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讨
摘要: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注意、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的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215-01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它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注意、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的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因此,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就显得异常重要。
学生计算能力将直接影响其后续数学的学习,甚至还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发展。
那么,如何加在教学中做好计算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是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之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者不如乐之者”,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需要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
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
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
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有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到商店里观察“商品标价”,也可观察“菜篮子价格”等生活实际来加深认识。
在学习“统计表”后,可调查统计本校和社会上有意义的事物,如各班级为“希望工程”捐书数量,经过数据整理,制成能说明问题、有实际价值的统计表。
这样,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不但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而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心理品质。
二、加强训练是途径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
训练时要注意:
1、突出重点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
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
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好基础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练。
凑整的训练一定要加强,如:74+26=100,63+37=100,252+ 748=1000,25×4=100,125×8=1000等,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
这些要求到了中、高年级也不应忽略。
同时要加强乘、加的口算训练,如两位数乘三位数176×47,当用7去乘被乘数的十位时,还要加上6×7进上来的”4”,所以”7×7+4”这类的口算必须在教学之前加以训练。
3、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算。
简算的基础是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因此,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很重要的。
在小学四则运算中,几种常用的简算方法学生必须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要求。
三、巩固练习是保证
巩固练习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教学的理性回归需要巩固练习,而且需要考虑学生个体的不同形式的练习。
练习的设计既要顾及知识的积累,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尝试算法的运用。
通过练习、比较,发现错误,教师及时指导,矫正补缺,从而提高小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计算教学的练习包括巩固练习和综合练习。
这
些练习的安排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学生独立算、同桌对口令、开小火车、抢答、学生自己编题、每天一练等不同的形式,通过练习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良好计算习惯是根本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无误的可靠保证。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
如,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又如,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
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
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总之,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除了以上几方面外,教师还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从班级和学生情况出发,不断研究和改进,总结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明确问题,分析原因,找出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