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图片
A4打印/ 可编辑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八年级上册《人口》教学设计
湖北十堰东风第五中学
陈春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人口
湖北十堰东风五中陈春 442001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说明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描述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三、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组成的复杂关系的人的总量。
它构成了人类活动的主体。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是构成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
人口的总量、发展趋势,以及人口的地区分布影响国家的综合国力。
本教材从人口总量和人口地区分布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人口的特点。
2、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八年级学习的主动性有很大的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也不断提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理解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口国策、人口分布的原因。
使得学生学会理解事物背后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练习册。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方法:
1.探究法:即充分探究,理解事物背后的原因。
2.分组讨论法:小组合作讨论相关问题,通过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课型:
新授课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3页共5页
1、导入
我国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让大家观看人口众多的图片,体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口最多的国家
(1)请学生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观察中国人口增长趋势
通过读图,了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及我国人口突出的特点。
(2)读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理解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1849-1949,中国人口增长缓慢;
1949-1982,中国人口增长非常迅速;
1982年后,中国人口增长速度降低。
(3)小组合作讨论,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的优势和劣势
小组讨论,发言。
通过图片展示。
理解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的劣势。
(4)读图表,理解晚婚晚育对中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晚婚晚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增长速度。
(5)如何减缓中国人口增长趋势?
计划生育。
(6)理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和现状
(7)小组合作,讨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变化的原因
由于人口老龄化,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从一孩变为全面二孩。
(8)活动题,理解计划生育和不计划生育对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教育经费的影响
(9)总结。
理解我国人口国策。
3、人口东多西少
(1)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
(2)活动题。
计算江苏省和青海省的人口密度。
(3)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黑河——腾冲线。
讲解这条人口分界线两侧的人口密度差异。
(4)小组合作探究。
讨论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我国人口密度的差异是各地区自然条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5)小组活动,探究如何解决人口密度的差异。
第4页共5页
可以适当地进行移民。
但不可以大量移民,要考虑西部地区的环境容量。
九、课堂小结——知识导图
十、教学反思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和学生一起完成了这一课的学习。
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师生关系更为民主、平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学习效率更高。
同时,在教学中,结合实际,使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逻辑。
即积极引导学生探究事物背后的原因,使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水平。
总之,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使教学真正的贴近教学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