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A.用力拨动琴弦B.给二胡的弦上涂一些松香C.用力敲打鼓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调节弦的松紧程度2.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风暴来临了.就加粗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3.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来宾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警报声之所以可以传播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它的()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美D.频率大4.如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乐音特征中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以上都可以5.我们闭上眼睛,仅凭耳朵的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因为A.人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不同B.不同乐器的响度不同C.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D.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6.如图所示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用听诊器看病,减小声音分散,可增大响度B.声呐探测鱼群,超声波在水传播的速度比光波、无线电波的速度大C.男女声二重唱,声音大小不同是因为音调不同D.冲击钻在墙上打孔,捂住耳朵可以减小噪声频率7.做课间操时,体育老师利用扩音器喊口令是为了()A.增大响度B.改变音色C.提高音调D.增大声速二、实验题8.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小华在玻璃瓶中装入不等量的水制成了“水瓶琴”,如图所示,通过敲击“水瓶琴”,小华可以演奏简单的“乐曲”.请你根据上述情境,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三、填空题9.敲鼓时,要使鼓声更响,你的做法是____,要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可以在鼓面上____,观察____。
10.如图1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和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和_____.(填“甲”、“乙”、“丙”)如图2所示两种声音_____不同.11.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________;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声音的________不同。
用智能手机拍照时,镜头相当于________镜。
12.当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之际,白鳍豚便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群众称为“白鳍拜江”.白鳍豚是肉食性动物,其视觉很差,靠自身发出的频率很高________讯号发现食物并突袭式吞食.遗憾的是,2021年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白鳍豚.四、综合题13.超声波及其应用人类的听觉范围很有限,而很多动物的听觉范围很广.大象能够听到次声波,而蝙蝠接收的是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申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1)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由于具有_______特点,超声波能够探伤、测距等.(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l 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8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米?____五、计算题14.如图为国道某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受超声波的传感器.在汽车以某一速度v远离测速仪64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为0.4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试计算并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参考答案1.D【详解】A. 用劲拨动琴弦会增大琴弦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不符合题意;B. 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是为了增大弓与弦的摩擦,从而发出声音,不符合题意;C. 用力敲打鼓,可以使得其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故不符合题意;D. 转动小提琴紧弦的旋钮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所以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2.A【详解】风暴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是次声波,不在人耳听不到的范围之内,但水母等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异常反应预测灾难;风暴不会导致电磁波和地磁场的变化,风暴不会引起温度突然变化,所以B. C. 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人耳不能够听到;水母、青蛙等动物可以听到较低的频率的声波.3.A【详解】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有能量损失,传播的很远的声音具有较大的响度,A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A.4.A【详解】观察该图不难看出,在不同力的作用下,该物体左右振动的幅度是不同的,所以该实验是用来探究响度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故选A.【点睛】5.D【详解】A. 演奏方式不同不会影响音色.错误.B.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错误.C.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度,错误.D. 音色是人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的原因,正确.故选D.【点睛】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反映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不同.6.A【详解】A. 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故A对应关系正确;B. 声呐探测鱼群,是因为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故B对应关系不正确;C. 男女声二重唱,声音大小不同是因为响度不同,故C对应关系不正确;D. 用冲击钻在墙上打孔,捂住耳朵可以减小噪声的大小,不能改变声音的频率,故D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A.【点睛】(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例如声呐探测鱼群、B超等;(2)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固体传声减弱声音的分散,固体传声效果好;(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4)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7.A【解析】【详解】声音经过扩音器后响度变大,使同学们听得更清楚,所以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故选A.【点睛】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要知道:扩音器中的扬声器是可以把电流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的装置,扩音器是一个能够改变声音大小的设备;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8.音调高低与瓶内水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解析】由图可知,相同的瓶子中装有质量不同的水,通过敲击“水瓶琴”,小华可以演奏简单的“乐曲”,说明每个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是不同的,所以利用图中器材可以探究音调高低与水量多少的关系,提出的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为:音调高低与瓶内水量的多少有关吗?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9.用更大的力敲击撤些纸屑纸屑跳起的高度【详解】[1][2][3]擂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即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要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可以在鼓面上撤些纸屑,观察纸屑跳起的高度即可。
【点睛】(1)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常用的物理方法有:类比法、模型法、替代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缺点列举法等,逐一分析确定题中问题所采用的方法。
10.甲乙甲丙音色【详解】图1由示波器波形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和乙频率相同,丙的频率最大,因此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图中甲和丙的振幅相同,乙的振幅最小,所以响度相同的是甲和丙.图2两种声音的波形不同,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11.响度音色凸透【解析】【详解】使用手机时,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响度。
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声带的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点睛】声音的三个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通常也称为音量。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手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
12.超声波【详解】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白鳍豚发出的是超声波.13.20Hz﹣20000Hz 能量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真空不能传声3600【解析】试题分析:(1)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由于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特点,超声波能够探伤、测距等;(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真空不能传声;(4)声音在海水传播的总路程为s="vt=l" 500 m/s×4.8 s=7200m,所以可该处海洋的深度为7200m/2=3600m.考点:声现象14.汽车在此路段不超速.【详解】因为v=st,所以超声波在t=12×0.4s=0.2s通过的距离:s=vt=340m/s×0.2s=68m,汽车0.2s通过的距离:s汽车=68m-64m=4m,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汽车=4m0.2s st汽车==20m/s=72km/h,因为72km/h<80km/h,所以汽车在此路段没有超速.【点睛】先根据超声波传播的时间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发出超声波到汽车反射处的距离;根据路程之差计算出汽车在反射超声波信号时通过的路程,再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汽车的实际运行速度;根据汽车行驶的速度与限速对比即可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