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高考题汇编
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 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3)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 原因。 (4)图中丙国A、B、C、D四地中,地带性土壤呈酸性的是
(1)马六甲 新加坡 英吉利 英法海底(或英吉利海峡) (2)甲 赤道低气压 乙 西风 (3)发展中 发达 (4)甲图 乙图 (5)①马六甲 ②A、B、D ③A、C
18.下图中B、R、I、C四个国家被人称为“金砖四国(BRIC)”。
国家 国土面积(万km2) 人口(亿) 2001年国民总收入 (亿美元)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 被誉为
4.(2008· 全国文综Ⅰ)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 问题。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 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摘编自马汝珩、马大正《漂落异域的民族》等
土尔扈特回归路线示意图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 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2)土尔扈特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
(1)C 美索不达米亚(或两河) 灌溉 (2)霍尔木 红 (3)波斯湾 E 日本 海运 管道运输 收取油管过境费 进口原油 加工后再出口 向产油国输出劳务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某跨国纸业集团 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
3.对图中地区的地理特点描述可信的是 A.气旋活动频繁,多上升气流 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高 C.太阳高度角小,距海洋近,多阴雨天气 D.旅游资源丰富,附近查亚峰海拔5000多米,终年积雪
太平洋战争形势图(1942 年5月) (1)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 越地区 的主要地形特征。 (2)当时的运输机沿该航 线飞行 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1)平均海拔高,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地势崎岖)。 (2)飞行高度高,空气稀薄,地形复杂,气流紊乱,对流比较旺盛 ,天气多变,多云雨等。
1.西亚历来是西方强国激烈争夺的地区,读“西亚地理简图”, 问题。 (1)2003年,美国先发制人对西亚国家 (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发动战争。该国的 平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是世 界著名的 农业区。 (2)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周边有许多重要的海上 交通和战略要地,其中, 海 峡扼守主要产油区石油运输重要通道的出口处;曼德海峡是 (3)西亚油田集中分布在 及 其周围地区。世界上五大产油国中惟一的非阿拉 伯国家是 (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西亚石油 主要运往西欧、 和美国。石油的 运输方式主要有 和 。丰富的 石油资源带动了西亚大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 除产油国外,有些国家通过 、 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4.(2008· 全国文综Ⅱ)阅读分析资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 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 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 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 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 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 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1)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 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伊犁河谷地:西风带来的 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 (2)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缺草(料)。
(2008· 上海地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 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 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 ,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江,最终流入 海。 (2)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 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 挤压抬升和流水的 作用下形成的。 (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 是: 。 (4)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单选) ( ) A.贵州省 B.云南省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
(1)巴西 俄罗斯 印度 中国 (2)温带大陆性气候(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长而且寒冷 ,不利于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不稳定 (3)①水热条件优势;②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③生物 (或森林)资源丰富;④矿产资源丰富;⑤旅游资源丰富 (4)R(俄罗斯) (5)A、B、C、D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新华网印度尼西亚巴厘岛2007年12月15日电 在全球目光的 关注下,在“今夜无眠”式的谈判与等待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15日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这张“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 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图1是世界某地区图。 读图回答1—2题。 95°
105° 100° 甲 20°
图例
河流
国界线
10°
图1
30.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31.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
(1)巴厘岛不具有的旅游自然风光是 A.热带雨林葱郁 B.温暖的海水和海浪 C.奇特的火山群 D.蜿蜒曲折的峡湾海岸 (2)A岛南部海域地貌类型是 ,其成因 是 。 (3)印度尼西亚大力鼓励A岛人口向B岛移民,试分析原因。 (4)图中代表新加坡的是 ,简述其发展经济的条件。
(1)D (2)海沟 地处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的俯冲地带。 (3)有利于缓解爪哇岛过大的人口压力,促进加里曼丹岛的经济 开发与发展,实现本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4)② 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资源缺乏。 有利条件:地处马六甲海峡东口,是太平洋与印度洋航道上的“咽喉 要道”,且港阔水深,交通便利;处于物产丰富的东南亚中心位置, 有利于转口贸易和航运业的发展;且风景优美,服务周到,有利于 旅游业发展。
1.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的地理简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是 海峡,其东端有世界著名海港 ;乙图是 海峡,其最狭处建 有世界著名的 隧道。图所示海峡往往风浪较小,因为该海 峡位于 带(气压带风带全称); 图所示海峡往往风大浪高,因 为该海峡位于 (3)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甲图所示海峡沿岸国家都属于 国家;乙图所示 海峡沿岸国家均属 国家。 (4)在图中海峡范围内用箭头方向线标出: ①甲图标出来自世界最大石油产地的原油运输方向; ②乙图标出来自附近著名油田的原油运输方向;
(5)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长,目前已超过年消费量的1/3。 ①在甲、乙两图所示海峡中,对我国进口石油有重大影响的是 海峡。 ②为了保障我国的石油供应,可采取的措施有(多选) ( ) A.拓展石油进口渠道,分散风险 B.加强国际 合作,保障海峡安全通航 C.大力开发国内油田,不再进口石油 D.节约能源, 降低能耗 ③除了石油进口外,该海峡对我国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多选) ( ) A.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的海上运输要道 B.我国远洋航线中最繁忙的东行航线的枢纽 C.通往南亚、东非、北非、南欧、西欧最短航程的必经之地 D.纺织品出口到美国的重要海运通道
36.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 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 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 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 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⑴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 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1)西部地形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中、东部多丘陵、山地,以草地、 林地为主。 (2)人口和城市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 线曲折, 多港口,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3)乙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地壳活跃 ,岩浆活动频繁,众 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地热资源。 (4)C
苏 门 0º 答 腊 岛 雅加达
BD
苏门答腊岛示意图
图7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亚洲某地(约27°N ,86°E )蓝天与自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
0 180 40
0 60
亚洲简图
120
9.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下图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 (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 (3)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 (4)地下水污染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 要原因。
(1)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B(云贵)高原海拔较 高,地面崎岖。 (2)A、B高原都受西南季风影响,并带来丰沛的降水。B高原除 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对A高原的影响大 B高原。东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西南季风的形 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 (3)资源差异:A高原煤、铁、锰资源丰富,煤与铁资源组合具有 优势;B高原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能源与有色金属 源组合优势明显。工业部门差异:A高原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 B高原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学、能源工业为主。 (4)石灰岩地区渗漏强(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迅速);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答案】C【答案】D
34.图7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 为29%。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