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强弱和高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①能够对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与什么有关提出假设。
②能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2、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条件下,物体会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②知道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声音的奇妙。
重点:知道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产生的条件。
难点:能提出假设并能选择方法验证假设。
关键:分组材料要备齐
二、教学准备:
教师:烧杯、瓶子、纸片、铝板琴、音叉、小锤、水、表格、小黑板
学生:各种发音物品
三、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振动)
2、既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物体振动的速度都一样吗?(不一样)
3、怎么一个不一样法?(有的物体振动的快,有的物体振动的慢)(板书)
4、如果同一物体或多个物体振动快慢不一样,那么它们产生的声音又有何不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好)
5、我们今天先来研究一下(板书:声音的强弱和高低)(设计意图:从总体上认识自然界中声音是各不相同的,为后面的深入研究做好铺垫。
)
(反思:通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导入,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到科学探究的情景中来,能使学生奠定起良好的探究心理准备。
由于提问到位,因此学生求知的欲望开始高涨起来。
)
二)、新授
(一)、指导学生认识音量
1、出示音叉提问:
谁有办法让这个音叉发出(强音——板书)?(学生上前操做演示)
谁有办法让这个音叉发出(弱音——板书)?(学生上前操做演示)
(反思: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很合理,它让我在教学行为上确立了“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观念;也为学生参与活动提供了机会,激发了学生潜意识中的学科学的本能和欲望。
)
2、提问:大家猜猜看为什么同一个物体会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呢?(学生回答振动的快发出强音,振动的慢发出弱音)
3、小黑板出示并谈话:
同一个物体用两种不同的力量敲击,发出强音时,它振动的快;发出弱音时,它振动的慢。
这是真的吗?(真的、假的)
4、我们先假设这是真的,你能收集一些证据来验证它的正确性吗?(能)
5、谁能先说一说这个假设最好采用哪种探究方法来验证它?(实验法)
6、(对)下面老师讲一下实验要求:这个实验必须采用同一个物体来做。
7、讲解表格的用法
8、学生实验,师指导
9、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验证小结:同一个物体用两种不同的力量敲击,发出强音时,它振动的(快);发出弱音时,它振动的(慢)。
10、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实验法验证了同一个物体用两种不同的力量敲击,振动的快时,发出强音。
振动的慢时,发出弱音。
从而证明了我们的先前做的假设是不是正确的?(是)生活当中我们把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
(设计意图:是在对强弱不同的声音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再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进行假设并验证假设,建立起对音强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