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期末语文考试试题

2014期末语文考试试题

2014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满分100分时量8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滂沱(pāng)伫立(chù)对峙(chì)情不自禁(jīn)B、绮丽(yī)徘徊(huí)琥珀(bî)扣人心弦(xuán)C、凝眸(máng)腼腆(diǎn)堕落(zhuì)茅塞顿开(sâ)D、颤抖(chàn)戛然而止(jiá )俊逸(jùn)蹑手蹑脚(nìe)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寡不敌众无济于事络绎不绝相题并论B、不解之缘如醉如痴留连忘返肃然起敬C、高瞻远瞩自出心裁重岩叠嶂首屈一指D、花团景簇自告奋勇怡然自得爱不拾手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BA、护士节那天,记者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采访了许多王护士的先进事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为更好地了解湛江历史文化,我校有近90%左右的同学参加了“湛江一日游”的活动。

D、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4、(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D①故宫博物馆的珍宝箱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A.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B.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美不胜收C.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D.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琳琅满目5、(9分)默写与文学常识(1)《渡远荆门外》中最富有想象力的句子:,。

(2)《春望》中运用借代和夸张的千古名句是:,。

(3)《陋室铭》中描写清幽景致的语句是:,。

(4)《饮酒》中诗人用平淡的话道出“心静,境自静”这个深刻道理的句子是:,。

(5)《西江月》中以动写静的神来之笔是:,。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互文手法写边塞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7)罗曼罗兰的作品《贝多芬传》、《》、《》被合称为《巨人三传》. (8)“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谑入骨三分”评述的是我国一部古典文学名著,这部作品是:(9)煮酒论英雄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们的名字分别是:,。

6、(6分)综合运用小刚对小丽说:“我原定于后天上午与小明到蝴蝶山公园游玩,可我因有其他事情不能如约定,请你帮我转告小明,顺便请问他,游玩时间改到后天下午三点行不行。

”当天下午,小丽遇到小明的妈妈,这时小丽转述说:“。

”第二天晚上,小明的妈妈对小明这样转述:“。

”二、阅读理解(一)现代诗歌阅读(7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思念舒婷(1978年)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7、(3分)划线处的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哪些角度,含蓄曲折地表达思念之情?8、(4分)思念是抽象的思维,是无法具体把握的情感,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现“思念”的?“思念”在作者笔下具有怎样的意蕴?(二)现代文阅读(14分)大脑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

一天,他看报上的天气预报,竟然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

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

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别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

“失读症”是失语症中的一种。

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____________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宇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

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的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

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把病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为“唤醒”的作用下,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

⑧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9、(2分)从本文主要内容来看,最恰当的标题是( )A.汉语学习十分重要B.外国人也应学汉语C,汉语可以治病D.汉语与英语的区别10、(2分)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时间顺序举例子分类别B.逻辑顺序举例子作比较C.逻辑顺序举例子分类别D.空间顺序举例子作比较11、(2分)为了使上下文连贯,填人第三段空格中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B.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

C.不管他是谁,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D.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谁。

13、(2分)结合前三段的内容,用概括的语言给“失语症”下定义。

(不得超过24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分)第六段首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这种关系”中“这种关系”具体是指什么关系?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波浪线画出。

15、(2分)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脑外伤者未必患失语症或失读症。

B.第五段最末一句中的两个“更”字,说明了学习汉语是促使儿童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充分、均衡锻炼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C.第六段末句“试验初步成功了”,说明这位心理学家这项实验仅仅是开始,今后还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D.第七段中“唤醒”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失读症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阅读能力。

16、(2分)第五段不宜删去,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阅读(共14分)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7、(3分)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 2)国人道之( ) ( 3)不若无闻也( )18、(4分)辨析下列“之”字的用法和意思( 1) 宋之丁氏家无井( 2)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3)子之听夫志(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9、(6分)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

(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0、(2分)"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 的危害。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1.等到2.说,讲3.不如 1.得到,获得2.找到3.能够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四,以讹传讹21、根据例句仿写几句化: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一个爱美的民族总是有希望的,它不会长久忍受丑陋的现实。

最可悲的是整个民族对美和丑的麻木不仁,置身于这样民族中的个别爱美的灵魂岂能不被绝望所折磨?请以“爱美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所写内容必须在“爱美是一个民族的的希望”的范围之内。

注意:(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600字1-4DCBD,5(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7、《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8聊斋志异9刘备,曹操6参考答案:(注意转述对象的变化,转述时间的变化,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阿姨,你好,小刚原定与小明后天上午到蝴蝶山公园玩,因他有事不能如约,麻烦你转告小明,并问小明能不能改到后天下午三点再到那里去玩。

小明,你原定和小明明天上午去蝴蝶山公园玩,小明托小丽转告我说,他有事不能如约,问能不能改到明天上午三点到那里。

7(1)比喻,时间的缓慢距离的遥远8诗人营造了“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来形容思念,表达思念;诗人笔下的“思念”让读者体味到了执着、焦灼、惆怅、失意等情思(意蕴)。

(一)大脑9.C10.B11.B13.大脑语言中枢病变(受损)引起的语言功能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