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魏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轶事记录法
新魏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轶事记录法
1.提供材料:跷跷板
2.玩法:利用跷跷板掌握平衡。
3.已有经验:已经掌握跷跷板的玩法。
事件描述:
时间
场景
事件描述
8:05
进入游戏时
S:我们一起去拿跷跷板玩吧!
Z:好啊!游戏
S:你看我玩的,我都不掉下来。
Z:我也会啊,我还会快一点。
S:那你看,我也会。
Z:我们来比比谁能让跷跷板哪边都不倒,停在中间。
S:好啊!
8: 10
尝试新玩法
申思琪拿着跷跷板靠近周瑶瑶,两个人手拉着手,靠同伴相互支撑,掌握平衡,但尝试了几分钟后失败了。(可能是手臂力量不够)
8:13
S:不然我们去玩别的吧。
Z:我不要,其他的不好玩。
S:可是我们不能停在中间啊。
Z:我们去墙那里,扶着墙看看。
两人拿着跷跷板靠近围墙,先站到跷跷板上,再扶着栅栏慢慢站稳,然后努力保持平衡,终于成功了!
10:15
Z:你看,我站好了,我停在中间了!
S:我也站好了。
Z:还是我聪明,哼。
相关发展常模描述
发展常模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情感态度
愿意与人交往
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交往认知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
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
对照5-6岁幼儿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发展常模,评析如下:
此次观察共进行了10分钟,在这10分钟里,Z共和S进行了6次交往互动。
分类
发起游戏行为
遇到困难时的调整
过程中游戏形式的多变
出现次数
2次
2次
2次
主被意识
主动发起
主动调整
主动改变
1.Z有自己的好朋友,愿意和小伙伴一起游戏。
2.活动时能有自己的想法,遇到困难能主动克服。
新魏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轶事记录法)
观察对象:周瑶瑶(Z)
对象年龄:4周岁2个月
观察者:陈芊
观察地点:中班户外组合区
观察时间:晨间户外游戏时间8:05—8:15
观察目的:中班幼儿在户外游戏中遇到困难时的表现
观察内容:目标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能与同伴协商解决困难
观察背景:在户外游戏中,孩子遇到困难往往会放弃或者失去兴趣,转移到别的活动区,瑶瑶是今年的新生,并不怎么愿意与老师交流和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