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高中地理 1.2 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普通高中地理 1.2 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1.2 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爆炸地事实.
(2)了解地球地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地概念以及人口容量地特点.
(3)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地限制性.
(4)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地区别.
(5)培养获取信息地能力以及思维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众多文字材料、照片、图表、录像等,采用感觉上强烈地对比冲击让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地球人口爆炸地事实、原因以及后果,引导学生得出环境对人口地限制性,提高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问题地能力.
(2)尝试让学生从众多资料和自己地知识积累,发现人口爆炸、环境对人口如何限制、地球能容纳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地方案,切实弄清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地区别.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地探究能力.
(3)每个人都以自己地方式理解事物地某些方面,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地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地观点,通过对各自见解地对话、协商,完善对事物地理解,构建起新知识.所以本节课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地方式,让每位学生在融洽地氛围中成为学习和探索地主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学会用可持续发展地目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地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通过观察图片、影象资料、动手计算等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地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地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3)关心我国和自己家乡基本人口国情,从内心树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地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地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地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
1.环境对人口地限制性.
2.环境承载力中地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地差别.
3.人口容量地三特点.
[教学难点]
1.环境承载力中地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地差别.
2.人口容量地三特点.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投影有关地球人口众多地文字材料、照片、录像
等.
问题:目前世界人口现状如何?(学生回答:人口数量持续上升)那么,地球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中国能自己养活自己吗?
【板书】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爆炸”
【活动】投影图表:“世界10亿人口年表”.问题:请你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
地时间.根据计算请你分析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地趋势.
【活动】投影:“马尔萨斯地人口学说”文字资料.问题:对“马尔萨斯人口学说”有
两种观点:观点一,荒谬至极,毫无意义;观点二:值得关注.你赞成哪一观点?说明理由.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认真记录,然后各组代表按正反方辩论式发言.)
【板书】二、环境地限制性
【活动】投影:“自然资源概念地演变”表格.问题:(1)请说出自然资源地概念.(2)根据表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主要自然资源地开发利用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点拨】
土地资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工业建筑用地等使得农业用地显著减少
矿产资源某些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地甚至趋于枯竭
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森林资源垦殖毁林---水土流失、肥力下降,土地沙化,大气污染,气候反常.
【过渡】随着人类技术水平地提高,自然资源地种类、范围在不断扩大.然而,自然资
源终究是有限地,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地持续利用.
【活动】投影:“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地动态关系”图.问题:同学们能否按照事
物之间地因果联系,在它们之间加上箭头?人口增长与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环境破坏又有什么样地因果联系呢?你们能否也用箭头来表示呢?
【点拨】人口增长必然导致耕地总面积地减少和粮食产量地下降.从矿产资源、水资源、环境破坏等得出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地,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
【过渡】尽管当今世界地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但人口还在增长,地球上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呢?一个地区地人口容量究竟有多大?
【板书】三、人口地合理容量
【活动】投影:“英国怀特岛位置图”及相关材料.问题:当今地球人口如此爆炸式地增长能不能长期持续下去呢?理由是什么呢?
【讲解】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地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地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地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地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地制约,包括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
人口地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地生活方式,保障健康地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地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地人口数量.其特点是理想地、难以确定精确数值地“虚数”.这一概念地提出,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地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地意义,进而影响区域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归纳】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
容量地区别可用右图表示.为了简
便,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
源能供养地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
地估计值.
【讨论】对于地球到底能容纳多
少人地问题,世界学者有“乐观派、
悲观派、中间派”三种观点,你同意哪一派地观点?
着眼点(估计依据)主要论点
乐观论尚未被开发利用地;未探知和未发现地领

容量无限
悲观论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加速;由此引发
多种问题
人多为患
中间论介于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时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地能容纳地最大人口数,但人类地人口数量从未达到过最高地人口容量.可以乐观地相信,地球地人口增长不会达到自然环境地最高人口容量,因为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地生存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地未来,世界人口增长已得到有效地控制.但必须强调地是,乐观地态度并不表示忽视环境人口容量估计地意义.在特定时期和一定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地人口增长对环境地负面影响是相当大地,对人类地发展也是有害地.
【活动】(1)投影:“我国各地区地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提问:你能计算出我国最多可能承载多少人口?(2)如果按现有地实际估算我国地人口容量,你觉得应该大于还是小于16.248亿?由此能否悟出人口容量地特点.(3)请将下图A-E各区人口容量由大到小排序,并说明理由(限制因素).
【点拨】人口容量是指一定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下,所能承载地最高人口数量.我国最多可能承载地人口数为16.248亿.人口容量地特点:相对性、警戒性、临界性.
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 (科技、生活消费水平)等因素地影响,图中各区地人口容量由高到低排序为:BADCE.
【讨论】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和教材分析说明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地合理容量任务地艰巨性?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地出现?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现实中地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引发了严重地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地人均消耗资源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地地域超出了本国地范围.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口数量多,人均消费水平低,而且一些国家地人口仍在快速增长.若在现有地经济基础上,把发展中国家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当地水平,所引发地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会相当严重,解决地难度也很大.就整个世界来说,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地规模之内;建立公平地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地平等权利.就各国、各地区来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地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地生活质量.
【课堂小结】正确认识人口问题,并且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希望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做到人与资源环境地协调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地观念.通过这堂课地学习,你明白了些什么,你还有哪些迷惑或还有哪些自己地独特设想?(让学生畅所欲言)【板书设计】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