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知识点梳理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四大区域划分: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地理特点。
2、界线:(1)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400mm的等降水量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3)青藏地区: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⑥它是水田旱地的分界线。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1、位置范围: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划分依据:季风区北部,1月0℃等温线和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2、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判别:湿润、半湿润。
3、农业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
东北平原主要油料作物是(大豆),华北平原主要油料作物是(花生)
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
矿产资源:铁矿(鞍山、迁安);
主要能源:煤炭(大同、神府)、石油(大庆油田、胜利油田);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4、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
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运动项目:溜冰、抽冰尜、冬泳、冰爬犁
5、生态环境及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6、主要城市(共16个)
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石家庄、太原、西安、济南、郑州
兰州、银川、南京、合肥、呼和浩特、大连
南方地区:
1、位置范围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横断山以东,东临黄海、东海、南海
划分依据:季风区南部,1月0℃等温线和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2、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判别:最高气温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3、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
主要水果:甘蔗;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椰子;菠萝蜜,番石榴
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
4、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大米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通风散热,以南北朝向为主,瓦房屋面较陡
交通工具:传统:船舶;现代:船舶
运动项目:游泳、龙舟竞赛
5、生态环境及治理:红壤和水土流失。
7、主要城市
上海
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位置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宁夏,甘肃北部
划分依据:非季风区,深居内陆,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
1、地表景观
⑴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⑵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3、灌溉农业为主。
4、主要分布地区
①内蒙古河套平原②宁夏平原③河西走廊④新疆绿洲
5、地下宝藏: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
6、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
(1)食:牛羊肉和乳制品。
(2)住:用羊毛毡搭成的易于拆卸的毡房
(3)行:马、骆驼、小毛驴。
(4)体育项目:舞蹈、摔跤、马术。
青藏地区:
1、位置范围
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面积25%,人口不足1%藏族的主要居住区,青海省东部汉族人数较多。
主要河湖有:长江、黄河、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青海湖(多咸水湖,干旱,蒸发量大,冰雪补给,含盐,冰川纵横,犹如固体水库)
2、自然环境特点:高寒
3、高原农牧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主要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4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太阳能,地热,柴达木盆地矿产
5、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
(1)食:青稞面作的糌粑,焦烤或煮熟的牛羊肉。
(2)住:牧区一般居住在可以自由移动的、厚重的牦牛毡搭成的帐篷中;非牧区大多数在用石头和土坯砌成的墙体厚实的房屋中。
(3)行:牦牛
(4)体育项目:舞蹈,马术
6、保护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
考点解读
1.我国四大区域的地理分界线是怎样确定的?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大致与400mm 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
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北方地区,即东部季风区中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南方地区,即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大致与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它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气候因素。
青藏地区与其它三个地区的分界线与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它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800mm等降水量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1月0℃等温线通过,亚热
带与暖温带分界线,黄河流域与淮河流域分界线,水稻产区与小麦产区分界线,水田与旱田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一月均温<0℃>0℃
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
年降水量<800毫米>800毫米
干湿状况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河流水文
汛期短,有冰期流量小,季节变化大、
含沙量大汛期长,不结冰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含沙量小
河流补给雨水、积雪融水、雨水
耕地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
耕作制度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两到三熟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经济作物棉花棉花、蚕桑
森林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果木苹果、梨、板栗、核桃茶树
土壤棕壤红壤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有哪些,为什么?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
旱地,种小麦,一
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水田,种水稻,
一年二至三熟
北方降水少,热量较少;
南方降水充沛,热量充足。
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为主,马
车等
水运,船
北方平原广阔,河流少,
南方河流多,不结冰,水
运发达。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
厚屋顶坡度较大,
墙体高
北方冬季寒冷,降水少,
民居注重防寒保暖;南方
夏季炎热,降水多,便于
通风散热,屋顶陡利于排
水。
生活习惯、
爱好以面食为主,爱好
溜冰,骑马等运动。
以大米为主,爱
好游泳、划龙舟。
北方盛产小麦,冬季气候
寒冷,河流结冰,有利于
溜冰,平原辽阔有利于骑
马;南方盛产水稻,河流
多,水量大,利于游泳、
划船等水上运动。
4.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有哪些?
地理区域地形降水最冷月均温河流流量典型植被类型北方地区
高原、平原、山
地
较少低于0℃小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
高原、平原、盆
地、丘陵较多高于0℃大
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
5.简述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这是由西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所决定的。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稀少。
特别是西部地形以盆地为主,山脉的阻挡使得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加剧了干旱的程度,于是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
6.你知道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差异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吗?
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西北地区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青藏地区
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
戈壁
雪峰连绵、冰川广布、大河源地
由东向西植被变化:草原—荒漠草原—
荒漠
藏北高原波状起状,高原东部山高谷深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湖泊星罗棋布
农田、村镇、城市的分布多呈带状或点状农田、村镇、城市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灌溉农业(河西走廊、河套地区、宁夏
平原)
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温带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高寒牧场
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牦牛、藏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