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7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含解析)鲁教版第17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
(区域认知)2.掌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比较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理解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综合思维)1.以人口统计图或人口普查资料为背景,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及对策;近几年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
2.运用人口资料分析、对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差异;近几年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
[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1)时间差异(2)空间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较高原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人口增长特点增长缓慢增长很快原因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温馨提示世界人口增长总体上表现出持续性、增长性、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的特征。
【易错提示】人口增长中的“增长”指的是人口数量的变化,并不一定是人口数量的增加。
人口增长还可能是零增长或负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及其特点【易错提示】许多传统型国家如印度,人口的死亡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
而现代型的发达国家,由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大,人口死亡率往往比一些传统型的发展中国家高。
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问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快、0~14岁的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影响①劳动力短缺;②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③青壮年负担过重等①加大资源、环境和社会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压力,降低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②产生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措施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趋势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易错提示】 1.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7%。
2.人口问题的范围很广,除人口数量过多或者过少、人口增长过慢或者过快外,人口年龄结构失调、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等都属于比较严重的人口问题。
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
2.环境人口容量(1)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它是一个警戒值。
(2)影响因素3.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4.人口合理容量(1)含义: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途径①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
②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考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与增长模式【例1】(2014·全国卷Ⅰ,10~11)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完成(1)~(2)题。
(1)如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1990年[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审题能力培养]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A (2)C1.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常考21类基础图示之十四)(1)人口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2)人口统计图判读时的注意点①柱状图判读时要注意对应坐标轴分别判读每一个柱子的数值,然后进行不同柱子之间的数值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
②曲线图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计对象的数值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统计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及折线图中的明显转折点。
2.与人口自然增长相关的计算(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 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②出生率=出生人口数人口总数×100%③死亡率=死亡人口数人口总数×100%(2)一年内人口数量增加的计算人口增长数=该年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拓展延伸] 图文结合阐述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1)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3)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减小。
(4)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
3.人口增长的原因分析当考查人口的增长时,既要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还要考虑人口的机械增长。
4.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时间)。
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判断(空间)。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的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的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全部属于现代型。
(2)根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①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②定量描述: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3%左右3%左右1%以下传统型3%左右1%以上2%左右现代型1%左右1%左右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读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①②③④四地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2)③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目前最可能是( )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读出。
第(2)题,③地区自1950年以后人口总量基本保持不变,因此目前最可能为“三低”的现代型。
答案(1)D (2)D素养区域认知:人口增长与人口转变模式分析1.(2017·海南地理,1~2)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
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可能是( )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200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是约为18%,中国人口在200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超过20%,所以可以判断该国为印度,美国和俄罗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占世界人口比重远低于15%。
第(2)题,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印度从200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保持稳定,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根据题干提示,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则印度的人口数量也同步增长,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印度人口增长模式在2000年就已经是传统型。
答案(1)C (2)B2.[2018·天津文综,13(3),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
据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
(6分)解析人口分布特点主要是人口密度和外来人口的时空分布特点。
人口密度的时空分布要结合各行政区人口数量和面积来分析。
答案特点: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
考点二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例2】(2017·江苏地理,13~14)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审题能力培养]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A (2)B一、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人口问题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
它用来反映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鉴别胎儿性别。
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三、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速度较快。
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人口问题解决措施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人口素质较低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流动规模大积极发展交通,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增加当地就业机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多(2019·武汉调研)国际通用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