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压燃气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高压燃气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高压燃气工程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及竣工测量所有测量仪器在启用前必须校验或者在检验有效期内,以确保工程中使用的测量仪器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减少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系统误差。

本工程的图-4 施工测量流程控制线测量采用全站仪、经纬仪,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

测量前首先完成测量放样计算书。

控制网等级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并及时整理测量成果,报送监理工程师认可。

控制线、标高根据导线点和水准点单独测放,要避免产生测量的累积误差。

测量流程见图-4。

1.1 施工前平面测量控制1.1.1 测量人员会同勘测单位进行测量控制及水准点的交桩手续,接桩后及时组织精干测量人员对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进行实地复测、校核,如果发现误差超过限差或控制点的精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须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1.1.2 复测校核合格后,立即上报监理审批。

并引测临时水准点,各点根据现场地形设保护装置并做好控制点记录。

然后再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测区的加密控制网,建立施工区内的首级平面、高程控制点,使之对整个施工现场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体系。

加密控制点选择围绕测区布设成环状的导线点,其边长一般不大于300m。

选点时考虑不受施工作业的影响,并进行对测点的防碰撞保护。

1.1.3 闭合导线的测量精度要依据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中一级导线的有关要求进行,即边长不大于300m;测角中误差8″以内;两个测回数相对闭合差达到1/1500。

建立导线加密控制的标准是:既要满足精度要求又要分布均匀使用方便。

加密控制导线测完后,要对测量成果进行整体平差,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基础上,报监理审批后方可在施工中投入使用。

1.1.4 施工中建立三级复测制度,工地测量人员均持证上岗,定期检查,做好施工的原始记录。

1. 2 施工过程中测量的主要工作1.2.1 施工中所使用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必须有鉴定合格证,超过鉴定周期的需重新进行鉴定方可进场。

不准在工程中使用未鉴定的仪器设备。

1.2.2 控制线测设必须经过二级复核合格后,填写测量复核记录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报验。

1.2.3 测量外业的操作严格遵守城市测量技术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要求:1.2.4 每天施工测量的外业资料及时进行整理、检核,避免对施工的误导。

1.2.5 定期对控制点进行复核,以减少控制点的变化对施工的不利影响。

施工中被破坏的控制点应及时补测。

1.3 施工测量的内业工作1.3.1 接到设计图纸定线资料后,必须对设计资料数据进行核算,遇有疑问时,与工程业主、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及时联系,商讨解决办法。

1.3.2 结合工程的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提前做好工程所需测量数据的计算准备工作,所提供的数据必须由第二人进行复核方可进行现场的施工放线。

1.3.3 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与工程测量有关的各种记录、计算表格的填写及竣工资料编制规范化。

1.3.4 内业计算时,测量的精度为:1)根据国标GB50026-96《工程测量规范》规定平面控制测量精度:测距中误差:±15mm测角中误差:±8"方位角闭合差:±24"n(n:测站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1/10000采用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其精度远高于上述要求,其测角中误差为±1.5",测距精度为2mm+2ppm。

2)高程控制测量按二等水准测量进行,其精度如下:每公里偶然中误差:±1mm每公里高差全中误差:±2mm符合路线闭合差:±4Lmm(L:公里数)1.4 竣工测量1.4.1 竣工测量是整个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测量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积累原始资料,每一项测量工作完成后都要及时进行报验,报验资料一定要跟上,测量报验资料要求准确、清晰、完整,所有资料需统一编号,并建立报验台帐,报验资料要求有去有回,每道施工工序的记录、复测、报验等资料一定要分门别类、分工期装订成册,妥善保存。

,为竣工资料整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测量报验资料除上报监理工程师外,内部也要留底,以备以后查找。

1.4.2 对已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特别是隐蔽项目要按规范要求及时竣测,保证竣测资料准确、齐全;未完成或即将完成的分项工程做到心中有数,随时完工随时竣工测量。

2.土方工程2.1 沟槽开挖2.1.1 管线开槽采用机械挖槽,人工清槽底与修槽。

根据土质及周围构筑物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放坡形式。

2.1.2 测量人员根据管线走向、埋深放出沟槽上口线,并在现况管线两侧各1 米处洒灰线,施工中灰线范围内采用人工作业,不得使用机械。

为防止超挖槽底保留10cm 土采用人工清槽。

2.1.3 施工时,施工员对工人、机械司机详细交底,进行明确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挖槽断面、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派专人指挥。

并应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测量人员到位盯槽,按设计图纸随时检查开槽高程和宽度,和测量定位的中心线,保证开槽合格,防止超挖。

2.1.4 沟槽开挖后,要求槽底平直、边坡整齐,沟内无塌方、积水。

在施工图中标明的或经电磁物探发现的障碍处,挖槽时先做坑探,掌握障碍的具体位置及高程。

2.1.5 开槽过程中,道路材料等渣土全部外弃,好土在场地条件宽裕时堆放在沟槽一侧,场地条件不宽裕时在现场附近暂存。

2.1.6 在现况管道上开槽时,注意不得破坏现有管道。

2.1.7 堆土位置距槽上口边线1.5m 以外,高度不超过2m,留出运输材料工作面。

在未存土的槽边1m 处沿沟槽走向设置1.2m 高的红白漆护栏。

2.1.8 沟槽施工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沟槽边坡的稳定,如果发现边坡有不稳定的迹象时,应立即撤出作业人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1.9 沟槽形成后,施工员先自检,不符合设计标准处应及时修整,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并办理签认手续。

2.1.10 设计管线局部距离周边公司的围墙较近,为保证围墙及沟槽的安全,此段沟槽采用连续式水平支撑的支护方法保证稳定性。

2.1.11 管线穿越主要路口时,使用导段快速施工的方法。

将管子安装导段长度提前连接好,将沟槽开挖后,马上下管并回填。

不能导段施工的路口,搭设承载15t 的钢便桥,保证车辆通行。

2.2 基底处理及验收2.2.1 在开挖过程中,若对原基础造成扰动,需要对基底进行处理。

处理方式为:扰动深度≤15cm,回填粗砂,扰动深度>15cm,下部回填级配砂石,上部回填5cm~10cm 粗砂。

2.2.2 沟槽见底后,约请监理单位验槽,现场确认,必要时作钎探试验,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2.3 土方回填2.3.1 管线回填必须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按规定轻、重型要求进行回填,沟槽内不得有积水、淤泥及其它杂物,所用填料严禁有砖头、混凝土块、树根、垃圾和腐殖土。

2.3.2 沟槽的回填,先填实管底,胸腔、管子之间及管顶以上50cm 范围,采用人工回填。

每层回填虚土10cm 左右。

管顶50cm 以上采用蛙夯回填,回填厚度为20cm,每层夯实不少于4 遍。

2.3.3 燃气管线按照设计位置在管顶以上50 ㎝埋设标志带。

2.3.4 闸井四周1m 范围内采用12%灰土回填。

2.3.5 回填施工前作好回填土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回填进度和回填质量。

回填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回填土中无大块砖、石、淤泥、腐质土、树根、草袋等杂物。

2.3.6 还土前测含水量,过湿和过干的土均必须进行处理(灰土处理或洒水),回填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回填土的含水量,以确保沟槽回填的密实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2.3.7 回填密实度要求如图-8、表-3 所示。

表-33.施工降排水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需要进行施工降排水,管线工程降水一般采用轻型井点进行降水。

降水施工程序:3.1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降水目标是将现况地下水位标高降至沟槽底面标高以下至少50cm,保证施工作业面的干燥。

施工降水采用轻型井点,施工方法钻孔下管法。

3.1.1 钻孔前清理、平整场地,组装井点管。

3.1.2 管井使用反循环钻机成孔,孔径300mm,孔深6m,成单侧布置,降水井的位置距沟槽边1m,间距2m。

3.1.3 管材采用DN50mm 钢管,花管长度2m,井壁管与孔壁间填充滤料,滤料为3-10mm 的石屑,滤料分层填料,同时辅以竹竿插捣、晃匀。

3.1.4 滤料填至路面以下2m 后用黏土进行封堵。

3.1.5 单根井点黏土封完后,平整稳定后,由井管灌水,清水注入应显示出水位迅速下渗,证明此点成功。

3.1.6 检视完毕后,将弯管接到井点干管上,严密、牢固、甩向集水干管连接点方向,并临时封口。

3.1.7 完成一组后,安装集水干管与连接管接头及闸阀,经单井试抽、校定,进行整组井点的试运行。

3.1.8 抽出的水通过排水干管引入附近的排水管道内。

4.燃气管线施工施工工艺:图-9 天然气管道施工工艺流程框图4.1 管材检验4.1.1 管材必须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其质量不得低于设计标准的规定。

4.1.2 管材的材质、规格、型号、质量要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按国家现行的标准进行外观检测,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4.1.3 管材的外观检验内容:1)无裂纹、缩孔、夹渣、折迭、重皮的缺陷;2)不超过壁厚负偏差的锈蚀或凹陷;3)螺纹密封面良好,精度及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或制造标准。

4.2 管道防腐4.2.1 管道防腐为三层PE 及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防腐联合做法。

4.2.2 钢管表面如有较多的油脂和积垢,先按照相关方法进行清理。

4.2.3 喷(抛)射除锈,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的除锈等级》(GB/T8923-1988)中Sa2 级。

表面粗糙度依据《涂装前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评定(比较样块法)》(GB/T13288-1991)中达到40-50 微米。

4.2.4 施工时,空气相对湿度应低于80%,雨、雾、风沙等气候条件下,应停止进行防腐层的露天施工。

4.2.5 为确保质量,管身防腐为专业厂家施工,出厂前、下管前和回填土前须对防腐层进行三次检测,使用5KV 火花仪,发现漏点及时补防腐,固定口防腐由专业厂家施工。

4.2.6 做好防腐绝缘涂层的管子,在堆放、拉运、装卸、安装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涂层不受损伤。

4.3 管子的堆放4.3.1 进入现场的管材必须逐件进行外观检验,破损和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

4.3.2 管材整齐堆放,尽量单根码放,管端有保护封帽,堆放场地需平整,无硬质杂物,不积水,管下垫一层方木,方木上垫2cm 厚草袋或编织袋,如需要多根堆放时,堆放高不超过1.0m。

4.4 管子吊装4.4.1 运输吊装时,采用起重机,使用宽度大于50mm 的专用吊装带吊放管子,吊带吊点最大间距不大于8m,严禁用铁棍撬动管子或用钢丝绳直接捆绑外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