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沂金科铸造有限公司污染治理方案简介

临沂金科铸造有限公司污染治理方案简介

临沂金科铸造有限公司
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方案简介
临沂金科铸造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八月十二日
1 项目概况
临沂金科铸造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工程机械、农机配件铸造生产加工项目位于山东临沭县玉山镇工业集中区,年可加工工程机械、农机配件铸件5万吨。

项目总占地面积12118m2,总投资2000万元。

临沭县环保局以沭环批[2010]131号文对该项目进行了审批,2014年6月临沭县环保局对该项目以沭环验[2014]24号对该项目给予验收。

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根据环保法律法规和当地环保部门要求,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对生产设备和环保设备进行技改。

技改项目主要内容为:拆除2台冲天炉,改用电炉;拆除混砂生产线,新上制芯设备,改用覆膜砂制芯,并对制芯废气进行处理;电炉废气处理由原来的喷淋吸收改为高温布袋除尘器;对浇铸废气进行收集处理,对清砂打磨废气由旋风除尘器改用布袋除尘器,技改完成后,年可生产工程机械、农机配件铸件50000吨,年产值3200万元,职工定员70人,年工作330天,每天工作10小时,实行一班制。

2 污染治理措施
2.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制芯产生的有机废气、铸件生产时电炉熔融、浇铸工序产生的烟尘,人工拆模落砂产生的废气、清砂打磨产生的粉尘。

(1)制芯产生的有机废气:参照同类企业,制芯产生的有机废气(以非甲烷总烃计)产生浓度为80 mg/m3,产生量为0.4t/a,通过在制芯机上方设集气设施,将废气收集后进入1台光氧催化装置进行处理,处理效率85%,废气总量约为500万m3/a,经处理后,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12mg/m3,排放量为0.06 t/a,通过1根15m高排放筒排放,外排废气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

(2)电炉熔融废气:根据《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 年修订)中“3591 钢铁铸件制造业排污系数表(续2),铸钢件规模等级2000 吨/年及以上,工业废气量为320m3/t品,产生的烟(粉)尘为0.5kg/t 产品” 。

本项目设2台1t电炉和4 台2t 电炉,生产规模为30000t/a铸件,则熔炼烟(粉)尘产生量为15t/a,废气量为960万m3/a,产生浓度为1562mg/m3。

烟(粉)尘
经高温袋式除尘器处理后(处理效率99%)经15m 高排气筒排放,外排废气中烟(粉)尘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和排放量分别为15.6mg/m3、0.17kg/h 和0.15t/a。

外排废气中烟(粉)尘的排放浓度满足《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中“一般控制区” 的标准要求,排放速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

(3)浇铸废气:浇铸废气主要含有机废气和烟(粉)尘,类比同类项目数据估算,浇铸烟(粉)尘产生量为5t/a;项目在造型成模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量较少。

该过程产生的废气经收集后进入喷淋塔经水洗和活性炭吸附出理(利用原冲天炉喷淋吸收装置)(除尘效率为99%,有机废气去除率为90%)后通过15m 高排气筒排放。

该工序真空机风量为3000m3/h,每天运行约6h,则该部分废气量为594万m3/a,烟(粉)尘产生浓度为841mg/m3,排放浓度为8.4mg/m3,排放量为0.05t/a,满足《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中“一般控制区” 的标准要求;有机废气(按非甲烷总烃计)经处理后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 二级标准要求。

(4)人工拆模落砂产生的废气:未分离的铸件和模型经过人工分离时,粉尘产生量按照造型砂用量的万分之一计算,造型砂年循环总量为18000t/a,则落砂工序粉尘产生量为 1.8t/a,无组织排放。

(5)清砂打磨废气:清砂打磨工序中抛丸机对铸件表面进行处理会产生含尘废气,类比同类项目数据估算,其产生系数为0.25kg/t 产品,则产生的粉尘约为7.5t/a。

抛丸机配套自带袋式除尘器,配套离心风机风量≧2500m3/h,抛丸机运营时间约为2640h/a,则粉尘产生速率为1.04kg/h,产生浓度为1136mg/m3,袋式除尘器收尘效率可达到99.0%,则表面清理粉尘的排放量为0.028kg/h、0.075t/a,排放浓度为4.17mg/m3,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满足《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中“一般控制区” 的标准要求。

2.2废水污染治理措施
1、湿法除尘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循环利用,不外排。

2、电炉冷却循环水排水量约为360 m3/a,作为清净下水外排雨水管网。

3、生活废水:本项目职工70人,职工大部分为附近村民,不在厂内食宿,用水量按每人50L/d计,生活用水量1155m3/a,污水转化率按85%计,生活废水产生量约982m3/a,主要污染物为COD、NH3-N,类比一般生活污水水质,COD 产生浓度350 mg/L,产生量为0.34t/a,NH3-N产生浓度35mg/L,产生量为0.034t/a,化粪池处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作农肥对周围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2.3噪声防治措施
本项目噪声来自于空压机、剪板机、风机等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

本项目选用低噪音设备,合理布置噪声源位置,在针对噪声源位置和噪声的特点分别采用减振、隔声等措施后,本项目厂界昼夜间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标准要求。

2.4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电炉炉渣及除尘器收集的烟尘、废活性炭,人工落砂工序产生的废砂,人工去冒口产生的下脚料,机加工工序产生的下脚料,清砂打磨工序袋式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喷淋塔循环水池产生的污泥、检验工序产生的不合格品及职工生活垃圾。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电炉炉渣产生量约为3000 t/a,外卖综合利用。

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约为22 t/a,收集后送资源回收站处理。

人工去冒口、加工工序产生的下脚料约、检验工序产生的不合格品为2600 t/a,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工序。

人工落砂工序产生的废砂为500 t/a,收集后送资源回收站利用。

循环水池产生的污泥为3t/a,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职工生活垃圾按每人0.5kg/d计算,职工70人,产生量约11.6t/a,由当地环卫部门集中收集送至垃圾填埋场妥善处理。

综上,项目一般固废处理措施和处置方案均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要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对周围环境影响较
(2)危险废物
本项目活性炭用量为7.0t/a,吸附后废活性炭产生量为9.5t/a,废活性炭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 年本)规定的HW49其他废物中含有或沾染毒
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的类别。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有关贮存措施的技术要求,危废贮存采取的措施如下:
≧确定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需要贮存的危险废物种类及属性,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分开贮存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贮存设施场地硬化采用采用耐酸碱水泥混凝土多层浇注,层间铺设土工布、聚酯材料、防渗膜等防渗材料以保护场地周围地下水环境;
≧贮存方式要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要求和危险废物的种类及属性选择合理的贮存容器或其他贮存方式,并须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部门批准后使用。

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危险废物和一般固废均得到有效处置,没有固体废物排放。

本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见表1。

2.5污染治理效果
本项目污染治理效果见表2。

表2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表
2.6环保投资
本项目的环保投资情况见表3。

2.7环境效益分析
经过治理,淘汰原有的燃煤冲天炉,改用电炉,减少燃烧废气排放;对有机废气采用光氧催化或喷淋塔+活性炭吸附处理,对粉尘采取集气罩收集,采取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排放;对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作周围农田肥料,不排放;产生的固体废物,采取综合利用或处置措施,对危险废物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不排放。

根据噪声产生的位置和特点采取合理的隔音、消音等措施后,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标准。

环保投资约88万元,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

2.8环境效益统计
本项目污染防治环境效益见表4。

表4 环境效益表。

相关主题