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北针王”郑魁山典型医案选(四)

“西北针王”郑魁山典型医案选(四)

“西北针王”郑魁山典型医案选(四)
编辑:Leon
导读: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业已证明:医案,是一代又一代中医在读书、临证、传承的实践中,不断继承、不断发展,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结晶,名老中医医案是指导后继者的临证范本。

郑魁山典型医案是经由方晓丽教授加注了按语,分享与大家,以利郑老先生临证经验的传承。

胸痹/胸阳不振痰浊阻滞型(郑魁山主治)冠心病心前区阵发性压榨样疼痛,通连肩臂属胸阳不振,痰浊阻滞之胸痹者,以内关为主穴,施以温通针刺手法,确有良效。

李某,女,54岁,2000年4月10日初诊,患者心前区阵发性压榨样疼痛有5年之久,痛时向左肩及左上肢放射,有时疼连小指。

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

发时常服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及复方丹参滴丸等中西药物。

近日频繁发作,服上述药物效果欠佳,遂请郑老诊治。

初诊:患者体型肥胖,嗜食肥甘,怯寒肢冷,胸部憋闷疼痛,并连及左肩臂,面色口唇紫暗,舌体胖有齿痕及瘀斑,苔白腻润滑,脉沉细涩。

此乃胸阳不振,痰浊阻滞,瘀血痹阻心脉。

治以温振心阳,通脉祛瘀,化痰泄浊。

取内关为主穴,配以心俞、膻中、肾俞、丰隆。

施以温通针刺手法,针刺内关时左手拇指按在内关穴下方,右手持1寸
毫针刺入穴位0.5—0.8寸施以温通针法,使针感传向心胸部,针后立竿见影,胸痹疼痛立刻缓解。

留针30分钟,并嘱其
节饮食,调情志。

复诊:4月12日,胸痹疼痛次数明显减少且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取穴、治法同前。

之后,隔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半月,血压基本恢复正常,又巩固治疗半年。

一年后随访,胸痹疼痛未见复发,其血脂也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

按:冠心病是全球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

本案例郑老据其体型肥胖,嗜食肥甘,怯寒肢冷,胸部憋闷疼痛,并连及左肩臂,面色口唇紫暗,舌体胖有齿痕及瘀斑,苔白腻润滑,脉沉细涩,辨证为胸阳不振,痰浊阻滞,瘀血痹阻心脉。

郑老在临床上经数十年总结的“温通针法”以“温化瘀浊,通经调气”为要旨,选穴内关、心俞、重在活血祛瘀,通利心脉;内关为手厥阴之络穴,又为阴维交会穴,阴维、冲脉合于胃心胸,阴维主一身之里。

内关施以温通针法,使针感传向心胸部,可宽胸降气,活血通络,宁心安神,临床对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供血不足,心率不齐及心痛等疾患,都可用之。

膻中穴可宽心利气,缓解疼痛。

丰隆施以温通针法以健脾温化痰浊。

配以肾俞时时顾护先天之本,以鼓舞心阳,补气益肾阴。

手法精妙,选穴精当,疗效即时是“温通针法”治疗冠心病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