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
单项选择题:(15x2=30分)
1 下列说法没有说明个人礼仪重要性的是()
A.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B.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
C.行为心表,言为心声
D.人无礼,无以立
2个人礼仪的核心是()
A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
B 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大方得体
C 表情自然舒展,面带微笑
D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当我们的某些长处受到他人肯定时,会感到格外高兴;当做了好事受到集体和他人称赞时,心情就十分舒畅。
这是因为()
A.我们获得了他人的看法和评价 B.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总是肯定的
C. 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肯定,得到满足
D.我们的虚荣心得到满足
4 由于人和人的个性不同,生活的环境与阅历不同,不同的同学形成了不同的为人处世风格。
对于同学对你无关紧要的议论和批评,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A.让别人去议论吧,照样我行我素 B.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自己的尊严
C.以牙还牙,予以还击,捍卫自尊
D.冷静分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 校园生活中,下列符合文明礼仪的是()
A 教室内可以随意翻动同桌同学的东西
B 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声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不随意翻弄老师的物品
C 上课迟到后,从后门悄悄进入教室
D 用餐后回教室的路上,边走边把喝完的饮料瓶子丢在地上
6 下列行为符合网络礼仪的是()
A 诚实友好交流
B 迷恋、沉溺于网吧
C 随意约会网友
D 自由浏览网上的各种信息
7 作为交谈的一方听众,下面哪一句话比较顺耳,容易被人接受()
A 你懂不懂呀
B 你听懂没有
C 你听明白没有
D 我说清楚了吗
8 职业礼仪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是()
A 礼貌客气B语言文明 C 仪容端庄D敬业爱岗
9 如果有同事有客人来访()
A 可以喧宾夺主,跟主人一样热情
B 如果同事不在,可暂时代为接待并提供同事去向的信息,以便让客人决定是否等待
C 不是自己的客人,表现冷漠点也未尝不可
D 置之不理,因为与自己无关
10 小高在十字路口闯红灯,被警察拦住。
他的行为主要违背了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哪一条?()
A 明礼
B 守法
C 诚信D遵纪
11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
”这句话主要体现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哪一条?()
A 明礼
B 勤俭
C 自强D敬业
12 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私占。
这是属于()
A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B 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C 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
D 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13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属于家庭美德中()
A 尊老爱幼
B 勤俭持家C邻里团结D男女平等
14 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首要规范是()
A 男女平等
B 勤俭持家C邻里团结 D 尊老爱幼
15司马光说:“才者,德之帅也;德者,才之帅也。
”这启示我们()
A 把学识才华放在做人的第一位
B 只要有了道德,就可以替代其他
C 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道德统领才识
D 德与才毫不相干,没有关联
二填空题(10X2=20)
1 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团结友爱、互利互助。
2 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是、、诚实守信、仪容端庄、语言文明。
3 与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是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
4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实现最终都要归结到。
5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文明礼貌。
三.论述题(50)
1 “我是一名从农村考入这所学校的学生,尽管我很勤奋、刻苦,但我总觉得自己很土,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着,使我感觉与城里的同学格格不入”同学们好像都瞧不起我,于是我开始模仿城里的同学,希望自己变得时髦、靓丽。
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因而我在城里的生活不快乐!我该怎么办?
从日记中可以看出,小李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种状态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有何影响?(10)
2 那天,阳光灿烂,一如既往,大连市公共汽车联营公司702路422号双层巴
士司机黄志全,行车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再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
——把车缓缓地停在路边,用最后的力气提起手动车闸;
——把车门打开,请乘客安全地下车;
——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乘客和车辆的安全。
(1)结合上述事例,谈谈道德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10)
(2)看了上述事例,谈谈为什么说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须课?(10)3 “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 格桑德吉
西藏墨脱县一个普通牧民家的孩子,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毅然回到西藏,并放弃在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墨脱帮辛乡学校教书。
当地山路难走,不少家长都不愿让孩子冒险去上学,孩子辍学情况很严重。
做家访、把孩子接回学校就成了格桑德吉的“自选动作”。
每学期她都会去家访一两次,有时一个月去一次,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涉险往返。
有些家访的学生家里较远,甚者要走上要七八个小时。
这一走就是14年。
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6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每年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4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但格桑德吉自己从没有回家过一个年,只能打电话给家人拜年。
为了教好学生,格桑德吉将女儿央珍从两岁起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
14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今天入学率95%。
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
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道德规范,谈谈将来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幼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