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东亚与日本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完成1-2题。
1. 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B)A. 地形B. 太阳辐射C. 土壤D. 降水2. 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 )A. 地形B. 洋流C. 太阳辐射D. 降水3 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D)A.海岸线曲折,多海港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C.岛国、多海港、海上运输便利D.矿产资源贫乏4 图4是日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2014年2月,日本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可能是(A)A.①B.②C.③D.④5,导致日本工业地带分布的主要原因是(C)A.水热条件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 C.海运交通便利D.科学技术发达6.日本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其原因主要是(D)A.人均耕地步B.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C.河网稠密 D.耕地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块小7.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略图,下表为图中甲、乙两地降水的月份分配状况(单位:mm),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比较甲、乙两地降水冬、夏季节分配的差异;并以乙地冬季为例,分析其降水特点的成因。
(2)乙地降水量较多,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试分析其淡水资源不足的主要原因。
答:(1)(1)差异:甲地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较少,或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乙地冬季降水多于夏季;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于乙地.成因:乙地冬季盛行西北风,从海洋上带来湿润气流;地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且受暖流的影响较大而增加降水(2)河流短小流急,陆地淡水存量较少;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淡水需求量大.8. 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
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
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A)A.九州、本州、北海道B.北海道、本州、九州C.本州、九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9.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B)A.能源 B.劳动力C.技术D.交通运输10.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下图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示意图”。
10.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分析,正确的是(B)A.①是日本工业化率变化曲线,日本工业增加值呈现增加趋势B.②是中国工业化率变化曲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偏低,与工业发展不够协调C.③是中国的城市化率变化曲线,中国的城市环境问题比日本轻D.④是日本的城市化率变化曲线,当前日本城市化速度快于中国第二节:东南亚1.读右图: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B)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2.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B.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3.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B)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4.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国土面积狭小,根据所学分析4-5题。
.新加坡的水资源非常匮乏的原因是(C)A.地处赤道附近,蒸发很强B.工业发达,废水污染很严重C.国土面积狭小,无大河D.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5.适合解决新加坡缺水的有效方法(C)A.植树造林,涵养水源B.净化工业污水,达标排放C.建设河口大坝和海水淡化D.加强节水技术的发展6.2011年4月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的印度洋海域发生7.1级地震,一周后的4月11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6级地震,随后再次发生8.2级强震。
、印度尼西亚多地震的原因是()A.多山地,地形崎岖B.临海,受海洋的影响大C.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D.多暴雨,易诱发地震7.下图为某国简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该国南部海域属于洋。
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2)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于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3)该国人口稠密,在地形、气候条件下,大部分地区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4)说明该国气候、地形对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不利影响。
答: (1)印度以平原为主(大部分为大河下游冲平原和三角洲),地势低平,北高南低(2)热带季风全年气温高,降水量大;分雨(湿)季和(干)季(3)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4)雨季降水集中(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形成洪灾害;(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在水稻生长需水量大时)果雨季来得迟、去得早(或降水偏少),形成旱灾。
8.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图3),回答17—19题。
8.图中河流的乙~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B )A.水流湍急落差大B.高山束缚支流短C.高原气候降水少D.泥沙淤积河床高9.甲地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C )A.干旱B.湿热C.高寒D.林地多10.形成丁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有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粮食需求量大A.①②④B.③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⑥答:【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线及大陆轮廓特点可以判断,该河为湄公河,上游经过横断山区,受高山束缚支流短,流域范围非常狭窄。
甲是湄公河的源头,位于青藏高原上。
第三节:南亚与印度1.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2题。
1.甲河流最典型的水文特征是( A )A. 水位季节变化大B. 冬季有结冰现象C. 含沙量世界第一D. 流量居世界前列2.以下关于乙地热带沙漠气候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B )①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②夏季西南季风难以影响该地区③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④开发时间长,植被遭严重破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读某岛国示意图,回答3-4题。
3.该岛国的地形特征是(D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C.四周高,中间低 D.中间高,四周低4.P、Q两城市1月和7月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原因是两地的( A )A.山地坡向不同 B.气候类型不同C.洋流影响不同 D.地表植被不同第四节:中亚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8分)材料一甲国是世界主要产棉国和出口国,是该地区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具有将欧亚交通线连为一体的发达的交通基础。
劳动力素质较高,且工资水平较低。
能源价格相对低廉。
为了促进纺织及相关产业的投资活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材料二下图是中亚五国区域图和M地各月气温降水量统计图。
(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角度分析该地区的典型气候特点。
(6分)(2)分析我国向甲国投资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
(10分)(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说明图中棉花种植区水资源利用不当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12分)答:(1)深居内陆(地处温带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东南多高山阻隔(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温带大陆气候)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年变化、日变化)。
(2)靠近原料(棉花)产地,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而中国棉花生产不足,需要大量进口,成本高;劳动力充足、素质高、价格低廉;优惠政策;能源价格相对低廉。
(3)自然地理环境是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
在内陆干旱区,由于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河湖水量减少或干涸,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枯死;生物栖息地破碎、消失;土地沙化、荒漠扩大等生态环境退化。
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第五节:西亚1.根据图文材料(图1为卡塔尔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首都多哈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24分)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达到90000美元。
液化天然气是由气态天然气冷却加工而成的,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
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工业园区主要对管道运送过来的气态天然气进行液化加工,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西欧等地。
(1)多哈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8分)(2)根据多哈的气候特点、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你认为解决该城市用水的主要技术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请分析多哈实施该途径的原因(条件)。
(8分)(3)①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港,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其形成条件。
(8分)答:(1)全年高温少雨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东北信风控制)(2)海水淡化(石油换水)多哈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临海;经济发达;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此答案专门针对石油换水);(3)有良好的港口条件;靠近天然气田(资源丰富);产量大;;附近有液化气加工厂(邻近液化气工业园区);与输出国(市场)距离远,适宜海运。
2西亚简图,完成下列要求(24分)延布工业城是沙特政府为了发展多元化经济,摆脱单一石油出口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而兴建的。
延布工业城的建设提高了沙特石油、天然气及石化领域的生产和研发能力,促进商业、轻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教育及科研领域等各行业快速发展。
⑴说明A、C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差异。
(8分)⑵从波斯湾到延布铺设输油管有何重要意义?(10分)卡塔尔: 2004年全国人口约为74.4万人,到2010年4月全国人口增至169.1万,其中外籍人口约占全国的70%,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国家。
⑶说明卡塔尔吸引外籍人口的大量迁入的主要原因(6分)答:(1)A城市地中海气候、C城市温带大陆性气候。
两城市冬季降水多,但A城市降水更丰富。
C城市冬夏温差大(2)可将石油直接输往红海沿岸出口,增加石油出口口岸,缩短航程,降低运输成本。
减轻霍尔木兹海峡的运输压力。
利用延布当地石油化工基础设施进行深加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该国石油资源丰富,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人口少,劳动力不足;接纳移民政策第六节:非洲与埃及1.非洲四条大河中,没有明显丰枯水期的是( B )A.尼罗河 B.刚果河C.尼日尔河 D.赞比西河2.下图是非洲尼日尔河流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