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门封堵技术交底
3、开始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
⑴盾构接收前,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技术交底,制定详细的安全专项交底及技术交底。
⑵根据盾构隧道中心设计资料,复核接收洞门钢圈实际三维坐标与设计值相比较,使盾构沿实际值掘进。
⑶进行进洞前50米隧道内外导线点联测、水准点复测,并复核盾构姿态。
⑷盾构接收前,对所有施工机械、设备状态进行复查。
5、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盾构机上接收架时必须连续进行,不可间断。
(2)为预防盾构接收期间突遇漏水漏砂,应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同时,须做好双液浆、聚氨酯等抢险材料的试验,确保在险情发生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局势控制,减小损失。
(3)接收过程中,涉及较多的井口作业及登高作业,所有施工人员应正确佩戴劳保用品。
(4)盾构接收前对端头井周围地面情况进行监测。
(5)由于洞门外侧土体已加固,盾构在加固区推进时,应有丰富经验的盾构司机进行操作,刀盘切削时的加水量、大刀盘转速、油压及推进速度等应随时调整。
(6)接收前要求机电人员对盾构机及其他辅助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完好。
注:本交底未详尽处,及时询问现场技术员,并严格执行现行相关技术规范
当盾构机刀盘碰壁进洞以后,对盾尾10环再进行一次注浆,采用双液浆,注浆初凝时间为2min到3min,尽量多注浆,将管片与后部间隙封堵密实,防止地下水返到机头,注浆压力控制在0.3Mpa以下。
(2)浆液配比
①双液浆
二次注浆浆液采用双液浆。材料采用42.5水泥、自来水及水玻璃,浆液配比为:
1、A液(主要采用水泥浆)水泥:水=100:100(质量比)
技术交底书
交底单位名称:XX期工程土建XX标项目经理部
编号:工程部—JSJDS—20130228第1页共页
工程名称
XX工程土建XX标段XX~XX盾构区间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右线盾构接收洞门封堵
交底日期
2013年03月15日
1、技术交底范围
本次交底为XX接收洞门封堵技术交底。
2、设计情况
为保证盾构机安全进洞,隧道出口土体必须具有良好的自立性及密实性,为确保盾构机在经过洞口时土体不坍塌,地下水不涌入,顺利完成接收,因此必须对洞门进行封堵。
交底人签名
职务
交底时间
现场负责人签名
职务
交底时间
审核人签名
职务
交底时间
安全人员签名
职务
交底时间
接受交底人签名
班组长:
工人:
2、B液(主要采用水玻璃溶液)水:水玻璃=3:2
波美度调到25度
浆液体积比例:A液:B液=1:0。
表2单液浆浆液配比(质量比)
材料
水
水泥
配比
1
0.8
4.3洞门封堵
洞门混凝土凿除后,尽快推进盾构和拼装管片,尽量缩短盾构进洞时间。在盾体完全出洞圈后,进行洞门封门。此时拉紧洞门翻板上的钢丝绳,保证各处缝隙封闭,形成完好密封。采用管片内的注浆孔进行双液注浆,从下往上进行二次注浆,使管片与加固土体形成密封防水帘幕,达到封堵洞门的效果。同时,利用同步注浆系统进行单液注浆,充分填充盾尾后管片与加固体之间的建筑空隙。再根据实际情况对洞门处进行注浆封门。
⑸做好供水、排水、供电、夜间照明、各项物资、材料设备的准备工作。
⑹合理进行人员组织安排,熟悉工程图和工程地质资料。
⑺做好洞门漏水的应急准备。
接收所需主要施工机具、材料详见表1。
表1盾构接收准备所需主要机具、材料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盾构接收
掘进
门吊
45t
台
1
/
电瓶车组
列
2
/
接收架
/
套
1
洞门防水装置
/
套
1
洞门插板
负环管片
C50
环
5
仅需B1块
负环管片螺栓
M30
套
20
2
注浆
聚氨酯泵
/
台
2
/
聚氨酯
/
t
0.5
/
二次注浆泵
/
台
2
/
水泥
425
t
30
/
水玻璃
32be
t
10
/
3
洞门拉紧
槽钢
14a
t
0.7
配特制钢闷头、方垫片
4、施工工艺
4.1洞门止水装置安装
首先,对洞圈预埋钢环上双头螺栓孔进行攻丝清理,上紧双头螺栓后,再点焊固定。其次,洞门凿除完成后,清理渣土,一次性安装完防水密封装置,并穿好钢丝绳,暂且不拉紧。密封装置安装顺序为:帘布橡胶板→洞门翻板→垫圈→螺母。防水装置翻板上钢丝绳在盾构出洞时要拉紧一次,等到盾尾拖出之后帘布橡胶板落到管片上时,再完全拉紧翻板上的钢丝绳,以保证洞门密封效果,防止水土流失造成洞门坍塌,密封装置安装顺序见图1。
图1:洞门密封装置安装顺序
4.2壁后注浆
在盾构机推进距洞门10环处开始,在距盾尾5环进行管片壁后二次双液注浆,以截断盾构机后部的水源,使此后的整条隧道形成有效的止水帷幕,防止盾构进洞过程中,出现从盾构机后面漏水、漏砂现象。
盾构机碰壁后,通过径向孔及盾尾注浆来防止机头尾部水流进入前仓。
(1)盾尾管片注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