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生产类型:
大批大量生产零件图:1张其它资料:
三、上交材料1、零件毛坯图(A4)在零件图上添加加工余量并标注尺寸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份3、夹具装配图1份
4、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四、设计时间全文结束》》年11月16日xx年11月29日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年级:xx级学生姓名:
许海芬学号:
六、具体设计任务1.对零件进行结构工艺性分析了解零件的性能、用途和工作条件;对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进行分析;对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进行分析。
1、1零件的作用零件座是用于支撑轴类零件的,镗孔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滚动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孔的配合要求,或是滑动轴承外圆与轴承孔的配合,两个孔是用于固定轴承座的,单边固定是出于满足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1、2对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进行分析(1)直径
30、8两孔都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1、6um,是加工的关键表面。
(2)轴承座上、下表面及前、后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um、是加工的重要表面,轴承座的上表面有位置精度要求0、008、而且与轴承孔中心线有平行度要求0、003,轴承座的前后端面与轴孔中心线垂直度要求为0、003,是重要的加工费表面。
(3)直径1、3沉孔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
(4)经分析零件图可知,轴承座底面为高度方向基准,轴承座前端面为宽度方向基准。
2、拟订工艺路线正确选择粗精加工基准;确定加工方法和划分加工阶段;安排加工顺序。
2、1粗精加工基准选择精基准考虑选择以加工的轴承座底面为精基准,保证底面与直径30孔中心线的距离为30,该基准面积较大,工件的装夹稳定可靠,容易操作,夹具结构也比较简单。
选择粗基准选择不加工的直径30孔外轮廓面为基准,能方便的加工出直径30孔,保证孔中心线与轴承座上端面平行度,直径30外轮廓面的面积较大,无交口、冒口飞边等缺陷,符合粗基准的要求。
2、2选择加工方法根据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要求,查表可知内孔、平面的加工方案。
表1 轴承座各面的加工方案加工表面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 加工方案底面 IT
93、2粗铣-精铣两上表面 IT
93、2粗铣-精铣四端面 IT
93、2粗铣-精铣直径30外壁 IT1425粗刨两槽 IT1425粗刨直径30孔 IT
71、6粗车-半精车-精车直径35孔 IT1425粗车直径
9、13孔 IT
86、3钻削直径
6、4孔 IT1425钻削2、3加工顺序表二
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案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加工设备 01 检查外协毛坯检验X5030A铣床 02 铣削夹轴承孔两侧毛坯,铣轴承底面,照顾尺寸30mm和表面粗糙度X5030A铣床 03 铣削以已加工底面定位基准,在轴承孔处压紧,铣轴承座两上表面X5030A铣床 04 铣削以已加工底面定位基准,铣80mm两侧面X5030A铣床 05 铣削以上下两底面为基准,并夹紧,铣前后两端面X5030A铣床 06 铣削以80mm两侧面为基准,夹紧前后两端面X5030A铣床 07 刨削把工件旋转一定角度,刨2mmX1mmB6050刨床08 钻削钻直径9孔和直径13孔,保证直径13孔深8+0、
20mmZ3025钻床 09 钻削以上下两平面为基准,夹紧两侧面,钻直径6孔Z3025钻床10 钻削以后端面为基准,夹紧两侧面,钻直径4孔,并保证中心线到地面的距离为7mmZ3025钻床11车削以底面和前端面为基准,夹紧两侧面,车直径30和直径35两孔,并保证孔中心线到底平面的距离为30mm,间接保证上底面到直径30孔
中心线的距离及其公差值15+0、050mmCA6140车床12车削车2X45倒角CA6140车床13去毛刺3、确定指定工序的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序尺寸和公差;3、1确定轴承座底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表得出铣削、精削底面的工序偏差,按入体原则标注,考虑到高度方向上以下底面为尺寸标准,并保证中心线到地面的高度为30mm。
因此以轴承孔外圆面为粗基准先加工下底面,以加工后的平面为后面加工的精基准。
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如表:
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单边余量公差等级偏差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毛坯
21、
53、5 IT14+/_1、0
18、5+/_1、025 粗铣1
92、5 IT12
12、5 精铣181 IT
83、
23、2确定轴承座上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表得出铣削、精削上底面的工序偏差,方便铣削。
两上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3、表三
两上底面工序尺寸表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单边余量公差等级偏差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毛坯183 IT14+/_1、018+/_1、025 粗铣162 IT12
12、5 精铣151 IT
83、
23、3确定轴承座左右两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表得出铣削、精削两侧面的工序偏差。
为后面加工做基准,且加工后面工序装夹方便。
两侧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表四
两侧面工序尺寸表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单边余量公差等级偏差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毛坯883 IT14+/_1、088+/_1、025 粗铣842 IT12
12、5 精铣821 IT88
23、
23、4确定轴承座前后两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表得出粗铣、精铣前后两端面的工序偏差。
下端面为两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四。
表四
前后两端面工序尺寸表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单边余量公差等级偏差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毛坯443 IT14+/_1、044+/_1、025 粗铣402 IT12
12、5 精铣381 IT
83、
23、5确定轴承座轴承孔两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表得出粗铣、精铣上表面的工序偏差,为方便装夹。
轴承孔两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五。
表五
轴承孔两侧面的工序尺寸表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单边余量/mm 公差等级偏差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毛坯462 IT14+/_146+/_1、025 粗铣422 IT12
12、
53、6确定轴承座槽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表得出刨削时尺寸。
为了在组装后在直角出出现应力集中。
轴承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六。
表六轴承座槽的工序尺寸表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单边余量/mm 公差等级偏差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粗刨2X12X1 IT142
53、7确定轴承座沉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表得出钻削内表面的工序偏差可以一次钻削除。
轴承座两沉头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七。
表七轴承座两沉头孔工序尺寸表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单边余量/mm公差等级偏差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毛坯
94、5 IT14925 钻
94、5 IT10910 钻132 IT101
36、
33、8确定轴承孔直径30和直径38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表得出粗车、精车内圆表面的工序偏差。
轴承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八。
表八轴承孔工序尺寸表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单边余量/mm公差等级偏差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毛坯243 IT14+/-125 粗车301、5 IT10+/-0、5
12、5 半精车301、0 IT8+/-0、
13、2 精车30 0、5 IT2+/-0、02
11、6 粗车3
82、5 IT140
12、
54、设计总结
这次设计不但巩固了以前学到的知识。
课程设计是锻炼个人能力的最好方法,对于安排给自己的任务必须完成。
设计要和实际相联系,源于实践,处于理论,用于实践。
7、主要参考资料1.张龙勋,《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92.《机械制造工艺学简明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9,3.肖刚,《切削用量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04.赵如福,《金属切削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xx、125.孟宪栋,《机床夹具设计图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86、王光斗,《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
47、肖继德,《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8注:任务书双面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