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区老干部工作队伍状况的分析
中共朝阳区委老干部局
自1982年党中央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以来,我区和全市各区县一样,也逐步建立了老干部工作队伍,长期以来,全区广大老干部工作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积极为老同志做好服务工作,赢得了老同志的普遍赞誉,为老干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支队伍也随着老干部工作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为做好老干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进入新时期后,随着老干部工作任务的不断加重和要求的日益提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区老干部工作队伍暴露出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亟待进一步提高政治业务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更好地为老干部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区老干部工作的整体水平,改进老干部工作,我们对全区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对全区105个基层单位老干部工作人员详细调查并对有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这支队伍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一、基本情况
我们向全区105个基层单位发放了调查表(回收105份,回收率100%),并对反馈的数据做了统计分析,了解到全区现有老干部工作人员143人,分布在全区105个单位。
从人
员分布和专、兼职比例,党员比例,文化程度、年龄结构,从事老干部工作时间等5个方面对全区老干部工作人员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分别如图表所示。
结合以上图表,对我区老干部工作队伍状况进行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政治素质较高。
老干部工作人员中,党员的比例占到92.3%,这些工作在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党员同志,在工作中,坚持学习理论,注意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理论水平。
他们忠诚党的事业,自觉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能做到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从全党的工作大局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老干部政策。
2、有较强的事业心。
老干部工作人员中大多数是兼职,工作十分辛苦,但爱岗敬业,对老干部怀有深厚的感情。
许多同志十几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奔波忙碌,为老同志服务。
小到送工资、送物品,陪同看病就医、护理病人,大到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积极创造条件。
用老同志的话来讲,热情周到的服务,往往胜过自己的子女和亲属。
3、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这支队伍中,从事老干部工作时间在3年以上的占59%。
他们在工作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对老干部工作业务比较熟悉,对老干部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能较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落实老干部的各项待遇,所在单位的老干部工作能做到
规范化、制度化。
二、存在问题
以上特点,反映出我区老干部工作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具有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的优势和潜力,是一支值得信赖的队伍。
但是,和新形势下党的老干部工作要求相比,和广大老同志的希望相比,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差距,主要集中体现在:
1、老干部工作人员在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业务能力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老干部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作后盾,需要在党性修养、思想修养上下功夫,在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上下功夫。
同时,老干部工作还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对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不断学习,融会贯通,熟练掌握,才能把这项工作真正做好。
就目前全区老干部工作队伍现状来看,老干部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政策水平、工作作风、业务能力仍然是制约老干部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
2、老干部工作人员兼职过多。
在基层单位中,除了区教委外,绝大多数单位的老干部工作人员是兼职,除了老干部工作外,少则一项,多则身兼六、七项其它工作。
有些单位的老干部工作人员几乎成了“万金油”,被随意派遣或抽调出去。
由于兼职过多,工作上经常发生“撞车”现象。
仅拿召开全区老干部工作人员会议来讲,总有一部分同志因忙
于别的工作,脱不开身而请假,会议出席率很难达到90%,致使一些重要会议精神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到基层单位,影响了老干部工作。
3、基层老干部工作人员变动比较频繁。
我们根据这次收回的调查表统计,近两年来,有58个单位调换了老干部工作人员(这次机构改革后,工作人员的变动还要大),有的单位甚至在一年内“走马灯”似的频繁调换工作人员。
这些新到老干部部门的同志因对老干部工作不熟悉,对有关政策不了解,工作很难开展起来。
有的单位在工作人员变动时,交接工作不够认真仔细,使一些老干部工作方面的重要政策文件、资料等没能及时移交,给新同志的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老干部工作的连续性,老同志对此也颇有意见。
4、工作人员队伍老化现象比较突出。
年龄超过40岁的占总人数的64%,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工作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专以下学历的占43%。
这些同志从事老干部工作时间都较长,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开拓创新的意识,与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队伍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上作进一步调整和提高。
5、老干部工作人员大多有“三苦”:工作辛苦、条件艰苦、生活清苦。
当前,老干部普遍进入了高龄期、高发病期,
老同志生活中的特殊困难、特殊需求日益增加,管理、服务工作日趋繁重,尤其是在老干部人数比较多的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工作比较劳累。
遇上老同志有急事,往往是“先照顾老人家,顾不了自己家”。
陪老同志上医院、看护病人乃至为去世的老同志送葬等都需要他们亲自帮助解决,但是有些单位老干部工作人员的奖金、补贴等,要比别的岗位上的同志还低些。
前几年,北京市下发过文件,为老干部工作人员增加岗位补贴,但有的单位至今没能落实到位,多数企业单位落实起来较难。
三、几点建议
要做好新世纪的老干部工作,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老干部工作队伍,为此,我们建议:
1、各级领导要关心和重视老干部工作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区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开始,希望各级党委要根据中编办对中央国家机关部委明确的“现有离退休工作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职责范围、机构设臵和规格、编制性质和数额以及领导职数和经费渠道,均维持不变”的规定以及中组部领导强调的“老干部工作机构不仅不能削弱,不能撤掉,还要加强”的精神,妥善解决好老干部部门机构设臵和人员编制问题。
要保证老干部有机构管,有专人负责,保持老干部工作的相对稳定。
在机构改革中,要从大局出发,注意挑选热爱老干部、
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肯办实事、会办难事的同志从事老干部工作。
2、基层单位应从实际出发,根据老干部工作的任务量,合理安排工作人员。
老干部人数较多的单位,应设专职工作人员。
对一些兼职过多的工作人员,应适当进行调整,减少其兼职职务,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切实做好老干部工作。
3、加强对老干部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尤其是对新从事老干部工作的人员,要强化政策业务培训。
办培训班时,可采取新老工作人员分开的方式进行,对新人员应侧重于老干部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老干部政策,熟悉老干部工作。
对从事老干部工作时间较长,懂政策、熟悉业务的同志,则可适当组织进行学习、研讨新形势下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同时,还要组织召开老干部工作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等,让新老人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有计划地完善老干部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
可以组织举办一些短期培训班,学习公文写作、老年医学、老年心理学、计算机应用等多种学科的专业知识。
对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人员可进行脱产或半脱产、时间半年至一年的学历培训教育。
适当组织工作人员外出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有针对性地搞一些社会调查和学习考察活动,以开阔视野,开拓工作思路。
5、加强制度化建设。
各单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订本单位的老干部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把对老干部工作人员的要求制度化,使老干部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化。
加大对老干部工作人员的考核力度,积极在老干部工作人员中树立先进典型,用典型的先进事迹来引导老干部工作人员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为党的老干部工作尽职尽责。
6、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老干部工作人员。
要体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也用适当的待遇留人”的精神,切实做好老干部工作人员的培养、交流、使用工作,为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进步创造条件,对老干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同志要注意提拨任用,改变老干部工作部门中存在的“出不去、进不来、长不大”的状况。
要尽量为工作人员创造安心工作的良好环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