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电缆防火封堵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变电站内电缆防火封堵作业。
2 编写依据
表2-1 编写依据
3 作业流程
作业(工序)流程见图3-1。
图3-1 作业(工序)流程图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1防火封堵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
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按《指南》中与防火封堵作业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
BDDQ-ZW-17-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
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
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
10天,超过10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表4-1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
序号危害名称风险种类风险等级风险控制措施
1 无资质的人员进行设备损坏可接受的由项目总工对特种作业人员资质进
5 作业准备
5.1 人员配备
表5-1 作业人员配备表
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表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
6作业方法
6.1施工准备
6.1.1材料准备:统计安装位置、安装方式,确定所需的有机堵料、无机堵料、耐火隔板、防火涂料、防火包及具有相应耐火等级的安装附件的数量,进行材料的准备工作;材料到货后进行外观检查,有机堵料不氧化、不冒油、软硬度适度;无机堵料不结块、无杂质;防火隔板平整光洁、厚度均匀。
6.1.2技术准备:核对施工图,确认各类的封堵方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防火封堵材料必须具有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提供的合格检测报告,通过省级以上消防主管部门鉴定,并取得消防产品登记备案证书。
6.1.3人员组织:技术人员,安全、质量负责人,施工人员。
6.1.4机具准备:加热设备;小型手持式切割机;支架、防火材料等安装所需的工器具等。
6.2 防火墙(见图6-1)
图6-1 电缆沟防火墙
6.2.1户外电缆沟内的隔断采用防火墙。
对于阻燃电缆,在电缆沟每隔80~100m 设置一个隔断;对于非阻燃电缆,宜每隔60m设置一个隔断,一般设置在临近电缆沟交叉处。
电缆通过电缆沟进入保护室、开关室等建筑物时,采用防火墙进行隔断。
6.2.2防火墙安装方式:两侧采用10mm以上厚度的防火隔板封隔、中间采用无
机堵料、防火包或耐火砖堆砌,其厚度根据产品的性能而定(一般不小于250mm)。
6.2.3防火墙内的电缆周围必须采用不得小于20mm的有机堵料进行包裹。
6.2.4 防火墙顶部用有机堵料填平整,并加盖防火隔板;底部必须留有两个排水孔洞,排水孔洞处可利用砖块砌筑。
6.2.5防火墙必须采用热镀锌角钢做支架进行固定。
6.2.6 防火墙两侧的电缆周围利用有机堵料进行密实的分隔包裹,其两侧厚度大于防火墙表层的20mm,电缆周围的有机堵料宽度不得小于30mm,呈几何图形,面层平整。
6.2.7沟底、防火隔板的中间缝隙应采用有机堵料做线脚封堵,厚度大于防火墙表层的10mm,宽度不得小于20mm,呈几何图形,面层平整。
6.2.8防火墙上部的电缆盖上应涂刷红色的明显标记。
6.3竖井(见图6-2)
6.3.1电缆竖井处的防火封堵一般采用角钢或槽钢托架进行加固,确保每个小孔洞的规格小于400mm×400mm。
再用10mm或20mm厚的防火板托底封堵,托架和防火板的选用和托架的密度必须确保整体有足够的强度,能作为人行通道。
图6-2 竖井防火墙
6.3.2 底面的孔隙口及电缆周围必须采用有机堵料进行密实封堵,电缆周围的有机堵料厚度不得小于20mm。
6.3.3 然后在防火板上浇铸无机堵料,其厚度按照无机堵料的产品性能而定,一般在150~200mm。
6.3.4 无机堵料浇筑后在其顶部使用有机堵料将每根电缆分隔包裹,其厚度大
于无机堵料表层的10mm,电缆周围的有机堵料宽度不得小于30mm,呈几何图形,面层平整。
6.4 盘柜(见图6-3)
图6-3 盘柜、端子箱封堵
6.4.1在孔洞底部铺设厚度为10mm的防火板,在孔隙口及电缆周围采用有机堵料进行密实封堵,电缆周围的有机堵料厚度不得小于20mm。
6.4.2用防火包填充或无机堵料浇筑,塞满孔洞。
6.4.3在孔洞底部防火板与电缆的缝隙处做线脚,线脚厚度不小于10mm,电缆周围的有机堵料的宽度不小于40mm。
6.4.4盘柜底部以10mm防火隔板进行封隔,隔板安装平整牢固,安装中造成的工艺缺口、缝隙使用有机堵料密实地嵌于孔隙中,并做线脚,线脚厚度不小于10mm,宽度不小于20mm,电缆周围的有机堵料的宽度不小于40mm,呈几何图形,面层平整。
6.4.5防火板不能封隔到的盘柜底部空隙处,以有机堵料严密封实,有机堵料面应高出防火隔板10mm以上,并呈几何图形,面层平整。
6.4.6在预留的保护柜孔洞底部铺设厚度为10mm的防火板,在孔隙口有机堵料进行密实封堵,用防火包填充或无机堵料浇筑,塞满孔洞。
在预留孔洞的上部再采用钢板或防火板进行加固,以确保作为人行通道的安全性,如果预留的孔洞过大应采用槽钢或角钢进行加固,将孔洞缩小后方可加装防火板(孔洞的规格应小于400mm×400mm)。
6.5电缆保护管、二次接线盒
6.5.1电缆管口采用有机堵料严密封堵,管径小于50mm的堵料嵌入的深度不小于50mm,露出管口厚度不小于10mm;随着管径增加,堵料嵌入管子的深度和
露出的管口的厚度也相应增加,管口的堵料要成圆弧形。
6.5.2二次接线盒留孔处采用有机堵料将电缆均匀密实包裹,在缺口、缝隙处使用有机堵料密实地嵌于孔隙中,并做线脚,线脚厚度不小于10mm,电缆周围的有机堵料的宽度不小于40mm,呈几何图形,面层平整。
对于开孔较大的二次接线盒还应加装防火板进行隔离封堵,封堵要求同盘柜底部。
6.6端子箱(见图6-3)
6.6.1端子箱进线孔洞口应采用防火包进行封堵,不宜小于250mm,电缆周围必须采用有机堵料进行包裹,厚度不得小于20mm。
6.6.2端子箱底部以10mm防火隔板进行封隔,隔板安装平整牢固,安装中造成的工艺缺口、缝隙使用有机堵料密实地嵌于孔隙中,并做线脚,线脚厚度不小于10mm,宽度不小于20mm,电缆周围的有机堵料的宽度不小于40mm,呈几何图形,面层平整。
6.6.3有升高座的端子箱,宜在升高座上部再次进行的封堵。
6.7 防火包或防火涂料(分别见图6-4和图6-5)
图6-4 防火包放置图6-5 防火涂料
6.7.1 防火包放置:
(1)防火包或涂料的安装位置一般在防火墙两端和电力电缆接头两侧的2~3m 长区段。
(2)施工前清除电缆表面灰尘、油污。
涂刷前,将涂料搅拌均匀,涂料不宜太稠。
(3)水平敷设的电缆沿电缆走向进行均匀涂刷,垂直敷设的电缆宜自上而下涂
刷,涂刷的次数、厚度及间隔时间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6.7.2 防火涂料:
(1)电缆密集和束缚时,应逐根涂刷,不得漏刷,涂刷要整齐。
(2)防火包的施工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施工。
一般采用单根绕包的方式;对于多根小截面的控制电缆可采取多根绕包的方式,两段的缝隙用有机堵料封堵严密。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7.1 质量控制措施
7.1.1 施工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施工安装记录、产品说明书及合格证等。
7.1.2 防火隔板安装牢固,无缺口,缝隙外观平整。
7.1.3 有机堵料封堵严密牢固,无漏光、漏风裂缝和脱漏现象,表面光洁平整。
7.1.4 无机堵料封堵表面光洁,无粉化、硬化、开裂等缺陷。
7.1.5 阻火包堆砌采用交叉堆砌方式,且密实牢固,不透光,外观整齐。
7.1.6 防火涂料表面光洁、厚度均匀。
7.2 质量控制表
表7-1 质量控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