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 分子生物学378个名词解释(最全)

考研 分子生物学378个名词解释(最全)

名词术语解释1、mRNA丰度(Abundance of an mRNA):是指每个细胞平均拥有的某一种特定mRNA的分子数。

根据丰度的差异可将mRNA分为两种不同的等级:其一是富裕型的,每个细胞拥有的平均拷贝数为1000~l0000,属于此型的mRNA约有100种;其二是稀少型的,每个细胞拥有的平均拷贝数仅有l~10个上下,属于这一类型的mRNA达10000多种。

2、富裕型的mRNAs(Abundant mRNAs):见《mRNA丰度》。

3、抗体酶(Abzymes):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生产的兼具抗体及酶催活性的工程蛋白质。

也就是说,其行为如同蛋白酶一样,能够催化化学反应的一类新型的抗体。

4、受体拼接位点(Aeceptor splicing site):间隔子的右端和与其相连的表达子的左端之间的接合点。

5、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由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疾病,它最早于1980年在美国洛杉矶发现。

HIV病毒通过血液和精液在人群中传播,感染了这种病毒之后,会使人体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和淋巴结病(lymphadenopathy),并增加对机会病原体(opportunistic pathogen)的敏感性。

这种综合征是由于HIV病毒的感染以及CD4类T细胞功能破坏所致。

T细胞表面CD抗原CD4是HIV病毒的受体。

HIV病毒的感染使T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大的合胞体(syncytia)并最终裂解。

AIDS是致命的,目前尚无法有效治疗也无有效疫苗可用。

6、激活物(Activator):能够通过与结合在启动子上的RNA聚合酶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促使RNA聚合酶启动操纵子进行转录反应的一种正调节蛋白质。

7、激活位点(Activator site):位于启动子上游能同激活蛋白质结合的DNA序列区。

8、接头(Adaptor):即DNA接头,是一类人工合成的非自我互补的单链寡核苷酸短片段,当其同衔接物(linker)自行退火时,就会形成具有一个平末端和一个粘性末端的双链的接头/衔接物结构。

因此,同平端DNA分子连接之后,无需用核酸内切限制酶切割,就会提供符合预先设计要求的粘性末端。

9、腺病毒(Adenovirus ):一种具双链DNA的动物病毒,大小约为36kb。

此种病毒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占有突出的位置,许多重要的分子生物学事件,诸如RNA剪辑、DNA复制及转录等,都是在腺病毒研究中发现的。

现在腺病毒已被改造用作分离哺乳动物基因的克隆载体。

10、亲和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y):一种根据配体与特异蛋白质结合作用原理建立的层析技术,该法主要应用于分离与纯化特异的蛋白质。

11、琼脂糖(Agarose):是从红色海藻的琼脂中提取的一种线性多糖聚合物,可用于配制核酸电泳凝胶。

当琼脂糖溶液加点热至沸后冷却凝固,便会形成一种基质,其密度是由琼脂糖浓度决定的。

可以被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的DNA片段的大小范围为0.2~50kb。

经过化学上修饰的低熔点琼脂糖在结构上比较脆弱,因此,在较低的温度下便会熔化,可用于DNA片段的制备电泳。

12、根瘤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根瘤土壤杆菌是属于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的一种格兰氏阴性细菌,它在上壤中的数量十分丰富。

根瘤土壤杆菌的致瘤性菌株(Tumorigenic strains)携带有一种Ti质粒,在感染过程中该质粒的一部分转移到寄主植株的染色体基因组,致使许多种双子叶植物产生冠瘿瘤。

13、变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是指由一种特殊的调节酶引发的催化反应。

在这种反应过程中,一种小分子量的效应物分子同调节酶分子上的一个位点结合之后,便会影响到该酶分子另一位点的活性。

此种结合作用是可逆的,会导致调节酶发生构象变化,从而影响到它与第三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因而这种酶分子特称为变构蛋白质。

14、可变剪辑(alternative splicing):系指某些基因的转录本分子,在不同类型的或是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当中,能够发生不同形式的剪辑作用,结果形成具有不同序列结构特征的、编码不同蛋白质的mRNA分子。

可变剪辑又叫差异剪辑(differential splicing)。

15、Alu序列(Alu sequence):一种长度为300bp的DNA序列,因其含有一个AluI限制位点而得名。

它是人类基因组的重要的重复序列,约有100万份拷贝,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基因组的各个部位,占人体细胞总DNA的3%~6%之间。

Alu序列的5’-末端及3’-末端都同一种富裕的tRNA,即7SLRNA,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Alu序列的结构具有一种加工的假基因的特征,这表明它很可能是以一种RNA为中介经过反转录过程重复而成的。

16、琥珀突变(Amber mutation):由于某一密码子改变成为链终止信号密码子UAG,结果导致多肽链在成熟前便终止合成的一种突变。

17、氨酰-tRNA(Aminoacyl-tRNA):携带着一个氨基酸的tRNA分子叫做氨酰-tRNA。

它是通过氨基酸的NH2基团和tRNA末端碱基的3’-或2’-0H基团之间的共价连接形成的。

18、氨酰-tRNA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s):负责催化氨基酸NH2基团同tRNA分子的3’-0H或2’-OH基团共价连接的一种核酸酶。

19、DNA扩增(DNA amplification):见《基因扩增》。

20、抗体(Antibody):即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是一类由脊椎动物免疫系统产生的多功能糖蛋白(glycoproteins),通常存在于血清中。

它可以特异性地识别抗原中的抗原决定簇并与其结合。

因此,根据这种特异性反应便可鉴定其存在与否。

21、抗体工程(Antibody engineering):应用DNA重组技术或突变的方法改变某种抗体的编码序列,产生出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蛋白质分子,这种基因工程特称为抗体工程。

由单碱基变换引起的蛋白质分子中单一氨基酸的取代反应,而使蛋白质的功能活性,例如抗原特异性、亲和性以及引发效应物功能的相互作用位点等发生变化,这样便得到了最简单的工程抗体。

动物抗体的人源化(humanizing)是最复杂的工程抗体。

在这种人源化抗体(humanized antibody)中,是通过所有互补决定区的更换,使动物抗体的特异性被“转变”成为一种人免疫球蛋白。

22、反密码子(Anticodon):转移RNA(tRNA)分子中的核苷酸三联体,在转译过程中通过互补碱基的配对,同信使RNA(mRNA)中的密码子结合起来。

反密码子的突变可使密码子-反密码子的配对关系发生变化,但并不影响tRNA分子对氨基酸识别的特异性。

23、抗原(Antigen):任何可以被抗体或T细胞受体特异性识别的物质,统称为抗原分子,简称抗原。

24、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又叫做表位(epitope),特指抗原分子上能够与抗体结合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并决定抗原特异性的部位。

所谓抗原的价数实质上就是抗原决定簇的数目。

25、反向平行(Antiparallel ):彼此平行但方向相反的双链分子结构,例如DNA分子中的双链就是反向平行的。

26、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ce oligonucleotide ):这是一类长度为12~25个核苷酸的人工合成的单链核酸分子,它可以按照Watson-Crick碱基配对原则同mRNA分子上一些有意义的互补区结合,从而阻断蛋白质的合成。

27、反义RNA(Antisense RNA):同某种天然mRNA反向互补的RNA分子称为反义RNA,它是由双链DNA中的无意义链转录产生的,可以用来阻止被其转化的细胞中存在的与之互补mRNA的转译活性。

现在编码反义RNA的基因已在基因工程中得到应用,此项技术特称为反义技术学(antisense technology)。

28、反义链(Antisense strand):双链DNA分子中被转录成RNA转录本的链叫做模板链(templatestrand),又叫做反义链,简称(-)链。

见《DNA有义链与反义链》。

29、反义技术学(Antisense technology ):这是指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编码反义RNA基因的一种生物技术学。

见《反义RNA》。

30、抗终止因子(Antitermination factor):见《抗终止蛋白质》。

31、抗终止蛋白质(Antitermination proteins):一种能够促使RNA聚合酶通过一定的终止位点继续进行转录的蛋白质,叫做抗终止蛋白质,有时也叫做抗终止因子。

32、att位点(att sltes):见《附着位点》。

33、附着位点(Attachment site ,att):系指位于噬菌体和细菌染色体上的一种特定的位点。

通过这些位点间的重组作用,噬菌体DNA可以整合到染色体DNA上成为原噬菌体,或是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整合的原噬菌体从这个位点重新删除下来。

34、弱化作用(Attenuation ):亦叫衰减作用,是指与某些细菌操纵子表达控制有关的一种转录终止调节事件,其结果是导致操纵子提前终止转录。

35、弱化子(Attenuator):位于mRNA分子前导序列中的一段控制蛋白质合成速率的调节区,亦即发生弱化作用的转录终止信号序列,特称为弱化子。

36、亲和素(Avidin):一种同生物素(biotin)具有高度亲和能力的蛋白质,又称为抗生物素蛋白。

它在亲和素-生物素检测系统中用作生物素酰化探针(biotinylated probes)。

37、细菌人工染色体(Biodegradable plastics):指一类以F质粒为基础构建的基因克隆载体,用来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分子量较大的外源DNA片段。

38、杆状病毒(Baculovirus):感染昆虫细胞的一类特殊类型的病毒,可在感染的昆虫细胞中产生大量的包涵体。

此类病毒已被用作在昆虫细胞中表达重组蛋白质的克隆载体。

39、生物降解塑料(Biodegradable plastics):简称生物塑料(bioplastics),是指利用微生物聚酯为原料生产的一类可被环境微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

40、生物弹击法(Biolistics) :应用特殊装置将包裹着DNA的微弹,在高压轰击下将外源DNA导入细胞的方法。

41、生物防范(Biological containment):用于阻止重组DNA分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体内进行复制的预防标准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