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a1m的交点a°,即为A点的次透视。
2.直线的透视
2.1直线的分类 2.2画面相交线的透视特性 2.2画面平行线的透视特性
直线的分类-画面相交线
根据直线与画面的相对位置不同,我们将直线分为两类:
1.画面相交线:与画面V相交的线 AB倾斜于基面; CD垂直于画面; EF平行于基面
与画面相交的各种位置直线
画面与基面展开为一个平面
V面不动,H面向下旋转90°后,并移到V面的 下方。OX轴分为两根,分属于V、H。V面上的 OX轴用o’x’表示;H面上的OX轴用ox表示。
点的透视作图方法与过程
作图步骤: 1.连sa并过交点a1作铅垂方向的线a1m。 2.连s’a’ ,与a1m的交点A°即为A点的透视;连s’ax’,与
画面相交线的透视特性5
5.一组平行直线的透视有一个共同的灭点,其基透视有 一个共同的基灭点。
一组互相 平行直线 的透视必 相交,交 点即为灭 点F,为共 同灭点。
画面相交线的透视特性6 与画面相交的与基 面平行的直线的灭点 必在视平线上。
性7
直线的分类-画面平行线
2.画面平行线:与画面V平行的线 AB倾斜于基面 CD平行于基线ox EF垂直于基面
与画面平行的各种位置直线
画面相交线的透视特性1
1.直线的透视和次透视一般情况下为直线, 当直线通过视点,其透视重合 为一点,但次透视仍为一铅垂线。
一般情况下直线的透 视和次透视为直线
直线通过视点时,透视为一点。但 次透视仍为直线,且垂直于基线
点A的空间位置(前 后)就可以惟一确 定了。
点的透视规律2
点的透视与次透视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并 通过sa与ox轴的交点ax。
A

V a°
o
S
a
ax
s
x
点的透视规律3
A
V A°
B
B° a° o
S
a
C° b
C
b° c
s
x c°
A点在画面后方,基 透视在基线的上方
B点在画面上,基透 视在基线上
C点在画面前方,基 透视在基线的下方
• 直线的灭点位置,是平行与该直线的视线与画面的交点。 画面相交线的透视(或延长线),必定通过该直线的灭点。
画面相交线的透视特性4
4.直线的透视经过灭点,直线的次透视经过次灭点。次灭点一定在 视平线h-h上。
直线上无穷远点的透视称为直线的灭点。

ba N n
由于直 线的透视同 时经过灭点 和迹点,因 此直线的灭 点和直线迹 点的连线称 为直线的透 视方向。
本课程将介绍透视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符号, 以及绘画透视图最基本的方法——视线法和量点法。
第一节 透视的基本知识
透视图是用中心 投影法作出的投影, 其形成过程大致上如 图所示:
透视投影的形成
从投影中心(人的 眼睛)向形体引一系 列投射线(视线), 投射线与投影面的交 点所组成的图即为形 体的透视投影。
点的次透视相对于基线ox的位置,反映空间点相对于画 面的位置。 在画面上的点,它的透视与本身重合;它的次透视也与 基面投影重合,并且落在基线上。
点的透视作法
求点的透视与次透视可归结为求视线(直线)与画面 V(平面)交点的作图。
sa、s’a’ 直线是SA的两 面投影,则sa 与OX轴的交点 a1是A°的水 平投影,A° 的正面投影在 s’a’上,并 与其自身重合。
画面相交线的透视特性2
直线上 的点透 视规律
2.直线上的点,其透视、基透视分别在该直线的 透视与次透视上。
画面相交线的透视特性3
画面相交线(或其延 长线)与画面的交点, 称为画面迹点,简称迹 点,或画面交点。
3. 直线的透视必经过直线在画面上的迹点。
• 灭点:画面相交线上无限远点的透视,称为灭点。
(10)视线:即投射线, 过视点与形体上任何 点的连线。
(11)基点a:点A的H面投形。 (12)透视点A0:空间点A在V面上的透视点,即视线与V面
的交点。 (13)次透视a0:基点的透视,即基透视
几何形状的透视特征
1.点的透视
A V

B
S

C

1.点的点透A的视透视为为通经过过A该点点的视的线视SA线与画与面画的面交点的。交点。
这种图应用于表现 建筑物时,则通称为 建筑透视图。
一、基本术语和符号
空间点 透视 主点
A
视平面
h
基透视 投影
a x

a° ax
V s’ h
o sx
画面
视平线
中心视线 (视距)
S
视点
视高
站点
s
基线
基面
H
(1)基面 H:建筑形体所在的地平面,(H投影面)。 (2)画面 V:透视图所在的平面,(V投影面)。 (3)基线 ox:画面与基面的交线,(相当于OX投影轴)。 (4)视点 S:投影中心,相当于人的眼睛。
与画面垂直的基面平行 线的灭点与主点重合
直线位置
倾斜于基 面(前低 后高为上 行线)
画面相交线的灭点位置
立体图
透视图
灭点位置
灭点在h-h 线的上方 基灭点在 h-h线上
倾斜于基 面(前高 后低为下 行线)
灭点在h-h线 的下方基灭点 在h-h线上
直线位置
画面相交线的灭点位置
立体图
透视图
灭点位置
平行于基面 (倾斜于画 面)
《建筑阴影和透视》
建筑透视
透视图的基本概念
轴测图
• 各个方向的线呈平行状态
透视投影的基本原理
透视投影是用中心投影法将形体投射到投影面 上,从而获得比较接近人眼观察的视觉效果,且具 有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等特点的一种单 面投影。
一般来说,形体所有表面的形状在这种投影图 都发生了变形,因此作图时关键之处是要遵循透视 投影作图的基本规律,解决好度量问题。
当点B在画面上,其透视为其自身。 点C在画面V的前方,则延长SB,与V面的交点。
点的透视规律1
(1) 视点 S 确定之后,空间一点(景物) A 在画面 V上有 惟一确定的透视 A 0。但反过来仅据 A0 却不能完全确 定点A在空间的位置。因为在视线SA上所有点的透视 都重合于A0。
但是当给定点A
的次透视a0之后,
(5)站点 s:视点 E在基面上的正投 影,相当于人站 的位置。
(6)视平线 h-h:过视点的水平面与画面的交线,即过 主点Vc所作的水平线。
(7)主点 s’:视点在画面的正投影,即过视点作画 面所得到的垂足(在平视透视中)。
(8)视距 Ss’:视点 到画面的距离。 (9)视高 Ss:视点到 基面的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