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阅读教学设计与策略分析

小学阅读教学设计与策略分析

小学阅读教学设计及策略浙江省宁海县城中小学柴冬青各位老师,大家好。

阅读教学习俗的观课评教的角度,是教学方法:着眼与教师,着眼于“怎样教”。

怎样的一堂课才算好课,许多教师心中想的是“怎么教”的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然而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虑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即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是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价值都极为有限。

一、把握一堂好课的标准1、一堂语文“好课”的最低标准: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①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认识。

“不知道教什么”是语文教师备课的最大困惑。

如,说明文:说明方法;名著选文: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注意】②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

教学内容与“语文”关联不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影响。

【叶圣陶:一篇《项羽本纪》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尾,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

读英文的人,如果读了《龟兔竞走》,只记得兔怎样自负,龟怎样努力,结果兔怎样胜利等的故事内容,而不记得那课文里的生字、难句,以及向来所未碰过的文章上的某种方式(即教学内容),那么他等于在听别人讲龟兔竞走的故事,并不在学习英文。

故事是听不完的,学习英文才是目的。

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如《蝙蝠和雷达》上成了科学课;《中彩那天》上成了思品课。

③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看起来什么都有了,结果是什么也没教,什么也教不会。

2、一堂语文“好课”的理想标准: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①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②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实际需要。

二、不同类型课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一)略读课文。

1、定位是精读课文的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2、认识误区①略读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略读方法。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②精读课文运用精读方法,略读课文运用略读方法。

(精读课文也要运用略读方法,略读课文也要咬文嚼字)③略读课文教学就是学生自读、自练、自我思考,或者就是学生合作学习。

(在教师适度指导下的独立,属于半独立性质;是桥梁,不宜经常、大量运用合作学习)3、几个关键词粗略抓大放小,有所侧重应用以点带面,迁移运用自主放手阅读,体现个性4、不做什么①生字会读会认就行,词语大致理解即可,一般不作细究。

.专业整理.②以默读为主,一般不需要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指导。

③一般不做模仿写作的练习。

5、采用怎样的程序教学①读知大意②读抓重点③读谈感受6、可以做哪些练习①抄一抄值得积累的词句。

②写下大意,写下感受,写下自己对内容或语言的看法。

(批注)③题型:选择、判断、填空和回答问题。

(读书卡)7、其他①课时一篇课文一般一课时教完②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一般不做调整③思考:年段特征如何体现有些课文作为精读课文该怎么教略读课文如何检测……课例评析评析例1:四上年级《小木偶的故事》一、模拟表演,导入新课1、前几天,我们大家都当了一回小演员,表演了童话《巨人的花园》。

今天我再请大家当一回演员,看看谁能表演出这些词语表示的表情。

看词语模拟表演:得意洋洋、眉开眼笑、垂头丧气、火冒三丈、大吃一惊、目瞪口呆、愁眉苦脸2、你怎么看待这些表情?你最喜欢哪种表情?.学习帮手.3、小结: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表情,喜、怒、哀、乐,样样都会。

但我们都喜欢“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如果大家只会“笑”这一种表情,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这节课,让我们读一读《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交流课前预习情况:木偶是什么?2、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⑴、出示词语,自读、指名读。

⑵、开火车读课文。

过渡:看来,大家已经把字词方面的“拦路虎”扫除了,下面我们就进一步来研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读了课文以后,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相机板书:只会笑、被抢、熊警察不相信、头疼、小兔子、老婆婆说他撒谎。

3、重点指导:课文最后一句“笑是很重要的。

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你体会到了什么?(自由说,并从文中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四、角色体验,练习对话。

1、创设情景,练习对话。

⑴、大家读了这个故事,感受都很深。

我们学校雏鹰广播站决定将这个故事改编成广播剧,现在要开始招收配音演员,你想报名吗?⑵、了解配音工作要求:台词熟练、动听、有感情,能打动和感染听众。

⑶、这个童话故事中除了小木偶还有哪些人物?他们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默读课文,将人物的对话用不同符号表示出来。

⑷、自主选择角色练习朗读,随机指导读好各位童话人物的“台词”,体会老木匠的善良、小红狐的狡猾、熊警察的暴躁、小兔子和老婆婆的粗心以及小女巫的乐于助人。

⑸、重点指导小木偶的语言:因为只用有笑,小木偶受尽了委屈,漂亮的背包被可恨的小红狐抢走了,熊警察却不信;小木偶头疼得厉害,小兔子和老婆婆却说是撒谎。

唉!好可怜的小木偶呀!如果你是小木偶,这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口头完成练习:假如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那会是怎样呢?请在括号里给小木偶填上体现他真实的表情或心情的词语。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地尖叫。

.专业整理.“脑袋疼。

”小木偶抬起头,()地回答。

“脑袋很疼。

”小木偶是一副()的表情。

“是,而且越来越疼了。

”小木偶()地说。

2、合作表演,集体交流。

⑴、自主选择角色,合作配音朗读表演。

⑵、观众评议,推选优秀演员。

五、放飞想象,延伸拓展。

1、假如你遇见当初做小木偶的那个老木匠,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假如小木偶来到你身边你还想对他说点什么?由小木偶的遭遇我们得到一个结论:笑很重要,但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

(板书)让我们再来看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2、齐读最后一句话。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小结: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

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中的快乐。

但生活又是复杂的,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以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

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需要我们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经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

4、拥有了人类所有表情的小木偶后来又会遇到什么事情呢?请大家继续写故事。

既要大胆想象,又要把握故事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设计:12、小木偶的故事被抢熊警察不信只会笑头疼小兔子、老婆婆说他撒谎笑很重要,但只会笑远远不够。

对比教案:四上年级《小木偶的故事》,因为是略读课文,需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又因文章易懂,作为高年级语文教学,教师应关注篇章整体,不可细碎。

所以,我们可通过块面设计,既落实本文阅读教学目标,又进行语言训练教学。

设计如下:1、读课文,填表格.学习帮手.2、落实表格内容,结合指导感情朗读。

3、小女巫用她的魔杖在小木偶的脑袋上点了几下。

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小木偶身上,结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见文中泡泡)修改表格,再次运用表格续写童话。

这样学生可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重组运用文本语言。

这种寓文本句子的改写练习于阅读感悟之中,学生置身于语言的情境场中,既完成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同时又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又如《趵突泉》(二)课内名著选文.专业整理.(一)教材中名著选文状况.学习帮手.(1)草船借箭、孔明智退司马懿(三国演义)、景阳冈(水浒传)世(西游记)、‘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红楼梦):中国四大名著特色、兴国、安国、丧国,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勇气、义气、,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全书大故事套小故事,亲情、爱情、宦(huan)情、民,结构既筋络相联,纵横,情趣、游趣、野趣、妖趣,想象丰富奇特、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幽默诙谐。

(2)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本文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外国名著(1)普罗米修斯: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2)渔夫的故事:选自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3)买火柴的小女孩:选自《,美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4)《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长篇小说外国名著的内容,关注人物的命运,把握人物的性格,.专业整理..学习帮手.(5)蟋蟀的住宅: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第6卷《蟋蟀的洞穴和卵》。

选编目的是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的。

(6)卡罗纳:日记体儿童小说,选自《爱的教育》,选编目的是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理解,相互关爱,感受作者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细致描述的方法。

从上述情况分析可见:★3、,渲染人物形象,学习名著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描写入手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名著的魅力。

这儿要强调的是:课内经典导读重要的是授之于法,要根据名著的自身特色,引导学生或关注人物形象,或关注表达方法。

可见,上述武松打虎的教学片断中,教师抓故事的逻辑顺序以及动词的准确性指导教学,其适合于某些说明文,而就名著选文教学来说,是失偏的。

确定了教学内容(角度去考虑用什么方法教学,那么,★(一)明确名著选文的教学内容★(二)紧扣名著特色,在孩子们心中播种“古典文学”的种子★(三)注意将人物形象的解读置于名著的宏阔背景下学生仅局限于在名著选文中解读人物形象,是不完整的。

在名著的背景下,某一人物是个具有怎样独特个性的好汉形象?在作为选文的教材中,在特定的故事发展阶段,他的性格又呈现出怎样的个性特征?这些相关知识背景,势必影响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解读。

教师导读时,应适时引入名著中相关情节。

★例:《水浒传》中林冲形象解读教学设计:师:林冲是《水浒》108将中的重要一员,是个响当当的好汉。

那么,他棒打洪教头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打得爽爽快快吗?细读课文第3段,看你能读出一个怎样的林冲?(谦虚、机智、善于思考、武艺高强、很能忍让……学生解读各有千秋)评:这是解读名著节选教材人物形象的第一个境界。

因为,每个学生所发现的只是林冲的一面,虽说人物个性具有复杂性,但即便将学生所有的发现综合起来,构成一个内涵丰富的林冲,但他独特的个性特点不够明显。

这一步仅停留在文本层面,在名著的背景下,林冲是个具有怎样独特个性的好汉形象?在作为选文的教材中,在特定的故事发展阶段,他的性格又呈现出怎样的个性特征?这些相关知识背景,势必影响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解读。

★师:“能忍”是林冲的一个重要个性特点,这个特点在原著中也有表现(随机引入《水浒》中相关情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一段描写)读一读,看你还能读出一个怎样的林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