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电力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2016 年工作总结及2017 年工作计划一、工作开展情况今年年初以来公司贯彻国网公司统一部署,落实公司“两会”和“全面创新年”工作要求,在充分继承2015 年“领先型”体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回头看、强基础、提实效”为主题,深入推进体系的全面应用与持续优化,夯实企业基础管理,促进公司资产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为公司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基本建成“两个一流”提供坚强保障。
具体开展情况如下:(一)扎实推进体系优化和常态化运转1.开展体系文件优化体系文件是是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资产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展资产管理体系常态化运行工作的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体系文件对资产管理各项业务指导及可操作性不强,存在体系与实际业务“两张皮”的现象,导致体系无法有效落地。
国网公司将体系文件修编列入本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公司作为该项工作的试点单位,充分考虑实际业务需求,从文件结构、业务融合、协同控制等方面,开展了体系工作手册的编制,进一步优化了体系工作手册,提高工作手册的系统性及实用性。
经过3 轮次修编,于9 月30 日在公司范围内正式发布,并在国网系统内推广。
本次体系文件优化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优化文件结构。
总体承接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通用制度框架,将原资产管理25 项要求的独立文件,按照OPDCA的原则,优化为目标策略、关键业务、监测评价、持续改进、基础支撑等5 部分,各项管理要求之间的协同关系更为清晰,同时精确定位各专业职责,提升管理要求内部的协同性。
二是突出协同控制。
梳理各专业制度与体系规范要求的异同点,简化原体系文件中与通用制度完全一致的描述,以二维表的形式,将具体业务控制内容指向明确的通用制度;将通用制度、内部规定未明确的协同需求、协同程序,在《手册》中加以明确,填补各项通用制度在资产跨部门管理中的真空地带,通过体系文件实现各专业通用制度贯通。
三是强化业务融合。
以资产管理体系规范为基础,以资产管理各专业现行业务为载体,编制资产管理体系运转蓝图,将体系运转与业务管理进一步融合,统一体系运转工作深度,从提“要求”到提“做法,”提高了体系文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
2.开展体系运转标准化研究与实践公司在2015 年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领先型”体系建设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在全面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不同程度出现了体系运行与业务脱节现象,给公司各层级,尤其是市县层级公司带来困扰;资产管理体系理念、方法的应用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目前只是在局部的应用;在体系建设的应用推广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各种原因,体系效果不能够持续长久等。
针对上述问题,公司明确了以体系与业务融合为的工作思路,以实现资产管理要求与现行业务一体化运作为工作目标,开展了市级供电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一是建立标准化体系运转模式。
以体系与业务融合为导向,结合体系文件优化成果,分析各专业管理中相关制度标准与体系规范各项管理要求的匹配程度,减少资产管理体系在执行过程中与业务的交叉冲突。
进一步优化现状评价、目标制定、体系审核、合规性评价等体系运转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完成体系标准运转文本,促进体系常态标准化运转。
二是修编三级运行知识读本。
对决策层读本,以管理者的角度,重点阐述了“全局最优”的工作理念;对管理层读本,增加“应用LCC 模型开展电网规划方案比选”等12 个覆盖资产管理核心业务的应用案例;对执行层读本,增加了“体系理念在变电站保护装置更换中的应用”等20 个一线班组业务的应用案例。
促进了体系理念在各层级有效应用。
三是修编基层单位评价标准。
结合上一年度审核总结的共性问题,对本年度基层单位体系审核要点修订完善,优化评分细则及权重,进一步提高其可操作性、通用性及实用性,完成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基层单位现场审查大纲》,为有效开展体系现场审核工作提供支撑。
3.持续推进体系常态运转公司通过多元化培训、网络普考、宣传报道等形式,多维度培育体系理念。
根据体系文件工作要求,结合现行资产管理业务,有效运用体系标准化研究成果,扎实推进省市县三级体系常态运行。
常态开展市县公司的体系现场审核,验证体系常态运转的有效性及符合性,强化体系在各层级的有效落地。
国网公司对公司体系审核成效开展专项重点督查,公司高质量通过评价验收。
(1)多维度开展理念培育。
一是加强体系工作手册、三级知识读本及成果宣传,组织开展全员网络普考,参考人员达4 万余人,约占公司主业人员的80% 。
二是制定年度资产管理培训计划,组织集中培训2 期,专项培训6 次,参培人员约5000 余人次。
三是应用媒体资源营造氛围,新增录制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网络课件3 份,累计12 份,加强苏电资产管理微信公众号建设,累计发布资产管理消息86 份、工作动态20 篇。
(2)常态开展体系运转。
1)深度分析现状水平,优化目标策略。
一是优化现状评价报告结构及开展方式,以电网实物资产分析、电网发展诊断分析、年度电网裕度分析、人力资源诊断分析、年度综合计划完成情况分析等为载体,开展各层级资产及资产管理现状诊断,共计完成资产及资产管理现状评价报告84 份;优化目标指标体系。
二是以同业对标、企业负责人关键业绩指标为参考依据,按照横向协同、纵向承接的分解原则,对各层级执行目标进行逐级分解,完成目标指标分解表68 份。
三是优化策略制定方式,以《“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各层级指导意见及行动方案、设备相关制度标准等形式阐明电网发展策略、职能策略、寿命周期策略,收集、汇总策略相关的记录信息,编制省市两级资产管理策略框架2 份。
2)全方位开展监测评价,促进管理闭环。
一是常态开展绩效监测,从安全(S)、效能(E)、成本(C)三个维度,每月对资产管理关键绩效指标进行监测,通过对指标趋势、同比等分析,展现公司资产管理水平,完成月度监测分析报告140 份。
二是深入推进“常态化评价+ 定期评价”相结合的业务合规管控工作,依托相关专业检查、审计等工作实现对业务合规性的常年常态化评价,完成省市合规性评价报告15 份,识别不合规94 项。
三是开展基层单位现场审核,优化体系审核方案及实施过程,修编审核评价细则,以专业部门分别带队的形式,组织完成了市级公司及部分县级公司的体系现场审核,发现共性问题16 项、个性问题179 项。
四是配合国网公司开展体系专项重点督查,国网公司对体系审核成效进行评价和总结,同时深度分析介绍国际标准和国内体系发展趋势,对公司下阶段资产管理体系完善提升工作,提出明确的方向和要求,公司高质量通过了评价验收。
五是构建纠正和预防体系,梳理纠正和预防的不符合项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合规性评价、体系审核、绩效监测结果、事件管理、生产缺陷、隐患排查、客户投诉以及各专业相关专项督查等,对不符合项进行分类分析,形成纠正和预防控制表,对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并验证结果,促进闭环管理。
(二)深入开展体系重点课题研究1.重点开展电网资产实物“ ID ”编码试点建设年初,国网公司下达了“基于物联网技术,提升资产管理水平”的重点研究课题,旨在加强资产全寿命周期项目编码、WBS 编码、物料编码、设备编码、资产编码之间贯通联动。
公司作为试点单位,认真落实课题研究要求,切实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一是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实施小组” 三个层级分工明确的工作组织机构,全面负责领导项目整体设计及决策,有效保障了工作的协同和推进力度。
组织物资、运检、财务、科信、建设等部门召开9 次协调会,在充分调研各部门业务现状和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了电网实物资产全寿命周期实物“ ID ”建设总体方案、实物“ID ”管理办法等工作成果。
二是规范统一“实物ID”的编码规则,按照“贯通不同阶段管理编码而不影响专业管理”的原则,制订了由“网省代码+系统识别码+资产流水码+校验码”组成的24 位实物“ID ” 规则,经国网公司多次审查,初步形成了国网统一规范。
同时,结合不同设备现场管理、安装位置以及运行环境的差异,统筹考虑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研究确定每类设备载体材质、大小、贴码位置及环境要求。
三是统筹开展信息化改造建设。
实物“ID”建设涉多个专业系统,改造难度大,公司加强专业内部协同、上下沟通,制定了信息化改造建设方案,明确了物资、PMS2.0 及ERP 等信息系统的改造需求和实施进度。
同时,公司梳理了物料、设备、资产间的分类对应关系,并将其固化到ERP 系统,保障了各专业资产关联关系统一,为实现全量资产各阶段“五码”之间的关联贯通奠定基础。
四是开展实物“ID”试点应用。
针对增量资产,公司以配电变压器为试点,在2016 年第二批协议库存招标工作中开展应用实践,针对存量资产,公司选取主变、断路器等设备为试点,开展实物“ ID”贴码应用。
五是物资全供应链管理应用实践。
通过二维码、GPS 等技术的应用,贯通ERP 、ECP 和其它物资专业系统的数据,实现现场作业辅助、配送过程监控等物资管理全流程管理,并在内部向项目管理部门和运维检修部门提供通知、预警、查询等服务,在外部与供应商信息自动交互。
2.开展实物资产管控平台建设针对电网核心资产财务管理与设备实物管理的统一联动状况不能实时监测,数据的查找、分析、修正、改进工作机制不顺畅等问题,公司开展了实物资产管控平台的建设,加强定期设备资产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降低资产信息管理成本。
一是强化跨专业信息集成分析,开展了PMS2.0 与ERP 系统数据逻辑梳理、比对,系统清理了主变压器、所用变、断路器等15 类设备台账信息,实现了两个系统数据资源的融合。
二是开展资产信息实时监测,按照设备描述、所属电站、投运日期等18 个资产属性,以横向协同监测为手段,实时监控数据质量,构建运检、财务部门的联动提升机制,实现了资产数据准确性的“采集-监测-诊断-改进”的闭环管理。
3.开展固定资产专项治理工作为适应国家输配电价改革要求,实现输配电准许总收入最大化,全面梳理和掌握公司电网资产现状,公司成立了包含财务、安质、运检、营销、科信、后勤、调控等部门的资产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一组织、分级实施、层层负责”的原则,全面组织各级实物资产管理部门、单位开展固定资产专项治理工作。
本次专项治理共计清查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用电计量设备、自动化信息设备及仪器仪表合计222 万张,进一步夯实了资产管理基础。
4.开展资产管理全局最优课题研究根据国网公司年初下达重点课题计划及公司资产管理实际需求,公司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题研究,推动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与及方法在关键业务环节的应用,不断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公司开展基于资产管理综合最优理念多项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