方法作为分类标志 (4)以商品的化学成分作为分类标志
第一节 进行商品分类
1.6 商品分类体系
码位数较长,影响数据处理的速度)等缺点。
第一节 进行商品分类
1.4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1.4.2 面分类法 (1)面分类法的概念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它是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根据其本身的属性或特征,分成相
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都包含一组类目。将每个面中的一种类目与另一个面中的一种类 目组合在一起,即组成一个复合类目。
1.4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2)面分类法的优缺点 优点:具有较大的弹性,可以较大量地扩充新类目,不必预先确定好最后的分组,适用于计算
机管理。 缺点:组配结构太复杂,不便于手工处理,其容量也不能充分利用。如“男式连衣裙”就无实
际意义。
第一节 进行商品分类
1.5 商品分类标志
1.5.1

区分性

适应性
1.1 商品分类的概念
商品分类是指为了满足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志,科学地、系统地将商 品分成若干不同类别的过程。
商品分类的结果,一般可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品类、品种和细目等类目层次。
大类 中类 小类
品类
目的:满足生产、流通消费需要 范围:待分类全部商品 特点: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
第一节 进行商品分类
案例导入
2017年12月19日,某商场电器部章强接到一个任务,将部分电器进行归类并安排陈列位置,同 类商品就近摆放。他决定首先进行分类。 • 拟分类商品如下:
洗衣机、平板电视、血压计、电热水器、空调、足浴盆、冰箱、电动剃须刀、冷柜、DVD/US、电 视附件、吸尘器、消毒柜、煮蛋器、电熨斗、饮水机、取暖电器、加湿器、净化器、电水壶、GPS导 航、电动工具、电话机、清洁机、电风扇、收录/音机、浴霸、车载按摩器、净水设备、电气开关、 插座、燃气灶、吸油烟机、电压力锅、电饼铛、榨汁/搅拌机、家庭音响、豆浆机、咖啡机、微波炉、 电烤箱、多用途锅、洗碗机、燃气热水器、面包机、果蔬解毒机、酸奶机、电饭煲、电吹风、按摩器、 电动牙刷、剃/脱毛器、美容美发器、电磁炉、健康电器、汽车护理、车内饰品、车载电源、冷暖箱、 车载吸尘器、充气泵、车载音视
第一节 进行商品分类
1.4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1.4.2 面分类法
面料 纯棉 纯毛 蚕丝 棉/涤 化纤 ……
式样 男式 女式 儿童装 婴儿式
中老年式 ……
款式 西装
运动装 夹克
连衣裙 连衣裤
……
任意组合 纯毛男式西服 涤棉女士运动装 蚕丝中老年连衣裙 纯棉婴儿连衣裤 化纤男士连衣裙
……
第一节 进行商品分类
5
实用性原则
第一节 进行商品分类
1.6 商品分类体系
1.6.3 主要的商品分类体系 (1)基本分类体系 (2)应用分类体系 (3)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 (4)国家标准分类体系
第二节 应用商品编码
2.1 商品代码
2.1.1 商品代码的概念 商品代码又称商品编码,或商品代号、货号,是在商品分类的基础上,赋予某种或某类商
第一节 进行商品分类
1.2 商品分类的作用
商品分 类作用
(1)商品分类有利于信息工作的开展
(2)商品分类有助于了解商品特征,进行科 学的经营管理 (3)商品分类有助于商品的现代化管理
(4)商品分类有助于商品学教学和科研的开展
第一节 进行商品分类
1.3 商品分类的原则
(1)必须明确拟分类的商品集合体所包括的范围 (2)必须提出商品分类的明确目的 (3)必须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
知识指标:
1.熟悉商品分类的概念、作用和基本原则 2.掌握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3.熟悉商品分类标志,掌握商品编码的基本原则, 4.熟悉常见的商品条码 5.理解商品标准及标准化内涵
技能指标:
1.能够遵循商品分类原则对商品进行合理的分类 2.能够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商品分类方法 3.能够恰当的选择商品分类标志 4.能够进行简单的商品编码 5.能够制作商品条码。
选择 标志
明Hale Waihona Puke 范围原则提出 目的
第一节 进行商品分类
1.4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1.4.1线分类法 (1)线分类法的概念 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是指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
层级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分类体系的一般表现形式是大类、中类、小类等级别不同的类目逐级展开,体系中各层级所选
第一节 进行商品分类
案例导入
章强看到待分类商品杂乱无章,不知从何下手。他请教了有经验的同事,同事告诉他,分类要 科学合理,要明确分类标志,依据分类的原则进行。还要考虑分类的其他影响因素,如分类的目的 等。
如果是你,你将会如何分类?分类的标志是什么?分类的原则有哪些?要考虑的其他因素都是 哪些呢?
第一节 进行商品分类
1.6.1 商品分类体系的概念 在任一次商品分类中,可将任一商品集合总体逐次划分为包括大类、中类、小类、品类在
内的完整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类目系统。这个类目系统即为商品分类体系。
第一节 进行商品分类
1.6 商品分类体系
1.6.2 建立商品分类体系的基本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2
系统性原则
3
可扩性原则
4
兼容性原则
用的标志不同,同位类构成并列关系,上下位类构成隶属关系。
第一节 进行商品分类
1.4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1.4.1线分类法
第一节 进行商品分类
1.4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2)线分类法的优缺点 优点:层次性好,能较好地反映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使用方便,既适合于手工处理信息的传
统习惯,又便于计算机处理信息。 缺点:分类结构弹性差(分类结构一经确定,不易改动)、效率较低(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