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男女不平等问题

男女不平等问题


Page 24
妇女参政是女性获得自由的途径
LOGO
如果所有的政治决策者都是男性,他们是否能够制订出公正的性别政 策呢?原则上或许是可以的,但现实并非如此 果尔达· 梅厄(Golda Meir) 讲述了她在任以色列首相之前作为内阁 成员之一遇到的:一次内阁想要解决一个妇女在夜晚遭受侵袭的事件, 其中一个部长提议施行宵禁令,禁止妇女天黑后出门。果尔达· 梅厄 说:“是男性对妇女的侵袭,如果要施行宵禁令,应该让男人而不是 女人呆在家里。若果尔达不是女性,恐怕很难 有人替女性说话。这也说明一个性别能够代表另一个性别的程度是有 限的。由于决策的性别差异,西方女性主义政治理论论证了表面上性 别中立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潜在的性别不平等;表面上看起来性别中立 的政治语言实际上只代表了男性的利益,女性不仅没有获得平等而且 变得不可见
LOGO
男女不平等问题
小组成员:周丽莉,黄芷筠,区宇明,潘维
不同方面的表现
LOGO
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平等
从业不平等
社会地位不平等
Page 2
???
LOGO
2012年人民大学首次在提前批次小语种录取时,区别男女划分数线。 文科的男生分数线601分,女生分数线614分 外招办网站上最新公布的“2012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全国高考录取分数” 表格中看到,在该校已公布的近20个省市(自治区)的分数线中,有12 个外省市(自治区)的提前批录取分数线出现“男女有别”的情况。 12 个省市中,大部分地区男女生分数线都存在一定差距,个别地区甚至 达到了五六十分。其中,辽宁省理科男生最低录取分比女生的最低录 取分,低了57分;天津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男生比女生低58学2012年提前批次小语种专业,首次区别男女划分线,男 生分数线为603分,比女生分数线低了13分,而在广东,中国政法大 学理科女生投档线632分,比男生588分的投档线高出44分,北京外 国语大学(招生办)文科女生高出男生14分,理科高出15分。
Page 22
妇女参政是女性获得自由的途径
LOGO
亚里士多德与许多古典政治思想家都认为,积极参与政治权力,才是 自由和优良生活的表现。女性若长期处于不平等地位,她们根本无法 有效地行使理论上承诺给予她们的自由。 莉萨· 施瓦茨曼(LisaSchwartzman)指出,在不改变权利结构的情况 下,“形式上的言论自由权、隐私权和自由平等,并不能实际上给女 性公正与平等,或者说,不能为那些受压迫的 阶层提供公正与平等 的待遇
Page 18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表现
LOGO
1.未婚女性土地权益受侵害表现:她们根据年龄不同,只能获得男性土 地权益的50%~70% 2.出嫁女性土地权益受侵害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的出嫁妇女 在出嫁时就被限制或剥夺了在原居住地的土地承包权利,到了夫家之 后,又由于土地承包或延包工作已经完毕或由于其他原因,得不到土地 承包经营权或与土地相关的其他权益 3.离婚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表现: 在承包期内,妇女离婚回娘家的, 其在婆家取得的承包地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前夫继续承包,一小部分 情况是由发包方收回的。而出嫁后原承包地被收回的,离婚后难以再 次获得承包地 4.丧偶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表现: 在实践中,丧偶的妇女中,大多数 的情况能够继续承包其丈夫的承包地,但一部分丧偶妇女的丈夫的承 包地被收回。 5.再婚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表现: 妇女再婚的情况下,离婚妇女若在 本村再婚,其土地往往受到夫家的侵害;若是离开本村再嫁到别村, 其在本村的土地往往会丧失,而且在其加入别村得到土地的可能性很 低,即使得到的也拖延了几年
LOGO
一旦她们进入社会就必然要面对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冲突 和抉择
一方面她们作为社会成员中的劳动者,接受与男性统一的雇佣者的工作 考核,面对和男性统一的衡量事业成功的标准; 而另一方面她们又要在家庭中肩负生育、照顾子女和料理家务的责任 女性在较长的时间内须承担着男性所没有的、繁重的家庭和工作责任, 但社会却只会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她们的劳动价值和工作业绩。 正是这种分工的差异性和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在不断强化着女性在家庭 中的作用和职责的同时,进一步弱化了女性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价值。 这种角色文化冲突臵女大学生于择业和就业中的不利和被动地位
“成年男子每人400平方米;未成年男子每人250平方米;成年女子每人 250平方米;未成年女子每人150平方米;回迁女子每人80平方米
1.村民:男女严重不平等,不同意拆迁 2.村民组长:女子出嫁会带走更多分配面积
村里的男子,将来无论是否结婚,基本都会留在村民组生活。而女子一旦出嫁,带 走的就是分配新房的面积。“给女子分的面积少点,就能为村里的常住人口留得多一 些。” 3. 律师:新居分配方案侵害女性权益 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马涛律师认为,根据我国《宪法》规定,男女是平等的。秦庄村 付庄村民组的新居分配方案,侵害了女性的合法权益。而且,在郑州城中村中也有女婿 上门一说,女方并)。
Page 25
世界上当女人最好和最坏的地方:
LOGO
1、当女人的最好地方:冰岛 综合政治、教育、就业和健康等指标,冰岛是最能体现男女平等的地方。最 坏的地方是也门,最危险的地方是阿富汗。 2、当政客的最好地方:卢旺达 卢旺达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议会由女性占大多数席位的国家。在80个席位中有 45人是女性。最坏的地方是沙特阿拉伯、也门、卡塔尔、阿曼和伯利兹,这 些国家的议会里没有女性。 3、当妈妈的最好地方:挪威 挪威是世界上当妈妈的最好地方,孕产妇死亡率很低,只有1/7600左右,而 且几乎每一个准妈妈都有经验丰富的人帮助。最坏的地方是阿富汗,女性在 分娩时的死亡率至少是被炸弹和子弹打死几率的200倍。 4、读书和写作的最好地方:莱索托 莱索托女性的识字比例超过男性,95%的女性拥有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而当 地男性的这个比例为83%。最坏的地方是埃塞俄比亚,只有18%的女性会读 写,当地男性的这个比例为42%。
Page 4
原因分析
LOGO
如果考虑到男女比例失衡问题,这些 理工科院校为什么不向女生倾斜,让 女生的分数线降低,让男女更协调
高校招生是竞争性体制,但这是人与 人的竞争,不是男与女的竞争 2006年,教育部在其公布的《普通 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 “未经教育部批准,高等学校不得擅 自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
Page 10
观念分析
在对男女的角色期望上,社会希望男性刚强自 立,取得较大的成就,而希望女性温顺体贴,做好坚 强的后盾。两性渐渐接受了社会性别观念,并形成 固定的社会性别角色
“男强女弱”的社会性别观念桎梏,将女 大学生塑造成弱者形象
LOGO
就业性别歧视最根本的问题
这种观念早已成为社会群体心理[
Page 12
性别角色教育
LOGO
儿童是通过游戏来认识世界和社会的,男童在游戏中意识到“坚强、 竞争、勇敢、聪明”是自己应有的品性,而女童也认识到“灵巧、温 柔、忍耐”是其应有的特性质。 儿童在成长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思维、情感和期望,以求符合其 所观察到的、被认可的性别范式,此过程不断复制并逐渐内化为两性 的自觉行动,成为文化并长期积淀在人们的意识深处。 这种由家庭到社会再到学校的性别文化熏陶和性别角色教育,还进一 步影响到其大学的专业选择以及之后的就业选择。 从影响专业的选择来看,女生因“文静”、“力量小”而适合选择写、 说、画之类的人文、社科专业,而男生因“勇敢”、“力气大”、 “善思考”而选择技能型、思索型、创新性和难度大的理、工科专业; 从影响就业的选择来看,女生因需要照料家庭而选择安稳的工作,而 男生因专业理想而选择挑战性的工作。长此以往,便自然形成了硬性 的两性区分,工作中的男强女弱、男主女辅、男智慧女单纯的模式, 深度影响了女大学生的职业定位和对未来发展的评估,并最终影响了 她们的就业状况。
“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观念限制, 将女性定位于辅助地位
在于将两性的生理差异 无限扩大到社会就业领 域,将生理性别差异等 同于社会性别差异,进 而得出女性不如男性、 女性应接受男性支配的 结论
社会和家庭角色冲突,致女大学生就业面 临两难抉择
一旦她们进入社会就必然要面对社会角 色和家庭角色的冲突和抉择
Page 3
从业不平等表现
LOGO
在同等就业竞争力水平下,女生获得的面试机会、薪酬水平、发展机 会和就业质量等均不如男生 在智力型转变的职业中, 女性就业比例仅为男性的50%,特别是在领导 岗位上的女性仅占总数的11.8%,男女比例将近9:1 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是一种全球的现象。从世界范围看, 职业妇女 比男性工资平均低约三分之一。在我国某些地区, 虽然男女之间的收 人差距有缩小之势, 但就全国水平而言, 男女同工不同酬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 抽样调查统计, 近10 年间, 在业女性的经济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但 与男性收入的差距却明显拉大。 据北京婚姻家庭抽样调查所供的数据, 在职位升迁方面女性与男性比 是1:5
人力资本存量
LOGO
女性在就业市场上所遭受的差别待遇,主要缘于女性的人力资本、工 作经历和比较优势等不如男性,因为男性的比较优势在市场生产,而 女性的比较优势在家务劳动或非市场工作,雇主的用人大多符合“经 济人”的理性行为
Page 9
劳动力市场因素
LOGO
因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雇主在决定雇佣决策时往往不是取决于对 方的边际生产力,而是取决于其个人的歧视性偏好。 有的雇主是根据女性总体劳动能力特征(如职业生涯短、教育水平低、 经验积累少)不如男性来做出判断和选择的 还有一些雇主认为女性的流动性和劳动供给弹性更小,更适合于从事 工资较低的工作。雇主的行为构成了事实上的职业歧视和工资歧视
Page 20
透过现象看真相
LOGO
《劳动法》第12 条、《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1 、22条都明文规定妇 女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就业权利, 各单位录用职工时, 除不适合妇女的工 种或者岗位外, 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或提高录用的标准” 。 硬性规定的软弱后果:宪法只是原则性地规定了男女平等问题,而社会 对违宪行为的追究的没有相应规定 “乡土中国”,习俗和村规民约与法律相抵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