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教版四下第四课《春日偶成》公开课课件
苏教版四下第四课《春日偶成》公开课课件
• “谓”的意思是:以为 。“时人” 过路的人 的意思是: 。这首诗表达 欣赏春景时高兴愉悦的心情 了诗人 。 • * 形容春意很浓的成 春深似海 (春意盎然) 语: 。
作业
• 改写《春日偶成》——将诗中所描绘的画 面用你的语言描述出来。 • 赛诗会——搜集描写春天的故事,情景朗 诵。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 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 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 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 为一体。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 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 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 闲适恬静的意境。风格平易自然,语 言浅近通俗。
村居
春日偶成
草长莺飞二月天,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
春暖花开 春光明媚 风和日丽 草长莺飞 鸟语花香
春意盎然 姹紫嫣红 莺歌燕舞 绿草如茵 春色满园
春日偶成
程颢
偶成:偶然写成。
1、近:接近 2、傍:靠近。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
3、川:河流
4、时人:当时过 路的人。 5、余:我 6、将谓:要说, 还以为
春日偶成
—— 程 颢(hào)
巧填诗句
(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 )似剪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水暖鸭先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 )。 ( )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简介
程颢(hào),北宋著名儒家学者,诗人, 理学家、教育家。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 阳人。与其弟程颐(yí )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 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 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他们的 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 学派”。他的诗大多申述理学宗旨和描写山 水闲居生活。
写景
情景交融
抒情
春日偶成
[译文] 将近中午的时候,天上飘 着淡淡的云,风轻轻地吹 着, 我在花丛柳林间穿过,又 走过了前面的小河。 人们不知道我的心情多么 快乐, 还以为我学少年的样子, 偷偷跑出来玩耍呢!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
思考: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诗 人怎样的心情? 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 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描 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 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一二句写景
• 云淡风轻近午天, • 傍花随柳过前川。
具体写了哪些春景?
云淡、风轻、花红、柳绿、近 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
三四句抒情:
• 时人不识余心乐, • 将谓偷闲学少年 。
身处宜人的春色• •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
将 时傍 云 谓 人花 淡 偷 不随 风 闲 识柳 轻 学 余过 近 少 心前 午 年 乐川 天
春 日 偶 成
春日偶成
宋 程颢
云 淡/ 风 轻// 近 午 天,
傍 花/ 随 柳// 过 前 川。 时 人/ 不 识// 余 心 乐,
将 谓/ 偷 闲// 学 少 年。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傍花随柳过前川。 儿童散学归来早, 时人不识余心乐,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将谓偷闲学少年 。
***
• 诗句中,“映”的意思是 掩映 , “郭”的意思是 。 依山而建的城墙 《春日偶成》的作者是 程颢 , • 他是 宋 代诗人,题目的意思 是: 春天偶然写成的诗。其中写景 的是 云淡风轻近午天 , 傍花随柳过前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