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和答案
A、统一领导与指挥原则
B、常设性原则
C、社会性大协作原则
D、属地管理原则
答案:B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
A、基本原则
B、基本政策
C、基本思路
D、基本方针
答案:D
4、在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中,()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程度,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水平。
A、研究所
B、科研机构
C、咨询组织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答案:D
7、经济安全事件属于()。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答案:D
8、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属于()。
A、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B、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C、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A、国务院
B、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市(地)级人民政府
D、县级地方人民政府
答案:B
22、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来实现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A、预警指标体系
B、政府监管
C、金融机构内部控制
D、行业自律
答案:A
23、由市地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负责调查,省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作出处理决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属于()。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答案:D
15、对可能出现危机事件的范围、影响程度进行科学分级,依法规范相关信息和数据的分级处理,宣布突发事件的级别,科学应对,达到预防和缓解的目的。这是指()。
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答案:C
16、在危机状态下,由于时间紧迫,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搜集大量信息,只能依据不充分的信息作决策,这指的是()。
A、重要条件
B、首要条件
C、重要保障
D、主要保障
答案:C
8、在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中,()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程度,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水平。
A、研究所
B、科研机构
C、咨询组织
D、高校
答案:C
9、通过对危机诱因、危机征兆的严密观察,收集整理反映危机迹象的各种信息和信号的功能属于()。
A、信息收集与分析
A、比例原则
B、非可减原则
C、非歧视原则
D、非程序原则
答案:A
35、《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立法的最首要的目的是()。
A、保障国家安全
B、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C、保障公共安全
D、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答案:B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 32
36、《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
D、克减原则
答案:A
26、对可能出现危机事件的范围、影响程度进行科学分级,依法规范相关信息和数据的分级处理,宣布突发事件的级别,科学应对,达到预防和缓解的目的。这是指()。
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答案:D
正确答案:C
27、地(市)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县级报告后,在()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的工作,向省级民政部门报告。
A、权力优先性
B、紧急处置性
C、程序特殊性
D、社会配合性
答案:B
正确答案:C
14、不论政府还是企业的任何预案,要经过()的评估认证后才有实效。
A、第一方
B、第二方
C、第三方
D、第四方
答案:C
15、紧急行政权力具有某种优先性和更大的权威性,必须在紧急状态下才能行使,紧急行政权力主要包括紧急决定权、紧急征用权和()。
A、对事件调查分析
B、对事件评价
C、对事件检查
D、对事件前瞻
答案:B
正确答案:D
3、盖茨说:“微软离倒闭只有一百天”。这句话的意思是()。
A、树立危机意识
B、制定相关法律
C、组建管理机构
D、完善应急预案
答案:A
4、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之内上报至国务院。
A、4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答案:D
30、通常情况下,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内作出事故处理决定。
A、30日
B、20日
C、10日
D、5日
答案:A
31、由省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负责调查,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作出处理决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
B、重大事故
C、特大事故
答案:D
12、在我国灾害救助体制中,通过互助互济,使群众的生活得到进一步的照顾,这属于()。
A、政府救灾助残
B、社会捐助
C、社会帮贫扶困
D、社会摊牌
答案:B
13、在非常规状态下,行政紧急权力的行使过程中遵循一些特殊的行为程序,例如可通过简易程序紧急出台某些政令和措施,或者对某些政令和措施的出台设置更高的事中或事后审查门槛。这是指()。
A、紧急控制权
B、紧急强制权
C、紧急处置权
D、紧急任命权
答案:C
正确答案:B
16、经济安全危机中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风险、财政风险和( )。
A、流动性风险
B、资金风险
C、房地产风险
D、经济战略资源危机
答案:D
17、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 )负责制定,按照有关规定重大活动应急预案,报公安机关批准后实施,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答案:B
5、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关键是做好()。
A、领导体制
B、组织体制
C、一案三制
D、信息体制
答案:C
6、统一指挥体制要求,凡是在此地域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都由当地政府统一管理。
A、国务院
B、当地政府
C、省级政府
D、市级政府
答案:B
7、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管理体系,是应急管理预案得以顺利实施的()。
B、危机预报
C、危机监测
D、信息发布与媒体管理
答案:B
正确答案:C
10、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
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答案:D
11、经济安全事件属于()。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D、高校
答案:B
正确答案:C
5、通过对危机诱因、危机征兆的严密观察,收集整理反映危机迹象的各种信息和信号的功能属于()。
A、信息收集与分析
B、危机预报
C、危机监测
D、信息发布与媒体管理
答案:A
正确答案:C
6、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
A、以人为本原则
D、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
答案:B
9、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可进行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这是指()。
A、权力优先性
B、紧急处置性
C、程序特殊性
D、社会配合性
答案:B
10、在非常规状态下依法行使行政紧急权力造成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损害后,如果损害是普遍而巨大的,政府可只提供有限的救济,如相当补偿、适当补偿等等。这是指()。
A、事态的严峻性
B、时间的紧迫性
C、信息的不充分性
D、资源的有限性
答案:C
17、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以及()等。
A、布告
B、广告
C、举行新闻发布会
D、电视报道
答案:C
18、项应急预案通常由()负责牵头,有关专家参加,共同完成。
A、业务主管部门
B、地方政府
A、一般事故
B、重大事故
C、特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答案:B
24、在紧急状态下对人权的克减的程度以紧急情势所严格需要者为限。这一原则一般被称为()。
A、比例原则
B、非克减原则
C、非歧视原则
D、克减原则
答案:A
25、免于因无力履行约定义务而被监禁的权利属于()。
A、非克减原则
B、非歧视原则
C、比例原则
A、投资单位
B、协办单位
C、主办单位
D、承办单位
答案:D
18、项应急预案通常由()负责牵头,有关专家参加,共同完成。
A、业务主管部门
B、地方政府
C、上级部门
D、安全管理部门
答案:A
19、总体预案规定,()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公安部
D、民政部
答案:B
20、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是()。
A、及时
B、准确
C、客观
D、全面
答案:A,B,C,D
37、下列现象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地震
B、森林退化
C、泥石流
D、洪水泛滥
C、上级部门
D、安全管理部门
答案:D
正确答案:A
19、在我国的政府系统中,管理自然灾害救助的行政部门是()。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公安部
D、民政部
答案:D
20、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动物疫情在()内报至农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