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说明范本

设计说明范本

目录说明书一.项目背景二.设计依据三、规划指导思想四、规划布局五、市政设施规划(一)给水规划(二)排水规划(三)电力、电讯规划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图纸一.总平面图二、结构分析图三、竖向设计图四、道路交通设计图五、绿化系统及景观分析图六、给排水工程规划图七、电力电信工程规划图、八、燃气工程规划图九、主要建筑平立面图十、鸟瞰图居住小区规划说明书一.项目背景:该场地位于南方某城市经济开发区,由3条城市道路与一条用地界线围合,其中位于北部的建设路和位于南部的南曦路红线宽度均为35 m,位于西部的和平西路红线宽度为25m,场地内部有一条红线宽度为20m的和平东路将场地分为两块用地,场地总规划用地面积约为21公顷.场地内部地势平坦,内部无河流,山脊分隔,植被较少,地质条件良好二.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民用建筑通则》(JGJ37-89)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5.《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45-95)2001年版6..其他相关国家、部、省市现行规范规程年版三、规划指导思想1、力求将小区规划成为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导向性,具有良好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地方特色的居住环境。

2、充分利用小区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小区环境既相对完整,又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舒适、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

3、坚持小区建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创造良好居住环境的前提下,努力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4、努力创造新颖和灵活可变的住宅类型和多样化的住宅组团,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形成丰富多样的居住环境,并为住户参与创造有利的条件。

5、强化现代意识,开辟足够的交通空间,满足动、静、态交通要求。

6、按照试点小区的要求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扩大小区建设的技含量,使住宅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总之,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环境条件,坚持以人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努力把小区建设成为舒适、方便、安全、卫生和优美宜人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四、规划布局1、规划结构规划采用小区--组团--住宅组群三级结构。

小区级公共活动中心,小区级公共绿地、两处托幼均位于小区中心部位。

小学位于中部,小区由五个组团组成,每个组团由几个住宅组群组成,各组团间通过小区主次道路相联系,住宅组群间通过组团道路联系。

2、道路系统根据人流方向及外围城市道路情况,规划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小区主要道路沿等高线布置,形成通而不畅的道路结构。

小区对外设有多个出入口,为方便各个组团出入,小区地形为距形,故在地块每一边上都设立了车流与人流入口,实行人流与车流分离的组织形式。

组团之间除了靠组团路来衔接各个组团外,还设置了一个景观轴线,来起到辅助组团之间衔接的作用,这样就更加拉近了各个组团之间的距离,也为居民出行带来了更大的方便!小区道路分为三级:(1)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12米,建筑红线不少于16米。

(2)组团级:路面宽6米(3)宅前小路,路面宽3米。

3、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项目及规模根据小区共建服务对象和服务半径的不同要求,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呈线性布置.小区内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主要沿和平东路两侧布置,有些还布置在城市干道上,这样不紧有利于居民上下班购物,还有利于相邻小区居民的购物,也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小区配套的社会性福利设施,结合小区中心绿地设置,布设在小区内部,这样既有较好的小区环境质量,又有好的外部空间环境。

小区的教育设施和会所主要布置在小区中心,更加方便该区居民,同时也能大大减小上下班和学生上下课时带来的交通阻塞等问题!4、住宅单体设计与群体组合为满足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住宅设计采用二种类型,建筑面积分两个档次,分别为80─100M2/ 户和100M2/户─120M2/户。

住宅单体设计在内部功能、空间利用、外部造型、经济节能方面都力求有所创新,并考虑远期发展改造的可能性,方案均采用大起居厅,并兼有小餐厅。

卫生间考虑三套组合式,即浴缸、面盆及一个蹲式或座式便器,住宅层高采用3米,日照间路为1.5H,住宅横向间距不小于15米,建筑层次以9层为主,少量5层、21层。

小区住宅内部功能,动、静分区,管道集中。

在设计中充分利用新科技成果,运用推广的新技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运用新建材,用生态住宅原理,设计改造新型的适用的住宅,合理利用风能、太阳能,减少污染,美化环境。

住宅群体组合充分利用多层条式住宅通风好,朝向好,施工方便等特点,庭院组合主要采用L型和O型院落式,一般每院落40-50户,设一个主要出入口,并设置标志,这种围合式院落空间,给居民以领域感和归属感。

小区设一个居委会,内设收发信报、传呼电话、取奶站等综合服务设施,在组团中心设置组团绿地。

5、绿地系统及景观设计①小区绿地共分四种,即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庭院绿地,沿道路绿化带。

小区级绿地设在小区的东部,结合现状水塘和洼地进行改造,利用水塘自然水面,周边铺以不同颜色的铺地,两侧设置精美的花坛、座椅,配合种植花草树木,另开辟一处中心绿地,并按不同服务对象划分不同活动场地,设置老年儿童等活动设施。

组团绿地集中设置在组团内部,以花架、坐椅、硬地、小品、儿童活动设施等设施,安排老年人休息的场所和儿童活动设施,是组团内居民交往,游憩的主要场所,属半公共空间。

宅前院落绿地主要以草皮、乔木、石桌、石凳、花架、沙坑、常绿灌木为主,为院落邻里交往创造一个好的室外活动空间。

沿路绿化带以乔木为主,种植观赏树木,住宅山墙建议用藤蔓植物半装饰。

②景观设计小区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地形特点和道路走向,将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相结合、小区景观与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相结合,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居住小区景观。

结合曲折变化的小区道路,形成丰富、有致的道路对景点;沿路通过住宅单元的错列围合,形成路移景变的沿街景观效果。

在各个组团中心绿地景观之间,铺设了绿化景观带,同时也可供居民步行休闲,不仅增加了小区绿化效果,更加拉近了各个组团居民间的交流,沟通,给居民的出行带了了巨大的方便.建筑风格主要采用平屋顶的手法、在细部处理上借鉴和吸引其他地区建筑的风格,形成典雅、别致、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建筑色彩以白色为基调。

沿城市道路的建筑,充分考虑城市街道景观要求。

沿街建筑要求丰富、连续、形成高低错落、进退有效的街道景观界面。

小区公建力求建筑形式丰富、活泼,采用较为浓重的色彩,与居住建筑典雅的色彩形成对比,使整个小区建筑色彩具有浓郁的现代化气息。

环境小品小区环境小品面广量大,规划从环境小品融功能性、装饰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设计要求出发,对小区中心绿地及各组团绿地的建筑小品,从指示标牌、柱廊、雕塑、灯柱、围墙、花台、地面铺砌、座椅、儿童游戏等提出规划要求。

各组团地中的小品、雕塑、既表现出组团的特征,又美化了居住环境;围墙、灯具、坐椅等每个组团各具特色,增强组团识别性。

小区步行道采用有别其它硬地的铺砌方式,从色彩和质感上来限制空间,以达到丰富的景观效果。

五、市政设施规划(一)给水规划小区以居住为主,辅以部分公共建筑,在给水规划中,主要考虑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小区公建用水量。

1、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采用200升/人×日,给水普及率为100%,时变化系数K时=1.7。

规划人口10000人①居民生活用水量Q1Q1=3400立方米/日②公建用水量Q2,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20%考虑。

Q2=680立方米/日②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浇洒广场、道路用水标准:1.5升/平方米;浇洒绿地用水量标准:1.7升/平方米浇洒广场、道路用水量:Q3=270立方米/日④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Q4按总用水量的20%计算;Q4=870立方米/日;小区总用水量:Q=5220立方米/日2、消防小区消防采用消防与生活用水管道混合供水方式,室外消防为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一次,每次按10升/秒流量计。

小区应设消防栓10处,消火栓采用地下式。

布置间距不大于120米,在主要交*路口,必须设置消防栓。

利用低压消防,消防压力满足60米充实水柱。

3、管网布置根据小区内道路走向,采用环状管网与树枝管网相结合的形式,利用树枝管网向周围辐射,直接送入用户,以保证小区内居民用水安全可靠。

(二)排水规划排水体制选择雨、污合流制。

1、污水①污水量小区内总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5%计算,得污水量为4437 立方米/日。

②管网布置小区东部的和平东路上,已形成城市排污干管,小区内污水可接入和平东路排污干管内,进入污水处理厂内。

2、雨水小区内雨水排放充分利用小区内地形特点,采用明渠、明沟排水,利用现状的明沟、明渠收集雨水、排入明渠中。

(三)电力、电讯规划1、供电规划小区设10KV变电所一处,电源引自10KV输电线路,变电所变压器总容量为1430KVA,选用一台变压器,为800KVA。

高压供电线路采用架空引入,低压供电线路采用地下电缆.2、电讯规划电话普及率按20%计算,预测小区电话为2000门。

电讯管线从和平东路引,全部采用地下电缆,敷设方式为混凝土地下管网,管网规格分别为6孔、4孔和2孔。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小区用地面积为21公顷,总建筑面积236567平方米,容积率为1.13,建筑密度14.68%用地名称用地面积(平方米)占总用地百分比(%)居住用地28724 13.7商业用地1094 0.52绿地44100 21学校用地1014 0.48道路及其他设施用地135030 64.3总计210000 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