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綦江区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

重庆市綦江区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

D一小城镇建设
房产权不能面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 和个人交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入 市,让有进城愿望的农民无法带资进城。三 是社会保障瓶颈。由于未经政府征地程序, 在农村学校、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公益 性设施、农民新村和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失地 的农民,不能按照现行征地政策参加社会养 老保险。三大政策瓶颈不破,推进城镇化必 定举步维艰。 1.6.3“逆城市化”阶段提前到来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 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城 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冲破了城乡之间户 籍、土地的藩蓠,必将打破长期形成的城乡 二元经济结构,蓄积已久的城镇工商资本必 将源源不断涌向农村。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 率70%~80%时才出现的“逆城市化”,在 我国城镇化率不到60%时就会提前到来,对 农村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供给能力、农村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建设 行业打非治违等方面将带来严峻挑战。必须 早作准备,正确、有序、协调推进各项改革 措施,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尽早 推进的不要拖宕,该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 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在规 范有序的同时,必须抢抓机遇,结合綦江临 近主城、交通便捷、山水资源丰富的优势, 尽早研究有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城镇工 商资本特别是重庆主城区工商资本到綦江农 村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银 发养老、休闲度假等产业,吸引更多重庆主 城人到綦江投资、居家,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村现代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6.4城镇化资金需求巨大 农民进城,增大城镇承载力,需要大量 资金。据专家测算,在中小城市,每增加一
3.1战略思路
●一小城镇建设
2綦江区推进城镇化的优势
2.1区位优势 一是重庆南大门的优势。綦江素为渝南 门户,南接贵州,北邻重庆主城,是渝黔经 济走廊的核心节点,人流、物流、资金流、 信息流等可以纵贯渝黔两地。二是得天独厚 的交通优势。綦江处于重庆二、三环之间, 重庆向南现有和在建的各类交通干线汇集綦 江,綦江成为重庆西南交通枢纽重要组成部 分、又成为渝南黔北综合枢纽。三是国家建 设重庆中心城市战略形成的优势。重庆建设 国家中心城市,不断提升的辐射能力,将不 断促进綦江提高承接能力。四是市五大功能 区划分战略形成的优势。重庆五大功能区的 划分,綦江属于城市发展新区,赋予綦江承 担重庆大都市功能分担的重要使命,成为拱 卫重庆大都市的卫生城,是工业化和城镇化 的主战场。良好的区位优势,为推进城镇化 提供了更多更显性的要素保障。
2.3建区优势
一是空间优势。綦江建区后,可以根据 “区”的实际,重新高起点编制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 各类专项规划,确保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总 体规划的有机衔接,为城镇发展、产业布局、 资源利用等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二是战 略优势。市委、市政府在五大功能区划分中, 把綦江定位为城市发展新区,是未来工业化 和城镇化的主战场之一,在城市能级上上了 一个台阶。三是产业优势。綦江作为重庆老 工业基地,能源、冶金、机械加工等行业基 础雄厚,农业、旅游和山水资源丰富,又是 渝黔战略合作桥头堡,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发 展区、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山地现代农业 示范区、渝黔合作共赢先行区具有得天独厚 的产业优势。 2.4政策优势 一是国家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 定全面深化改革,可享受国家出台一系列推 进改革发展的政策。二是城乡统筹试验区政 策。重庆作为国家统筹城乡试验区,綦江可 享受已出台的统筹区域、城乡发展一系列政 策。三是渝黔经济带政策。綦江是渝黔经济 带重要节点,可享受一系列促进渝黔经济发 展的政策。四是成渝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政 策。国家打造成渝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綦 江在此范围,可享受一系列支持发展的政策。 五是“丝绸之路”政策。国家打造“新丝绸 之路”——渝新欧铁路大通道,綦江可享受 相关政策。六是市委市政府特定政策。綦江 设区,市委、市政府将为綦江量身定做出台 优惠政策。七是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 城市政策。綦江申报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 试点和重点镇有望成功,将得到加快推进城 镇化先行先试的“特区”政策。 3綦江区城镇化发展战略
个人广1萼增加5军1 5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
5.2亿元的体育中心、4.2亿元的三甲医院以 及南方翻译学院綦江校区、渝黔高铁、重庆 城际铁路三南段、重庆三环高速公路等推动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和投 入使用,经济发展后劲大为增强。 1.6城镇化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1.6.1城镇化率赶上全市水平难度很大 近五年来,綦江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 均增幅1.76个百分点,虽然高于全市年均增 长速度,但由于基数低,2012年仍然比全市 的52.98%低了0.82个百分点。特别是綦江 片区2012年城镇化率仅为44.46%,比全市 落后8.5个百分点,2020年要赶上全市65% 的城镇化率目标,每年须提高2.57个百分点。 没有强大的人口集聚能力和产业支撑,要赶 上全市平均水平难度很大。 1.6.2推进城镇化遭遇政策瓶颈 目前推进城镇化主要面临三大瓶颈。一 是户籍管理瓶颈。城镇户口不能转为农村户 口,除婚迁和高山移民等特殊情况外,农民 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外无法自由迁徙,不得不 “划地为牢”。二是产权交易瓶颈。农民土 地承包经营权不能市场化流转,宅基地和农
运“村村通”,农民出行条件大为改善。区 政府投资12亿元,新建和维修库、塘、渠、 抽水站等水利设施8200处,70%以上农民 用上清洁自来水,农业生产和城乡人畜用水 得到保障。区政府投资近10亿元,新建和 改造农村学校109所,改造街镇医院5所, 新建行政村卫生室120个;实现广播、电视、 互联网全覆盖;建成20个街镇文化中心, 250个行政村农家书屋(院)。区政府投资 近15亿元,新建农村场镇(含老乡场)市场、 车站、公厕、自来水站、污水处理厂、垃圾 处理站等204处;改造工矿棚户区6573户 计69.3万平方米;建成农民新村20个;改 造农村C、D级危房13011户;建成街镇便 民服务中心12个,行政村便民服务集中代 办点274个。城乡生产、生活条件较大改善, 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1.4城镇生态环境大幅改观 2008年以来,打造綦河景观4.8公里, 建成营盘山等6个综合公园,基本建成通惠 河亲水带状公园。建成九龙大道、东部新城 通惠大道、滨河大道等8条绿化大道,人均 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55平方米。城镇生活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 到85%和71%,綦江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 化处理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100% 和90%。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012年达 到338天。綦河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綦江 中心城区已建成市级文明城市、山水园林城
们了{ot.扣∞~一。暑:f丁口o—,、一L‘.
9一小城镇建设
1綦江区城镇化现状
1.1城镇化进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2012年,綦江区(含万盛经开区)常住 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16%。市委、市政府关 于重庆发展的五大功能区划分,綦江划入重 庆城市发展新区,是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 化的主战场,城镇化发展空间很大。根据世 界城市化率达到30%就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 时期的一般规律和綦江城市发展新区的定位, 綦江区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处于规 模扩张和功能提升并举并重的发展阶段。 1.2中等城市格局初具规模 2012年,綦江区(含万盛经开区)城镇 人口达到52.26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 61.29平方公里;基本形成綦江中心城区、5 个街道、4个市级中心镇、21个一般镇、若 干个农民新村组成的城镇体系格局。城镇人 口、面积、格局初具中等城市规模。 1.3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2008年以来,区政府投资23亿元,新 建和硬化农村公路2200公里,实现农村客
重庆市綦江区城乡建设委员会
赵福字
新型城镇化(以下简称“城镇化”)是 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加快“科 学发展、富民兴綦”、打造渝南重要增长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推进城镇化 是綦江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立足城市 发展新区,深入研究加快城镇化发展战略, 水田园 城市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促进产业发展,就 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走以人为本、集 约高效、绿色智能、“四化”同步、又好又 快又有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万方数据
3.2战略目标
市形态化,园区与城市融为一体。三是城在 园中。各种资源要素、生产要素、发展要素 城乡流动,产业不断壮大,经济活力和竞争 力不断增强,形成现代城镇嵌园区,大企小 厂镶花园。四是园城互动。实现产业与城镇 深度融合,产业发展成为城镇发展的“发动 机”,城镇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3.3.4城乡一体化战略 主要目标任务:一是基础设施城乡统筹。 水、电、路、气、讯、广电等基础设施同步 规划,同步建设。二是公共服务城乡均等。 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文化体育、 就业等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常住人口。三是社 会保障城乡一体。努力实现城乡社保、医保、 养老等社会保障标准基本一致。四是公共资 源城乡均衡。推进资金、用地指标等资源要 素城乡统筹,城乡流动。 3.3.5项目大推进战略 主要目标任务:一是在2016年前完成 以中心城区环城大道为代表的城市骨架建 设。二是推进渝黔高铁、重庆三环高速、重 庆城际铁路三南段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 设。三是推进旗能铝业、中峰蟠龙抽水蓄能 电站、安稳电厂(二期)等产业发展重大项 目建设。四是推进小城镇“561”工程和农 民新村“六通六有”工程建设。五是推进城 镇(工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旧房改造。 3.4战略措施
2.2资源优势
一是煤炭资源。煤炭储量20亿吨,占 全市54%,煤层瓦斯储量400亿立方米, 占全市54%。二是电力资源。现有发电能 力110万千瓦,安稳电厂二期、中峰蟠龙抽 水蓄能电站等发电厂建成后,装机容量达到 500万千瓦,占重庆的三分之一。三是水资源。 綦江水资源14亿立方米,年降水量1000毫 米左右。四是休闲纳凉的资源。綦江拥有渝 西地区60%以上的海拔800米高山区域五百 多平方公里,山、水、泉、林、洞奇特。拥 有古剑山“中国森林养生城”4A级景区等 景区景点。五是文化资源。綦江享有“中国 农民版画之乡”美誉。拥有南州公园、石壕 红军墓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瀛山恐 龙木硅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东溪国家历史文 化名镇;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生殖文化等 特色文化。六是发展平台优势。綦江素有“西 部齿轮城”、“重庆老工业基地”之称,30 平方公里的园城初具规模,551亿元的政府 性资产融资平台已经搭建。丰富的资源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