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学一、选择题1、当一组数据用中位数来反映集中趋势时,这组数据最好用哪种统计量来表示离散程度?( B )A. 全距( 差异量)B. 四分位距(差异量)C. 方差(差异量)D. 标准差(差异量)2、总体不呈正态分布,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1000 的一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接近于:( D )A. 二项分布B.F 分布C. t 分布D. 正态分布3、检验某个频数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时需采用:( C )A. Z检验B. t 检验C. X 2检验D. F 检验4、对两组平均数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时,在下面哪种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B )A.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小于30;B.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大于30;C.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小于30, n2大于30;D.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大于30, n2小于30。
5、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C )A. 若r1=0.40 , r2=0.20,那么r1 就是r2 的2 倍;B. 如果r=0.80 ,那么就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达到80%;C.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2;D.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1 。
6、当两列变量均为二分变量时,应计算哪一种相关?( B )A. 积差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B. ©相关C. 点二列相关(一个是连续型变量,另一个是真正的二分名义变量)D. 二列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其中之一被人为地划分成二分变量。
)7、对多组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时需计算:( A )A.F值B. t 值C. x 2 值D.Z 值8、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何种差异量?( A )A. 差异系数B. 方差C. 全距D. 标准差二、名词解释1. 分层抽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从各部分(即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层抽样。
2. 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3. 集中量: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
它能反映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
4. 统计表:统计表是用来表达统计指标与被说明的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
5. 总体:总体是我们所研究的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个体的总和。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出的作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个体。
6. 二列相关: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其中一个变量被人为的划分为二分变量,表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称为二列相关。
7. 参数: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是参数。
业绩反映总体上各种特征的数量是参数。
8. 小概率事件:样本统计量(随机事件)在其抽样分布上出现的概率小于或等于事先规定的水平,则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
9. 中位数:在一组安大小顺序排列的数据中,位于中央位置上的那个数称为中为数。
10. 统计量和参数:样本上的数字特征量是统计量。
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量是参数。
11. 回归分析:把存在相关的两个变量,一个作为自变量,另一个作为因变量,并建立方程式,由自变量的值估计、预测因变量的值,这一过程称为回归分析。
12. 相关关系:两个变量间的不精确、不稳定的变化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三、填空题1. 从变化方向上看,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类型有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2. 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有两个方面:经常性资料、专题性资料。
3. 表示间断变量的统计图有直条图和圆形图。
4. 假设检验一般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即零假设和备择假设。
5. 统计图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图号、标目、图形、图注等。
6. 差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比。
7.统计数据按来源方式可分为点计数据和测量数据8.统计表一般由标题、表号、标目、线条、数字和表注等构成。
9.教育统计学的内容「般分为扌田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实验设计三部分。
10.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11 .我们所研究的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个体总和称为总体」12. 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超过30的样本。
13. 表示总体的数字特征的特征量称为参数。
14 .要了解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需计算该组数据的集中量15. “ 65、69、72、87、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76.4 。
16. “78、69、53、77、5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69_。
17. 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145厘米。
18. 要了解一组数据的差异程度,需计算该组数据的差异___________19. 有7个学生的语文成绩分别为:80、65、95、70、55、87、69 分,他们的全距是40分。
20. 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5分,平均分是85分,其差异系数是5.88%。
21. 比较某班学生在身高和体重两方面的差异程度,要把学生身高和体重的标准差转化为差异系数。
22. 两个变量之间不精确、不稳定的变化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23. 要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需要计算相关系数—24. 若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则它们的相关系数是正___________ 。
25. 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负相关。
26. 质与量的相关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二列相关、点二列相关和多系列相关。
27. 品质相关的分析方法包括四分相关、①相关和列联相关。
28. 某班50个学生中有30个女生,若随机抽取一个同学,抽到男生的概率是2/5。
29. 某一种统计量的概率分布称为抽样分布。
30. 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中需要判断两个样本是相关样本还是独碁—样本。
31. 单纯随机抽样能保证抽样的随机性和独立性。
32. x 2检验的数据资料是点计数据。
33. 单向表是把实测的点计数据按一种分类标准编制而得的表。
34. 单向表x $检验是对单向表的数据进行x $检验,即单因素的x2检验。
35. 双向表是把实测的点计数据按两种分类标准编制而得的表。
36. 双向表X检验是对双向表的数据进行的X检验,即双因素的x 2检验。
37 .假设检验的方法包括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
38. 符号秩次检验属于非参数检验。
39. 标准正态曲线在Z=0处为最高点。
40. 直条图是表示间断变量的统计图。
41. 直方图是表示连续变量的统计图。
42. 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主要是经常性资料和专题性资料。
43. 教育调查从范围来看,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週查。
四、简答题1. 简述积差相关系数的使用条件答:积差相关系数的使用条件:(1)两个变量都是由测量获得的连续性数据。
(2)两个变量的总体都呈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
(3)必须是成对数据,而且每对数据之间相互独立。
(4)两个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
(5)要排除共变因素的影响。
(6)样本容量n>30.2. 二列相关使用的条件答:(1)两个变量都是连续变量,且总体呈正态分布。
(2)两个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
(3)二分变量是人为划分的,其分界点应尽量靠近中值。
(4)样本容量n应当大于80。
3、简述I型错误:,II型错误[及其控制方法。
答:(1) I型错误:零假设为真而被拒绝所犯的错误。
(2)II型错误:保留了不真实的零假设所犯的错误。
(3)I型错误的控制由检验者选择检验的水平来控制。
(4)II型错误的控制:一是合理安排拒绝区域的位置;二是增大样本容量。
4、制作直方图需要哪些步骤?答:直方图是连续型变量的频数分布图。
制作直方图需要以下步骤:(1)作横轴,即把各组的上、下限或组中值按相等的距离依次画在横轴上。
(2)作纵轴,在纵轴上标明尺度及其单位,以指示频数。
(3)在纵轴上定出各组的高度,并在各组频数高度处画一条横线与各组上、下限上的两条纵线相交,形成一个矩形。
各矩形组合在一起, 即可得到一个直方图。
5、制作频数分布表需要哪些步骤?答:制作频数分布表一般需要采取以下步骤:(1)求全距(2)决定组数和组距(3)决定组限(4)登记频数6、请说出总体平均数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答:(1)提出零假设(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和备择假设(样本平均数不等于总体平均数)。
(2)选择检验的统计量(t或Z),并计算其值。
(3)确定检验形式(单侧检验,还是双侧检验)。
(4)做出拒绝或接受零假设的统计决断。
7、简述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答:教育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有关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中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揭示教育现象所蕴涵的客观规律。
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实验设计。
8、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哪些意义?答:⑴教育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
⑵教育统计学是教育科研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⑶教育统计学的方法可用于教育实践工作和有关课程的学习中。
9、数据有哪些种类?答:根据来源可分为:⑴点计数据:计算个数所获得的数据。
⑵ 测量数据:用一定的工具或标准测量所获得的数据。
根据随机变量取值情况可分为:⑴间断变量的数据:取值个数有限的数据。
⑵连续变量的数据:取值个数无限的数据。
10、编制统计表有哪些注意事项?答:统计表由标题、表号、标目、线条、数字、表注等项目构成。
各个部分都有一些规范性的具体要求,例如,标题要写在表的上方等。
11、简述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和绘制规则。
答:统计图由标题、图号、标目、图形、图注等项目构成。
在绘制统计图时对各组成部分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例如,标题要写在图的下方等。
对于具体的统计图又有特殊的制作要求。
12、比较集中量和差异量的含义和用途。
答: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一类特征量。
它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所搜集数据的集中量来反映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说明所研究对象整体的发展水平和效果。
差异量是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一类特征量。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所搜集数据的差异量来反映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差异量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分布越不整齐;差异量越小,说明数据变动范围越小,分布就越集中。
13、结合实例说明推断统计包含的内容。
答:推断统计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是根据样本统计量对相应的总体参数进行的估计。
分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是根据一定概率,利用样本信息对总体参数或分布的某一假设作出拒绝或保留的决断。
14、简述符号检验的含义和用途答:符号检验是以正负号作为检验资料的统计检验方法,是通过对两个相关样本的每对数据之差的符号(正号或负号)进行检验,以比 较这两个样本差异的显著性。
适用于两个相关样本的差异检验。
在符 号检验中,只考虑两个相关样本每对数据之差的符号即方向, 不考虑 差异的大小。
15、简述秩和检验的含义和用途。
答:秩和是秩次的和或者等级之和。
秩和检验是以秩和为检验资料的 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