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构造讲义
寒冷地区 最冷月平均温度-10~0 C
0
日平均温度≤5 C的天 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
数90~145天
区兼顾夏季防热
日平均温度≤5C的天数
夏热冬冷 最冷月平均温度0~10C,
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
0~90天,日平均温度≥25C
地 区 最热月平均温度25~30 C
兼顾冬季保温
的天数为49~110天
室外气候与室内环境
➢室外气候跟传热有关的有些什么要素? ➢室内环境跟传热有关的有些什么要素? ➢气候如何形成,不同地区有什么气候特 点? ➢人对室内环境有什么要求?
参考教材第50~64,72~76,42~49页,附录5、6
室外气候
气候:
大气多年(几十或几百年)的平均状态(气温、 气压、日照、湿度、风、降水) 形成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地貌等
+10
夏热冬暖 最冷月平均温度>10C,最 日平均温度≥25 C 的天数 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
地 区 热月平均温度25~29C
100~200 天
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
最冷月平均温度0~13C, 温和地区
最热月平均温度18~25C
日平均温度≤5C 的天数 0~90 天
部分地区应考虑冬季保温,一 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伴
混凝土
合
水泥砂浆
蒸 养
加气混凝土
伴
合
石灰砂浆
蒸 养
灰砂砖
常见材料和物质的导热系数
物质 静止的空气 聚氨酯硬泡沫塑料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松、木 加气混凝土 水(常温下)
玻璃 水泥砂浆 灰砂砖砌体 钢筋混凝土 门窗铝合金
导热系数W/(m ·K) 0.029 0.033 0.042 0.074 0.14 0.2 0.58 0.76 0.93 1.1 1.74 162
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
水泥砂浆强度高,防潮性能好,常用于外抹灰,1800kg/m3,导热系数 0.93W/(m·K) 。
石灰砂浆强度和防潮性差,常用于内抹灰,1600kg/m3,导热系数 0.81W/(m·K) 。
绝热材料~有机
导热系数<0.3 W/(m·K) 保温材料,隔热材料
挤塑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 塑料,XPS),导热系数
工业与建筑废弃物再利用
灰砂砖
以适当比例的石灰和砂,经磨细、加水拌和、半干法压制切割成型并经 蒸压养护而成。 抗冻性、耐蚀性、抗压强度等多项性能都优于粘土砖,作为粘土砖的代 替品,是国家大力发展、应用的新型墙体材料。砌体导热系数 1.1W/(m·K) 。 不能用于长期受热(200℃以上),流水冲刷、急冷、急热和酸碱侵蚀部 位。
室内环境
37 oC 34 oC
人的冷热感觉
很热——头晕、呼吸困难
热 ——持续出汗
暖 ——开始细微出汗
微暖——有热感,但未出汗
Hot
中性——不热也不冷
微凉——有冷感,但无明显不适
凉 ——有加衣服的愿望
冷 ——偶发性打哆嗦,冷战
很冷——肢体末梢感觉过冷,甚至产生痛觉
Cold
舒适 稍有不适 不舒适 很不舒适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刻
广州冬季典型日温度(7月30日) 空气温度 天空有效温度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刻
外表面吸热
包括外表面与室外空气对流换热和 外表面与室外环境表面间辐射换热; 假定室外环境表面平均温度与室外 空气温度相等,那么:
q1 q2 q3 (e i ) R
内表面放热
包括内表面与室内空气对流换热和 内表面与室内环境表面间辐射换热; 假定室内环境表面平均温度与室内 空气温度相等,那么:
1 1 1 如何增大放 Ric Rir Ri 热热阻?
qi
(ti
i )
Ri
放热
θi θi
ti
Ric ti
Rir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
人体热平衡
环境表 面温度
环境空气
皮肤蒸 发散热E
呼吸散热Res
人体 产热 M
辐射散热R 对流散热C
人体 皮肤
汗液
衣服 暴露在外的 皮肤
产热量 = 对流散热量+辐射散热量+蒸发散热量+呼吸散热量 M=C+R+E+Res
影响热感觉的6个因素——以传热视角
• 空气温度:对流 • 空气湿度:蒸发,闷热vs湿冷 • 风速:对流与蒸发,凉风席席vs热风 • 环境表面温度:辐射,屋顶,大玻璃幕墙
天空大气辐射:
20
15
温度(℃)
10
5
➢夜间地面向天空大气层 0
辐射热量,冷却降温;
-5 0
温度(℃)
➢天空有效温度:表征天 空大气层辐射换热的温度, 40 白天高,夜间低,且低于
30
空气温度; 20
➢天空大气辐射是夏季夜 10 晚屋面散热的重要途径。 0
0
广州冬季典型日温度(1月20日) 空气温度 天空有效温度
qr
射换热的能力,与两物体的发射率成正比。
Rr:辐射换热热阻, Rr=1/ αr
T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22
T2
发射率
表征物体发射和吸收其它物体热辐射的能力。 高度抛光的铝表面:0.04
黑色油漆:0.95,白色油漆:0.92 高度抛光的铜表面:0.03,失去光泽的铜表面:0.75
太阳辐射吸收率
表征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热量的能力。
d
R T2 q
对流
θ
对流:流动的流体(液体或气体)因相 互掺混而传递热量。 对流换热:流动的流体与固体表面接触, 同时发生对流和导热的传热过程。
qc
c (
t)
t
Rc
t
qc
αc:对流换热系数,单位W/(m2·K), 表征固体与流体接触面的对流换热能力。
θ
Rc
t
固体表面?流体流动?
qc
Rc:对流换热热阻, Rc=1/ αc
属于自保温墙体(不通过内、外保温技术,其自身的热工指标达到现 行国家和地方节能建筑标准要求的墙体结构)。
密度400~800kg/m3,导热系数0.1~0.3W/(m·K) 。
不适用于:承重墙,浸水、高温、酸碱、冻融。
砂浆
由水泥(或石灰)和细骨料(细砂)按适当比例配合加水拌合而成,用 于勾缝、抹面、装饰、防水和耐酸耐热处理等。
V区 IV区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
严寒地区 寒冷地区
严寒地区
严寒地区
寒冷地区
寒冷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
温和地区 夏热冬暖地区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
分区名称
分区指 标
主要指标
辅助指标
设计要求
严寒地区 最冷月平均温度≤-10 C
-10
日平均温度≤5 C的天数 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
≥145天
一 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11 Rec Rer
1 Re
如何增大吸 热热阻?
te
吸热
te
θe
Rec θe
qe
(te
e )
Re
Rer
导热
T1
θθei
θ2
T2
θ3 θθie
q
q1 q2 q3
d
d1 d2 d3
T1
R
T2
q
θθei R1 R2 R3 θθei
q1 q2 q3
建筑构造的导热热阻 R R1 R2 R3 如何增大导热热阻?
标准要求
节能标准(综合考虑室内热环境需求和建筑节能)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03)
室内计算温度:夏季空调26℃,冬季采暖1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空调房间夏季:温度25℃,风速0.15~0.3m/s,相对湿度 40~65% 空调房间冬季:温度20℃,风速0.1~0.2m/s,相对湿度 30~60%
参考教材第1~13,21~24页
导热
静止的固体、液体或气体,因温差作 用产生的传热。
q
d
(T1
T2 )
T1
T2 R
T1 T2
q
λ:导热系数,单位W/(m·K),表示 1m长的材料在1K温差作用下通过导热传 递的热量,是衡量建筑材料导热能力的重 要指标。金属与木头 R:导热热阻R=d/λ:表示厚度为d,导 T1 热系数为λ的材料阻挡导热的能力。
• 服装热阻:各种散热,有效的自我调节 • 新陈代谢率:产热,体育场馆vs图书馆
预测平均投票(PMV)
✓丹麦-范格尔-《热舒适》 ✓基于人体热平衡 ✓建立6个因素跟热感觉的量化关系 ✓ISO、美国和我国标准引用
标准要求
健康标准(保证住宅和办公建筑中人体健康的基本要求)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
学与用:墙体构造设计
te
θe θ2
室 外
θ3 θi
室 内
气
ti
环
候
qi q1 q2 q3 qe
境
Re
R
Ri
te
ti
传热阻:R0 =Re +R +Ri,所有阻力之和; 传热系数:K=1/R0,衡量建筑围护结构(墙体、屋面、
门窗)传热能力的重要指标。大与小?
认知框架
➢传热基本知识 ➢室外气候与室内环境 ➢墙体材料 ➢墙体构造 ➢屋面外窗材料与构造 ➢小结
混凝土
由水泥、和粗骨料(石)、细骨料(砂)按适当比例配合,加水伴合均匀, 浇筑成型,硬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