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学》教学大纲(预防医学本科)前言卫生法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法。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确立,如何规范卫生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促进医务人员依法行医,保护行政相对人和广大患者的合法权益,已日益受到卫生法学教学科研人员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重视,《卫生法学》这门课程基本理论的阐述和各相关章节的讲解,就是解答上述难题的关键。
通过这门课程的修习,使理解并掌握卫生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卫生法治管理能力以及依法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法律观念。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杨平、杨培民、徐凌中主编的《卫生法学》教材编写而成的。
按照要求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授课内容分为:掌握的内容、熟悉的内容和了解的内容。
对于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要求教师讲深讲透,使学生深刻理解、记忆并融会贯通;对于需要学生熟悉的内容,要求教师详细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对于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教师可作一般介绍或鼓励学生自学,以扩大学生知识面。
学时分配:讲课36学时,学分2分。
卫生法学授课内容及学时安排授课内容(按章分)学时第一章卫生法基础理论 4第二章医疗机构管理法律规定 2第三章卫生专业人员法律规定 2第四章医疗事故处理法律规定 4第五章母婴保健法律规定 1第六章献血法律规定 1第七章传染病防治法律规定 4第八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规定 2第九章国境卫生检疫法律规定 1第十章公共场所卫生法律规定 1第十一章职业病防治法律规定 2第十二章食品卫生法律规定 3第十三章药品管理法律规定 1第十四章环境保护法律规定 1第十五章行政处罚法律规定 2第十六章行政复议法律规定第十七章行政诉讼法2 1复习 2 考试合计36第一章卫生法基础理论【目的要求】掌握卫生法的调整对象、卫生法律关系及卫生法律责任;熟悉法的本质、渊源和实施;了解我国古代卫生法的相关情况。
培养学生对卫生法学的兴趣,认识卫生法的重要性以及对自己未来工作的重要影响。
【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卫生法学的调整对象、卫生法律关系及卫生法律责任,讲解各种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详细地介绍法的概念、本质、渊源和实施;一般介绍我国古代卫生法的情况。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第二章医疗机构管理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医疗机构的设置和监督管理、执业登记与校验;熟悉医疗机构的执业规则;了解医疗机构的概念和分类。
培养学生依法管理医疗机构的观念。
【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医疗机构设置的程序和基本条件、医疗机构的执业登记管理和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详细介绍医疗机构的执业规则;一般介绍医疗机构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第三章卫生专业人员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执业医师的注册和监督管理;熟悉执业医师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一般了解医师资格考试、护士管理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第四章医疗事故处理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医疗事故的概念和构成,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熟悉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了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事故赔偿。
让学生了解医疗纠纷的现状、存在的法律问题、事故处理的难点。
【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医疗事故的概念、分析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以及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等法律规定;详细介绍医疗事故的预防、事故发生后的处置规定;一般介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事故赔偿。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第五章母婴保健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母婴保健的管理与监督;熟悉母婴保健的具体内容;一般了解母婴保健及母婴保健法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法律规定。
【教学内容】重点介绍母婴保健的行政管理与监督;详细介绍母婴保健的各项技术服务;一般介绍母婴保健和母婴保健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1学时第六章献血法律规定【目的要求】熟悉采供血的管理和临床用血的管理及法律责任;一般了解无偿献血的其他内容。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采供血机构和采供血管理,临床用血的各项规定;一般介绍无偿献血的主体、公民用血的法律规定。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1学时第七章传染病防治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法律规定,传染病报告和公布的法律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责任;熟悉艾滋病检测管理、消毒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规定。
使学生明确卫生监督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在传染病预防、疫情控制、传染病报告和公布中各自的职责。
培养依法管理传染病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疫情报告和公布中,卫生监督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医疗服务机构各自的职责,以及各种违法责任;详细讲解艾滋病检测管理、消毒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规定;一般介绍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结合实际,介绍我国传染病法治管理的现状。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第八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的要求】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熟悉突发事件的预防、法律责任;一般了解应急指挥机构、应急准备、应急通报。
使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其依法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内容】重点介绍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详细介绍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法律责任;一般介绍应急指挥部、应急准备、应急报告等规定。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第九章国境卫生检疫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国境卫生检疫的对象、国境卫生检疫机关的职责;熟悉卫生检疫传染病种类、传染病检测的内容和措施;一般了解入出境管理、检疫传染病人的管理。
【教学内容】重点国境卫生检疫的对象、国境卫生检疫机关的职责;详细介绍卫生检疫传染病种类、传染病检测的内容和措施;一般介绍入出境管理、检疫传染病人的管理。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1学时【目的要求】熟悉公共场所的范围、卫生要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一般了解卫生监督员的职责、公卫生管理的主体。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公共场所的范围、卫生要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一般介绍卫生管理的主体、卫生监督员的职责。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1学时第十一章职业病防治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职业病的概念、职业病危害申报、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的法律规定;熟悉职业病防治的方针和原则、工作场所的基本要求和建设项目的管理;一般了解劳动过程中的防护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病法制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职业病行政管理的法律规定及相关法律责任。
【教学内容】重点讲解职业病的概念、职业病危害申报的具体要求、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的法律规定;详细介绍职业病防治的方针和原则、工作场所的基本要求和建设项目的管理;一般介绍劳动过程中的各种防护管理规定、职业病的诊断、以及职业病病人的保障。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第十二章食品卫生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食品卫生管理的主要内容,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及其职责,食品监督人员及其职责;熟悉食品卫生要求,食品添加剂卫生要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的卫生管理;一般了解食品卫生管理的部门及职责。
使学生充分认识依法管理食品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食品卫生执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教学内容】重点讲解食品卫生管理的主要内容,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及其职责,食品监督人员及其职责;详细介绍食品卫生要求,食品添加剂卫生要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的卫生管理;一般介绍食品卫生管理的部门及职责。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3学时第十三章药品管理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医疗机构药剂管理规定;一般了解新药管理、特殊药品管理、进出口药品管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管理、药品广告管理等。
本章不做重点讲解。
【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医疗机构药剂管理规定;一般介绍新药管理、特殊药品管理、进出口药品管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管理、药品广告管理等。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1学时【目的要求】掌握防治污染和公害的法律规定;熟悉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一般了解环境问题和法律责任。
本章不做重点讲解。
【教学内容】重点讲解防治污染和公害的法律规定;详细介绍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一般介绍环境问题和法律责任。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1学时第十五章行政处罚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行政处罚的原则和一般程序;熟悉行政处罚管辖,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和听证程序;一般了解行政处罚的概念和执行。
使学生掌握行政处罚的具体规定,依法行政。
【教学内容】重点讲解行政处罚的原则和一般程序;详细讲解行政处罚管辖,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和听证程序;一般介绍行政处罚的概念和执行。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第十六章行政复议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行政复议的范围、案件的申请和受理;熟悉行政复议的原则和复议决定的做出;一般了解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要求学生掌握行政复议的法律规定,懂得复议的法律意义。
【教学内容】重点讲解行政复议的范围、案件的申请和受理程序;详细讲解行政复议的原则、行政复议决定的做出;一般讲解违反行政复议法所要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第十七章行政诉讼法【目的要求】掌握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熟悉行政诉讼的证据,诉讼程序;一般了解诉讼参加人和民事赔偿责任的决定。
【教学内容】重点讲解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详细讲解行政诉讼的证据有关规定,以及诉讼程序规定;一般介绍诉讼参加人和民事赔偿责任的决定。
【教学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