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第6版PPT课件
(六)其他:如NBCA,MBCA,可脱性球 囊,微球等。
8
部 分 栓 塞 材 料
9
二、栓塞物运送导管
(一)血管造影导管 (二)双腔阻塞球囊导管 (三)同轴导管
10
11
各种形状导管
12
三、插管及栓塞技术
1. Seldinger技术:技术要点 2. 插管途径:常用股动脉 3. 方法:非选择性插管、选择性插管、
30
球囊扩张式内支架
31
自 扩 式 内 支 架
32
自扩式内支架释放过程 33
34
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35
36
第三节 心脏疾病介入治疗
一、心脏瓣膜狭窄经球囊成形术 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三、射频导管消融术
37
第四节 经导管药物灌注治疗 (TAI)
TAI定义(p300) 一、血管收缩治疗 1.适应症: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内脏
续性注入法;3.球囊导管阻塞法;4.植入式导管药盒系 统灌注化疗(PCS)。 (三)临床应用 适用于绝大多数实体肿瘤,少有并发症,治疗效果优 于静脉内化疗。
39
全埋植式化疗药盒
40
三、动脉内溶栓治疗
(一)常用药物:尿激酶,链激酶,蛇毒和组织型纤 溶酶原激活剂(t-pa)
(二)临床应用: 1.冠状动脉溶栓 2.脑动脉溶栓 3.周围血管溶栓 (三)禁忌症 1.出血倾向 2.活动性溃疡 3.近期脑出血者 4.严重高血压
21
22
23
24
25
五、栓塞治疗的反应与并发症
栓塞后综合征:指肿瘤和器官动脉栓塞 后,由于局部组织缺血坏死而引起的恶 心、呕吐、局部疼痛、发热、反射性肠 郁张或麻痹性肠梗阻、食欲下降等症状。 对症处理后一周左右逐渐减轻、消失。 栓塞并发征:所栓塞器官组织功能衰竭, 胃肠道及胆管穿孔,误栓,感染等。
出血 2.禁忌症:冠心病和肾功能不全பைடு நூலகம்
38
二、动脉内化疗术
(一)常用化疗药物 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如顺铂、丝列霉素、阿霉素
等。(剂量依赖性) 2.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如5-氟脲嘧啶,甲氨蝶呤等。
(给药时机依赖性) (二)治疗方法 每隔2~3周重复治疗,方法:1.一次性冲击疗法;2.连
3
介入放射学技术包括栓塞术、灌 注术、成形术、穿刺引流术、穿 刺活检术、消融术、取异物术等。 分血管介入技术、非血管介入技 术。
4
第十一章 血管介入技术
5
血管介入技术:
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引下, 利用介入器材经血管途径进行治疗 和诊断的操作技术。主要有经皮腔 内血管成形术(PTA)、经导管动脉 栓塞术和经导管药物灌注术。
49
第二节 经皮穿刺引流与抽吸术
一、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 1.外引流 2内引流 3内外引流 4.永久性内涵管引流 5.永久性支架引流
50
PTCD
手 术 过 程
51
二、经皮尿路引流
1.经皮尿路造影 2.经皮肾盂造口术 (具体略)
52
三、囊肿、脓肿经皮抽吸引流
导引:各种影像设备,如B超、CT等。 诊断及治疗并用
28
右 肾 动 脉 狭 窄 球 囊 扩 张 成 形 术
29
二、血管内支架(Stent)
(一)释放机制不同分类: 1.自扩式支架 2.球囊扩展式支架 3.热记忆式支架 (二)临床应用: 可治疗血管和非血管性腔道的狭窄性病变。 (三)TIP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
术:指在门脉的分支和肝静脉的汇入端或下腔 静脉之间在肝内建立一个分流道,集穿刺、 PTA、内支架置放术为一体的新技术。
指介入放射学技术中在血管以 外进行的治疗和诊断性操作,主要 由经皮穿刺体腔减压术和经皮针刺 活检术。
47
第一节 管腔狭窄扩张成形术
二种技术:球囊扩张术、支架留置术 临床应用: 1.胃肠道狭窄 2.胆道狭窄:良性及恶性 3.气管支气管狭窄 4.良性前列腺增生
48
食 道 狭 窄 支 架 植 入 术
超选择性插管
13
介入穿刺入路 14
四、临床应用
(一)止血 1.外伤性出血 2.医源性出血 3.肿瘤出血 4.溃疡出血 5.胃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二)治疗血管性疾病:动静脉畸形,动静脉
瘘,动脉瘤等。
15
16
17
18
19
20
四、临床应用(续)
(三)治疗肿瘤 1.手术前辅助性栓塞 2.姑息性栓塞治疗 3 .相对根治性栓塞治疗 (四)消除病变器官的功能:脾、肾 1.内科性脾切除 2.内科性肾切除 3 .中止异位妊娠
41
球囊扩张+溶栓治疗
42
左 髂 股 静 脉 溶 栓 术
43
第五节 其他血管介入技术
1.血管内异物取出术 2.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3.子宫肌瘤栓塞治疗 4.第二肝门再建术:柏查氏综合症 5.腹主动脉瘤被膜支架植入术
44
下腔静脉滤过器
45
植入后示意图
46
第十二章 非血管介入技术
非血管介入技术:
6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
指将导管插入靶动脉并注入栓塞材 料,使靶血管闭塞,以达到治疗目 的的介入技术。
7
第一节 经动脉导管栓塞术 (TAE)
一、栓 塞 剂
(一)自体血凝块:短期, 24~48h
(二)明胶海绵(gelfoam): 2~4周
(三)碘化油:中长期
(四)弹簧圈:永久
(五)硬化剂:如无水酒精、鱼肝油酸钠等, 液态永久栓塞剂。
介入放射学
1
介入放射学的定义:
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影像 设备的导引下,利用穿刺针、导管、 导丝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 治疗或者取得组织学、细胞学、细 菌学、生理和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 学科。与内科、外科并列成为三大 治疗学。
2
DSA的定义:
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 像信息,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 的技术,是新一代的血管造影技 术。
53
54
第三节 结石的介入处理
一、胆道结石 1.经T型管瘘道取石 2.溶石 二、上尿路结石
26
第二节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 A)
PTA定义(p297) PTA于1964年首先由Dotter发明,与外科
手术治疗相比,PTA创伤小,可重复治疗 性好且无绝对禁忌症,目前,它已成为 临床治疗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的首选方 法。
27
一、球囊血管成形术
PTA的机制:控制性损伤原理 小于20mmHg 20% 大于30% 并发症:低于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