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复习图件
11、断层性质?用符号表达
12 、断层性质?用符号表达
13 、断层性质?用符号表达
14 、断层性质?用符号表达
15 、判断断层的性质,及断层的组合形态
16 、确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17 、该断层可能是什么性质
18 、断层性质?表示出两盘的相对运动方向
19 、断层性质?表示出两盘的相对运动方向
构造, 其枢纽向 倾伏, 轴面向 倾斜. 它
的形成时代在
以后,
在
以前。
3. 图中的花岗岩(r) 的形成时代是在
以后,
以前。
4. F1断层倾向 , 其性质为,用断层符号表示
在图上。
5.F2断层倾向为
, 其性质为
, 上盘向
方向位移。其形成时代在
以后,
以前。
分 析 地 质 图
分 析 地 质 图
分 析 地 质 图
分析图中可能出现的构造形态
下图为剖面图,判断可能的褶皱类 型,并用虚线恢复其形态。
1、平面地质图地形平坦, 分析图中断层的 性质(用符号表达),并画出A-B剖面示意图
1.半定量给出背斜的两翼及枢纽的产状。
下图为一背斜赤平投影图 ,请定量给出两 翼及枢纽产状。
2 、图为吴氏网下半球投影,π为大圆环带,β为 枢纽投影点,Ap为褶皱轴面, 请定性分析:
构造地质学图件复习
2.半定量给出断层的产状。
4.分析A、B图中断层的类型。
5.根据构造等高线图,指出其横 剖面上的褶皱类型
(2)
分析和判断图中的构造类型、形成时代;岩 体的产状类型;各地质体间的接触关系
根据左图中断层及其旁侧构造,用箭头标注断层的 相对错动方向,说明其断层类型。根据右图标志层 中的原生和次生构造,恢复褶皱形态(用虚线)。
3 确定下图中断层的性质,并在断层上加符号表示。
4 按岩层弯曲形态的分类原则,给下图各褶 皱命名
5 判断断层的性质及褶皱轴面及两翼产状
6 判断:两翼地层倾向、断层的性质 该褶皱属里卡德分类的哪一类
7 、确定岩层顶面和底面并恢复褶皱形态
9、确定断层性质并用符号表示
10 确定断层性质,褶皱类型? Nhomakorabea①褶皱枢纽产状(倾伏向、倾伏角):
。
②褶皱轴面产状(倾向、倾角):
。
③褶皱的产状类型(里卡德褶皱分类):
。
8、赤平投影图解 判断枢纽产状(倾伏向与倾伏角、侧伏向与侧伏角)? 判断轴面产状(倾向与倾角)? 里卡德分类中褶皱的类型?
3 确定下图中断层的性质,并在断层上加符号表示。
3 确定下图中断层的性质,并在断层上加符号表示。
20 、有几个构造层,用不整合符号表示在图上 平面图
24 分析尖山地质图 1.本区可分为 四 个构造层。
2.K1 与K2 的产状为 水平 岩层, K1 厚度为 200m。
3.C1 与D2 地层接触关系为 平行不整合 。
4.东南部三叠系的构造可能为 单斜岩层形成时代为 三 叠纪/晚三叠世后, 早白垩世/白垩纪前 ,F3 、F4 断层与 它属同期变形产物。
1.区内地层接触关系有:(
)为平行不整合,
(
)属角度不整合(分别写明上覆和下伏地层系统)。
2.区内东南有一个以( )地层为核的( )褶皱构
造;西南有一个以( )地层为核的( )褶皱构造。
褶皱形成的时代是( )。
3.F1断层为( )断层,它形成时代为( );F2断
层为( )断层,其( )盘向( )位移;F3断层
5.东部 D2-C1 构成一个 向斜 构造, 轴面倾角 近于直 立,枢纽向北东/NE倾伏 、倾伏角 15度左右 ,形成时代 为 早石炭世后,早三叠世前 。
6.花岗岩(γ)形成时代为 中志留世之后,中泥盆世之前, 它与西南部围岩接触面产状是 倾向围岩,倾角65度左右 ,
基性侵入岩(σ)的产状为 岩鞍 。
2)以C为核部的褶皱类型为
,形成时代在 之前 之后。
3)以O为核部的褶皱类型为
,轴面向 倾斜
4)断层(粗线)的类型为 断层,断层形成时代在 之前 之后。
5)侵入体γ与C、D和S的接触关系为 接触 ,与T的接触关系为 接触,侵
入体γ的形成时代在 之前 之后。
22 、阅读和分析地质图,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7.据F1与地层走向的关系, 应属 走向 断层, 其性 质为 逆断层。
8.F2断层性质为 左行平移 、形成时代为F1 之 后, 花岗岩侵位之前 。 9.F3 、F4 断层组成 共轭(平移) 断层。区内断层 形成的序次由老到新是 F1 ,F2 ,F3 和F4 。
1)用符号“----”和“······” 分别表示出地层间的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为( )断层。
4.闪长岩(δ)的产状是( )。
5.区内可以划分为三个构造层,它们的名称及地层组成分别
是(
)、 (
)和(
)。
6.白垩系地层产状是( )岩层,其中白垩系下统地层厚
度约( )米。
23 、分析白家地质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图中用”……………”表示出角度不整合
2. 图南东处白家, C-T2形成一个以 为核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