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免疫
细胞免疫
1、CTL: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2、Th1细胞的作用:释放多种细胞因 子,有些可直接破坏病毒,有些则有 调理吞噬的功能。 免疫病理作用 1.损伤宿主细胞 2.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 3.自身免疫病
小结
抗感染免疫: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 抗细菌免疫:屏障结构、吞噬细胞、非特异 性免疫分子、抗胞外菌免疫、抗胞内菌免疫 抗病毒免疫:干扰素、中和抗体、细胞免疫
3.分类: 白细胞干扰素(α): 成纤维细胞干扰素(β): T淋巴细胞干扰素(γ): α、β为Ⅰ型干扰素,γ为Ⅱ型干扰素。 4.抗病毒作用机制: 作用于邻近细胞的IFN特异的受体系统,合成抗 病毒蛋白质(AVP)。 成分:蛋白激酶、2’-5’A合成酶、磷酸二酯酶 作用:降解mRNA、抑制病毒蛋白质的翻译。
第六章 抗感染免疫
抗感染免疫:宿主抵御和清除微生物的免疫防御功能。 固有免疫:(天然免疫,非特异性) 屏障结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病理免疫
第一节 抗细菌免疫
一、固有免疫 屏障结构 1、皮肤与黏膜屏障: 机械阻挡、分泌杀菌物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2、血脑屏障 3、胎盘屏障 吞噬细胞:大、小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分子 1、补体 2、溶菌酶 3、防御素 4、急性期蛋白
一、固有免疫
扰素:
概念:是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使人或动物细胞产生 的一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解等多种生 物活性。 1. IFN的诱生: Ⅰ型干扰素:病毒、PolyI:C、内毒素 Ⅱ型干扰素:促有丝分裂素、PHA、ConA和各种抗原。 2.生物学活性: 抗病毒作用特点: 抑制病毒、有种属特异性、广谱性(对不同病毒的作用效 果不同)
NK细胞:穿孔素、丝氨酸酯酶、细胞因子
二、适应性免疫 体液免疫:病毒刺激机体产生各类特异性抗体(IgM、 IgG、IgA):中和抗体(NTAb)、补体结合抗体 (CFAb)、及血凝抑制抗体(HIAb)。NTAb能消除 病毒的感染性,是唯一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 1.抗体对游离病毒的作用 NTAb的作用机理:与病毒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结合,使 病毒失去吸附和穿入的能力。其抗病毒的作用,主要是 预防感染的发生和蔓延。 2.抗体对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 对靶细胞的伤害:对表面有病毒编码抗原的靶细胞具 有促进溶解、促进吞噬作用。 ADCC机制: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二、适应性免疫 抗胞外菌感染免疫:体液免疫 1.黏膜免疫系统(MIS)的作用:sIgA、M细胞 2.抗体的作用: 阻止细菌黏附 调理吞噬作用 中和细菌外毒素 抑制细菌对营养素的同化作用 抗胞内菌的作用:细胞免疫 1.CD4+T细胞的作用: 2. CD8+T细胞的作用:
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