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多义(一)【教学内容】复习一词多义的词。
古代文字比较少,所以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
2002年《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120个必须掌握的实词,这些实词都是多义词,具体词语如下: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乘朝曾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间见解就举绝即既假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胜使是适书属数率说私孰少涉素识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考虑到多义词的数量较多,复习将分几次进行。
【知识讲解】一、如何认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
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
如“发”字,就有以下一些义项:义、比喻义、假借义的知识。
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词的后起义往往是以原有义为基础扩展衍生的,与原有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意义联系。
词的本义是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比喻义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的新的词义,假借义是借用作另外一个同音的词的意义。
词义的引申常有两种方式:1.连锁式。
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步步延伸开去,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着距离远近的不同。
如“寒”,本义为“冷”(“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引申为“寒冷季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又引申为“贫寒”(“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进一步引申为“恐惧、害怕”(“大渡桥横铁索寒”)。
2.辐射式。
词义的引申围绕着一个中心向不同方向展开。
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没有距离远近的区别。
二、一词多义词的词义推断1.借助形旁,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可据形索义,形旁即是义符。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①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
②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
③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④从“(言)、之()、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毛皮、隹(zhuī)——鸟雀、冖——笼罩、歹——死亡、月——肉、页——首、自——鼻、目——眼、尸——身体……2.借助语境,确定多义词在语境中的特定义。
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是确定的,要推断多义词语的境义,可以在了解多义词的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言环境,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比较、归纳,然后作出判断。
当然,光凭以上两种方法来掌握一词多义还是很不够的。
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扎实掌握课本中出现常用实词的意义,逐课积累,并努力培养根据一定的语境来分析、判断词义的能力,为阅读、理解课外文段打好基础。
三、多义词的归纳、整理(一):下面将《教学大纲》中规定必须掌握的多义词进行归纳。
为方便同学们复习,归纳是按音序排列的。
【练习】(一)基础知识1.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例句:于是乘.其厉声以呵A.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C.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D.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例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舍相如广成传舍3.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例句: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A.从.千人石上至山门B.从.此以往十五郡予赵C.其印为予群从.所得D.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4.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例句:他人有心,予忖度.之A.度.,然后知长短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C.每度.一字,几尽一刻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5.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例句: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C.思而不学则殆.D.郦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6.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例句: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C.君臣相顾.,不知所归D.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7.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例句: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B.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D.于是为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8.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例句: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A.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B.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C.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D.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9.选出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A.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B.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C.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D.百姓皆以王为爱.也10.选出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A.人君当.神器之重B.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D.他日汝当.用之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弃兵.曳甲而走()②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③后五年,吾妻来归.()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⑤夫差与之成.而去之()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⑦惴惴恐不当.意()⑧无乃尔是过.与()⑨方.其系燕父子以组()⑩君安于项伯有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思考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
侠幼而聪慧,有异常童。
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
州辟主簿,举秀才。
大统三年,领乡兵从战沙苑,先锋陷阵。
(北周)太祖嘉其勇决,乃曰“仁者必有勇”。
以功进爵为侯,邑八百户,拜行台郎中。
除河北郡守。
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
吏民莫不怀之。
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
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乃悉罢之。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
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直,为官市马。
岁月既积,马遂成群。
去职之日,一无所取。
民歌之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
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侠尝与诸牧守俱谒太祖。
太祖命侠别立,谓诸牧守曰:“裴侠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今众中有如侠者,可与之俱立。
”众皆默然,无敢应者。
太祖乃厚赐侠,朝野叹服,号为独立君。
侠又撰九世伯祖贞侯潜传,以为裴氏清公,自此始也,欲使后生奉而行之。
宗室中知名者,咸付一通。
从弟伯凤、世彦,时并为丞相府佐,笑曰:“人生仕进,须身名并裕。
清苦若此,竟欲何为?”侠曰:“夫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基。
况我大宗,世济其美,故能:存,见称于朝廷;没,流芳于典策。
今吾幸以凡庸,滥蒙殊遇,固其穷困,非慕名也。
志在自修,惧有辱先也。
翻被嗤笑,知复何言。
”伯凤等惭而退。
孝闵帝践阼,迁民部中大夫。
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摘,数旬之内,奸盗略尽。
转工部中大夫。
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
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侠闻之,许其自首。
贵言隐费钱五百万。
侠之肃遏奸伏,皆此类也。
初,侠尝遇疾沉顿,大司空宇文贵等并来伺候侠。
侠所居第屋,不免风霜,贵等还,言之于帝。
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侠幼而聪慧..。
..,有异常童。
B、裴公贞惠,为世规矩C、所掌官物,多有费用..侠。
..。
D、大司空宇文贵等并来伺候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太祖嘉其勇决,乃.曰“仁者必有勇”。
②太祖乃.厚赐侠,朝野叹服。
B、①以.功进爵为侯,邑八百户。
②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C、①侠尝与.诸牧守俱谒太祖。
②今众中有如侠者,可与.之俱立。
D、①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
②贵等还,言之于.帝。
3.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领乡兵从战沙苑,(乡兵)先锋陷阵。
B、朝野叹服,(侠)号为独立君。
C、宗室中知名者,(后生)咸付一通。
D、帝矜其贫苦,乃为(侠)起宅。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裴侠清廉风尚的一组是①肥鲜不食,丁庸不取。
②众皆默然,无敢应者。
③清苦若此,竟欲何为?④志在自修,惧辱先也。
⑤数旬之内,奸盗略尽。
A、①②⑤B、②④C、①③④D、③⑤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裴侠曾因作战勇敢,受到(北周)太祖称赞。
任河北郡守,他不按郡中旧制享有特殊的权利,清慎奉公,朝野叹服。
B、裴侠撰写先人裴潜传,想让后人奉行先人那样的清公之风。
从弟裴伯凤等对他身为高官生活清苦很不理解,裴侠的话可看出他的思想境界。
C、裴侠任民部中大夫时,振作精神揭发究查贪赃枉法的奸吏,致使大司空崇钱物典李贵畏惧而自首隐瞒占用钱财之事。
D、起先裴侠曾生病很疲惫,大司空宇文贵等人前去探望,看到裴侠的房子很简陋,回来告示诉了皇帝,引起皇帝同情而关注改善他的生活状况。
6、翻译句子①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因为嘴和肚子(指吃的东西)役使人,是我不能做的。
②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直,为官市马。
裴侠也不把他归入自己的人,全都收取雇佣他们的钱,为官府买马。
③肥鲜不食,丁庸不取。
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肥美的鱼肉不吃,雇佣成年男子的钱不要。
裴公坚贞仁惠,成为世上的标准。
④况我大宗,世济其美,故能:存,见称于朝廷;没,流芳于典策。
况且我们的先人,世代成就了他们的美好名声,所以能够做到:活着,被朝廷称赞;死了,在史册中流传好名誉。
【答案】(一)基础知识1.B.2.C.3.A.4.A.5.D.6.C.7.B.8.C.9.D.10.A.11.①武器②报复③旧称女子出嫁④边境⑤达成协议,讲和⑥必须、应当⑦适合⑧责备⑨当⑩交情(二)阅读1.B 2.D 3.D 4.C 5.C6、①因为嘴和肚子(指吃的东西)役使人,是我不能做的。
②裴侠也不把他归入自己的人,全都收取雇佣他们的钱,为官府买马。
③肥美的鱼肉不吃,雇佣成年男子的钱不要。
裴公坚贞仁惠,成为世上的标准。
④况且我们的先人,世代成就了他们的美好名声,所以能够做到:活着,被朝廷称赞;死了,在史册中流传好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