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装配工艺
第二节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
1)分析产品图样,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 配方法
2)拟定装配顺序,划分装配工序。 3)计算装配时间定额。 4)确定各工序装配技术要求、质量检查方
法和检查工具。
5)确定装配时零、部件的输送方法及所需 要的设备和工具。
6)选择和设计装配过程中所需的工具、夹 具和专用设备。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 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标准 ? 产品的生产纲领
? 生产条件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
– 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分析产品的 结构工艺性;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 标准;分析与计算产品装配尺寸链
2、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 传动齿轮箱的装配,图 a中各齿轮轴系分别装配在大 箱体上,装配过程十分不便
? 改为图b的形式,传动齿轮轴系装配在分离的小齿轮 箱内,成为独立的装配单元。既提高了装配的劳动 生产率,又便于以后的维修
二、减少装配的修配和机械加工
? 表示车床主轴箱与床身的装配结构,主轴箱如 采用山形导轨定位,装配时,基准面修刮工作
第三节 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
一、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
?所谓划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就是要求 机器结构能划分成独立的组件、部件等。 首先按组件或部件分别进行装配,然后 再进行总装配。
?例如:
?卧式车床是由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 架、尾座和床身等部件组成
?独立的部件装配完之后,可以在专门的试验 台上检验或试车,待合格后再送去总装,各装 配单元之间的装配及连接通常是很简单、方便 的装配过程。
齿轮外径、右端轴承外径要比箱体左端孔径小一些, 才能保证整个组件从箱体一端顺利装入。
? 图所示为车床床身、油盘和床腿的装配。图 a中设 计者为了外观好看,将固定螺栓放置在床腿空腔内, 这就使装配工作十分困难,经图 b所示改进设计后, 螺栓置于外侧,使装配变得非常方便
?机器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磨损及其它原 因常须拆卸检修, 因此,所有的易损 零件都要考虑拆卸 方便问题。所示的 轴承在更换时很难 拆卸下来,改为图 b所示结构后就容 易拆卸了。
量很大,现采用所示平导轨定位,则装配工艺 得到明显的改善。
?圆锥齿轮两种不同的轴向定位结构形式。其中图 a 是采用修配轴肩的方式调整圆锥齿轮的啮合间隙, 改为图 b由削面圆销定位结构后,只需修刮圆销的 削面就可以调整圆锥齿轮的啮合间隙。
?在机器结构设计上,采用调整装配法代替修配 法,可以从根本上减少修配工作量。图 5-14表
– 装配的方法和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产品的结构 特点(尺寸和重量等)和生产纲领,并应考虑 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和设备。
– 装配组织形式主要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4、划分装配工序
工序集中与分散 确定工序内容 确定工艺装备 制定操作规范 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检测规范 确定工序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节拍 5、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图所示,将图a活塞上配钻销孔的销钉连接 改为图b所示的螺纹连接,从根本上取消了 装配中的机械加工。
三、机器结构应便于装配和拆卸
?机器的结构设计应使装配工作简单、方 便。其重要的一点是组件的几个表面不 应该同时装入基准零件(如箱体零件) 的配合孔中,而应该先后依次进入装配。
?轴上的两个轴承同时装入箱体零件的配合孔中,既 不好观察,导向性又不好,使装配工作十分困难。 改成图 b的结构形式,轴上右轴承先行装入,当轴承 装入孔中 3~5mm后,左轴承才开始装入孔中。此外,
第五章 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
第一节 概述
?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 二、装配工艺系统图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 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
? 套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 零件构成的。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为套件进 行的装配工作称为套装
? 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及零 件而构成的。如机床主轴箱中的主轴,在基准 轴件上装上齿轮、套、垫片、键及轴承的组合 件称为组件
示车床溜板和床身导轨后压板改进前后的结构。 图b结构就是以调整法代替了修配法。来保证溜 板压板与床身导轨间具有合理的间隙。
? 表示两种不同的轴润滑结构,图 a所示结构需
要在轴套装配后,在箱体上配钻油孔,使装配 产生机械加工工作量。图 b所示结构改在轴套
上预先加工好油孔 ,便可消除装配时的机械加 工工作量。
? 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 件和零件构成的。部件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 完整的功用。例如车床的主轴箱装配就是部装
?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部件、 组件、套件和零件就成为整个机器,把零 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称之为 总装。
二、装配工艺系统图
?装配工艺规程制订过程中,表明产品零、部件 间相互装配关系及装配流程图称为装配系统图
? 图表示一圆锥齿轮的结构,为了方便地用调 整垫来调整啮合间隙,在圆锥齿轮上设计一 个螺纹孔,这样用拔销器就可以将圆锥齿轮 取出。
?图5-22a所示定位销孔为盲孔的结构,这样取 出定位销很困难,如改成图b的通孔结构, 或采用带螺纹孔的定位销(图c),就可以 方便地取出销子。
一、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及 原始资料
? (一)原则
– 1)保证产品装配质量,力求提高质量,以 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 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 率。
– 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 的生产率。
– 4)要尽量减少装配工作所占的成本。
机床的快速行程轴的一 端装在箱体内,轴上装 有一对圆锥滚子轴承和 一个齿轮,轴的另一端 装在拖板的操纵箱 1内
将快速行程轴分拆成两 个零件:两轴用联轴器 3连接起来
箱体、操纵箱便成为两 个独立的装配单元,分 别平行装配。由于长轴 被分拆为两段,加工也 较前更容易了
?轴的装配,当轴上齿轮直径大于箱体轴承孔时, 轴上零件需依次在箱内装配。当齿轮直径小于轴承 孔时,轴上零件可在组装成组件后,一次装入箱体 内,从而简化装配过程,缩短装配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