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fromcode=9822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考研浩浩荡荡的结束了,终于算是尘埃落定,3月底出了拟录取名单,初试第一,复试第一,也算有个不错的结果。

一直想写点什么,奈何诸事繁多,迟迟未能动笔。

借着节假赋闲,于此写篇经验贴以飨后人。

一、考研择校
1、先介绍下研究生考试的情况(给考研小白一个基本框架)
经管类研究生考试初试一般分为四个科目: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政治:全国统考。

►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

一般而言学硕考英一,专硕考英二,英语一要比英语二难一些,一般同水平考试分差在10分左右。

►数学:分为数一、数二、数三。

一般经济类学硕考数三,个别院校专硕也考数三。

►专业课:专业课一般都是学校自主命题,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学院命题难度、风格都不尽相同。

有的偏数理计算,比如北大经院的431金融学综合,150分的题可能有130+的纯计算;有的总体偏论述,比如央财801,比如17之前的人大834;还有的是比较综合类的。

所以在选择之前要充分了解目标院校的题目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卷子。

2、关于目标选择
(1)建议选择前先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个人能力,发展方向等),这个如果自己把握不好的话可以多咨询学长学姐、老师,甚至可以咨询辅导机构。

(2)在开始准备考研前想好作此选择的各种可能性,也就是说,做好失败的准备。

这不是说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考,而是想好“如果失败,我能否接受?我选择调剂还是再战?”最重要的是第一个问题,做好最坏的打算之后,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才能做到轻装上阵,不至于因为心态问题耽误太多实践。

(3)目标可作调整,给自己留点空间。

二、初试
对初试的准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这里列一些我感觉还不错的学习方法和资料。

供大家参考,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专业课要看自己学校的考试范围、重点、参考书之类的,这个要在考研网上做好信息搜集的工作。

【网课】
专业课我是报了研途宝辅导班的网课,感觉还不错,在时间约束下最大化提高复习效率,可以很好的节约时间,预算约束不紧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

【复习规划】
专业课的复习我基本上就是跟着网课+自己总结补充。

基础阶段(7、8月):因为我开始复习的比较晚,大概7月份想学习的时候网课已经到强化阶段了,所以我基本上是听着强化补着基础课,跟着讲义+视频,上完课后回去自己看课本,暑期7、8月就这样看完了强化视频,补完了基础视频,然后自己看完了高鸿业宏微观两本书,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做了做课后题。

强化阶段(9月-10月):9月份跟网课看教材划重点,然后自己开始看曼昆宏观经济学,平新乔十八讲以及尼克尔森,同时做曼昆课后题。

十月份就开始做
/?fromcode=9822
昆经济学原理里面需要补充的内容。

冲刺阶段(11-12月):继续做真题,总结自己的知识体系,查漏补缺整理笔记(把笔记做厚再变薄),适当的做一些习题练手;到了12月份就总结所有可能考到的名词解释,总结经济学热点,总结简答题论述题技巧思路,还有进行一些模拟训练。

不要把考研这件事当做什么了不起的事,这只是人生的一个很小很小的挑战而已,梦想啊情怀啊起的作用真的很小,与其感动自己不如脚踏实地多复习一个知识点。

也不要太不重视,短期来看起码考上与否对你的人生会有截然不容的两条路,所以掌握好这其中的平衡点就好。

加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