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习题库试题库

统计学习题库试题库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简述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2.统计学认识的分歧主要有哪些?3.统计学是怎样一门科学?4.统计研究工作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其相互间有什么关系?5.什么是统计总体?什么是总体单位?举例说明总体和总体单位间的关系。

6.什么是标志和指标?它们各有哪些种类?标志和指标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请举例说明。

二、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B、统计工作C、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D、统计方法2. 统计一般是指()。

A、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B、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科学D、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预测模型3.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性别C、体重D、工资4. 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单位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5.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社会统计学派D、数理统计学派6.要考察全国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A、产业分类B、职工人数C、劳动生产率D、所有制第二章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2.什么是重点调查?什么是典型调查?各有什么特点?3.统计报表制度和普查有何区别?4.什么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报告单位和调查单位有什么不同?5.统计工作中为什么要强调多种调查方法结合运用?二、单项选择题1.对百货公司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A.所有百货公司B.每个百货公司C.所有工作人员D.每位工作人员2.某城市工商银行拟对占全市储蓄额3/5 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3.目前,我国对城乡居民家庭收支情况的调查是采用()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4.为了解工业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调查人员当场进行观察与计数,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A.直接观察法B.开调查会法C.个别采访法D.报告法5.对有限总体()A.只能进行全面调查B.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C.既能进行全面调查,也能进行非全面调查D.以上答案都不对6.统计调查项目大多数放在()A.调查表的表头中B.调查表的表体中C.调查表的表脚中D.调查对象之中7.调查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则()A.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每个工业企业B.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每个职工C.调查单位是每个企业,填报单位是每个职工D.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填报单位是每个企业8.统计调查对象是()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B.现象总体C.总体单位D.统计指标9.我国现行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A.经常性抽样调查B.必要的统计报表C.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等D.周期性普查第三章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数据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2.何谓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有哪些?3.何谓统计分组?简述统计分组的作用。

4.什么情况下可以编制单项式数列,什么情况小可以编制组距式数列?5.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应在什么条件下具体运用?6.组数与组距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组距太小就不容易说明各组的特征,而组距太大又会掩盖各组的差异?7.何谓次数分布?举例说明次数分布数量的两个构成要素的含义。

8.如何利用洛伦茨曲线对社会财富的公平与否进行评价?二、单选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B. 确定组距和组数C. 确定组距和组中值D. 确定全距和组距2.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采用()。

A. 次数B. 累计频率C. 频率D. 次数密度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A. 260B. 215C. 230D. 1854.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 人口按年龄分组B. 产品按等级分组C. 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 城市按GDP分组5.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A. 各组的次数均相等B. 各组的组距均相等C. 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D. 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均相等三、计算题1.某工厂同工厂的50个工人完成个人生产定额百分数如下:83 88 123 110 118 158 121 146 17 108105 110 107 137 120 163 127 142 118 10387 115 141 117 123 126 138 151 101 8682 113 114 119 126 135 93 142 108 101105 125 116 132 138 131 127 125 109 107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次(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2)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3)根据所编制的组距变量数列绘制直方图、折线图和曲线图;(4)根据所编制的向上(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绘制累计曲线图;(5)根据图形说明工人完成个人生产定额分布的特征。

2.某专业1班和2班学生的高等数学考试成绩数据如下:(单位:分)1班:44575960616162636365666667697070717273737374747475757575757676777777787879808082858586869092929293962班:3539404444485152525455565657575758596061616263646668687070717173747479818283838485909191949596100100100要求:(1)将两个班的考试成绩制成混合茎叶图;(2)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分布的特点。

第四章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试述总量指标的概念和种类,它在社会经济统计中有哪些重要作用?2.什么是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它们各有哪些特点?4.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几种形式?5.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应注意哪些问题?6.什么是相对指标?它的主要作用有哪些?7.什么是无名数与有名数?8.相对指标有哪些种类?9.在检查长期计划执行情况时,水平法和累计法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两者有何区别?10.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1.什么是平均指标?它有哪些作用?12.平均指标的种类有哪些?如何计算各种平均指标?各适用于什么情况?13.什么是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14.什么叫中位数与众数?15.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6.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主要作用有哪些?17.反映标志变异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哪几种?18.什么是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各有何特点?19.试述平均差与标准差有何异同。

20.什么叫是否标志?如何计算是否标志的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二、单选题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机器台数B.企业数C.工业净产值D.耕地面积2.两个数值对比,分子数值比分母数值较大时,常用的相对数形式是()。

A.系数B.倍数C.百分数D.成数3.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有()。

A.人均粮食产量B.产品合格率C.积累与消费的比例D.职工平均工资4.某厂2007年实现利润200万元,2008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实现231万元,则利润超额完成计划程度为()。

A.5.5% B.5% C.115.5% D.15.5%5.钢产量与人口数对比,属于()。

A.平均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6.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A.劳动生产率B.价格C.人均粮食产量D.职工平均工资7.下列相对指标中,可以用有名数表示的有()。

A.计划完成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8.人口数和出生人数()。

A.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B.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C.两者都是时期指标D.两者都是时点指标9.某企业2008年计划要求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97.94% B.166.67% C.101.94% D.1.94%10.某企业2008年计划要求销售收入增长%,实际增长12%,则超额完成计划程度为()。

A.103.70% B.50% C.150% D.3.7%11.动态相对指标是指()。

A.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上的对比B.同一现象在同时间不同空间上的对比C.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同空间上的对比D.不同现象在不同时间同空间上的对比12.某地区有100万人口,共有80家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B.发展水平指标C.总量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13.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形式是()。

A.中位数B.调和平均数C.众数D.算术平均数14.某市2008年工人劳动生产率为15000远,人均月收入为1500元,则()。

A.上述两个指标均为平均指标C.前者是平均指标,后者是强度相对指标B.上述两个指标均为强度相对指标D.前者是强度相对指标,后者是平均指标15.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A.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B.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C.不受权数的影响D.不能确定其移动方向16.假如各标志值都减去20个单位,那么算术平均数()。

A .减少20B .减少到1/20C .不变D .不能预测其变化 17.假如各标志值所对应的次数都缩小1/2,那么算术平均数( )。

A .缩小1/2 B .扩大2倍 C .不变 D .扩大1/218.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2008年实际完成产值分别为:400万元,500万元,600万元。

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110%、108%,则该公司三个企业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 公式为( )。

A .108%110%108%3++ B .108%400110%500108%600400500600⨯+⨯+⨯++C .400500600400500600108%110%108%++++ D19.平均差数值越小,则( )。

A .反映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小B .反映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大C .反映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大D .反映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小 20.某厂三批产品的废品率分别为:1%,1.5%,2%。

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 批占30%,则产品的平均废品率为( )。

A .1.5%B .4.5%C .1.6%D .1.48% 21.几何平均数主要适合于计算(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