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
【成语释义】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形容主动向人承认错误,诚恳认罪。

【成语溯源】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出名的将士,一个是文将蔺相如,另一个是武将廉颇,他们都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立了大功,赵王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不服气地对别人说:“我为国家屡立战功,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官位竟在我之上,我见了他,一定要当面羞辱他!”这话传到蔺相如耳中,他常常向赵王请了病假不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一天,蔺相如的马车在街上遇到了骑马的廉颇,他让马夫赶紧给廉颇让路。

他手下的人不服气地说:“大人,您真的怕廉颇?”“你说秦王和廉将军,哪个更厉害?”手下人说:“当然是秦王了。

”蔺相如反问道:“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会怕廉将军呢?我是怕敌国知道我国的文武大将不和,借机攻打我们啊!”
廉颇得知一切后,十分懊悔,他脱下战袍,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

蔺相如热情相迎,从此二人成为好朋友,共同保卫自己的国家。

负荆请罪
今天我讲的成语故事,叫《负荆请罪》。

故事讲的是赵国的蔺相如因为立了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

官位在赵国将军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福气,经常跟蔺相如斗气。

蔺相如却处处忍让。

因为只有将帅和睦,赵国才不怕别的国家的侵略。

最后,蔺相如的大度感动了廉颇,廉颇身背荆条,亲自上门跟蔺相如请罪。

后来两人联合起来保卫了赵国。

我觉得蔺相如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先的人,廉颇将军也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我们班级也是一个集体,我们每个同学应该以班级荣誉为先。

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共同为班级荣誉努力。

通过这则故事,我明白了二个道理:一是要团结一心,才能更强大。

就像筷子,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可是如果是一把筷子,要想把它折断就很难。

二是要知错就改。

古人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的一生会犯很多错误,只要改正了就是好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